东武阳。
臧洪为袁绍任命为东郡太守后,即以此地为治所。
陈留被曹军围困时,臧洪屡屡向袁绍请求发兵南下,救援张超。
袁绍始终都不允许。
臧洪昔年虽为张超旧吏,此时却是以袁绍为主君。
主君既然不允许,以臧洪之为人,也只能一再上表请求,做不出私自带领兵马救援陈留之举。
然而尚未等其请来救兵。
陈留便已被曹军攻破。
张邈、张超全族被杀的消息也随之传入东武阳内。
臧洪闻讯,赤着脚站在原地大哭,悲至泣血。
其人遂因此事深恨于袁绍,当众言与部将道。
“袁氏受汉室之厚恩,族中四世三公,袁将军亦是因家声之故,才得以轻易占据冀州!”
“然而如今王室衰弱,袁将军却始终没有扶保王室的意愿,昔年更是做出奉北面刘幽州为帝之事。”
“由此看来,袁将军早有不臣之心,可言不忠!”
“陈留张邈,与袁将军少时相交,我曾亲耳听到袁将军称呼张邈为贤兄。”
“如此说来,洪之府君(张超)也应该是袁将军之弟。”
“然而,袁将军坐拥强大的兵力,却坐视他的兄弟一族尽灭,并且还始终不允许洪出兵相救!”
“这种事难道称的上义么?”
言及于此,臧洪咬牙切齿道。
“洪虽仅有八县之地,兵只不过数千,将亦不过数员。”
“这等兵力想来难以击败曹操与袁将军,为张府君报仇!”
“但洪心不能服!”
“洪意已决,将誓死不再与袁将军相通!”
誓死不再与袁将军相通,此话之意,即是指不再与袁绍往来。
东郡亦不再接受袁绍之号令。
形同反叛。
当日。
臧洪举东郡八县之地而叛的消息便迅速传至冀州。
袁绍先以臧洪为青州刺史,在臧洪兵败于刘备、田楷之手后,不仅未曾惩戒臧洪,反倒依旧任臧洪为两千石太守。
袁绍对于臧洪的看重自然不用多言。
因而得知臧洪反叛后,袁绍勃然大怒!
袁绍当即自邺城发兵,开往东武阳,并且传檄东郡八县长吏,劝告其等速速归降,勿要执意拒抗大军。
然而。
臧洪为人亦可称清白。
其人赴任东郡时,东郡境内刚刚遭遇徐州兵入寇,大半百姓还被曹军迁入兖州,境内盗匪丛生。
遗留下来的当地百姓,多受盗匪袭扰,常有人饿毙于道边。
臧洪见状,于是一面自散家财,四处购买米粮,赈灾救民,一面屡屡亲统郡兵击匪。
数月之后,匪患消弭,境内清明,百姓得以温饱。
东郡百姓,可以说人人都受过臧洪的活命之恩。
因此。
袁绍虽然发布檄文、又举大兵而来,东郡百姓却都不愿意背弃臧洪。
东郡各县各乡亭之壮士,尽皆背负着刀剑,齐齐赶去东武阳,试图帮助臧洪防守城池,抵抗袁绍。
其等秉义而行,仗剑而死。
便是妇孺老弱,亦是挑着米粮,送往城中。
袁绍得知消息后,既惊又怒,召集麾下一众文武,问道。
“东郡百姓明知去往东武阳乃是死路,却依旧愿意前往。”
“臧洪至东郡尚不足一载,竟然便能得人心至此么?”
郭图闻言,当即答道。
“东郡之人,只知道臧洪,却不知道将军。”
“主臣不分,这种事情难道是可以放任不管的么?”
“长此以往,图只恐州内太守,都会效仿,借机收买民心。”
“届时却不知冀州究竟是将军之冀州,还是其等之冀州!”
袁绍为人,外宽而内忌,闻郭图之言,一时深以为然。
郭图冷笑一声,劝袁绍道。
“东郡之民既然反叛,便不再是我治下之民,乃是叛逆!”
“以图之见,将军应当速速发兵,效仿太行之事,屠尽此辈叛逆。”
“各郡太守听闻此事后,定然会惧于将军之兵威,不敢肆意收买民心!”
“将军不可!”
监军沮授顾视郭图一眼,出言劝道。
“东武阳昔日乃曹将军治下,曹将军亦对此城多次加固!”
“东郡之人如今皆愿跟从于臧洪,臧洪得此人和,我军想要攻破东武阳绝非易事。”
“兵法有云,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乃攻之灾也!”
“今公孙伯圭未除,太行群匪亦未扫尽,将军此时却发大兵围困东武阳,授只恐届时我军将顿足于此城之下。”
“监军此言大谬!”
郭图素来于沮授不合,立刻反驳道。
“陈留亦是坚城,不下于东武阳。”
“张邈麾下兵马,更是多达万人,远非臧洪所能比!”
“然而一月未至,曹孟德便已攻下陈留。”
“监军言我军难克东武阳,莫非是暗指明公不如曹孟德么?”
沮授神情一滞,连忙望向袁绍,满面诚恳道。
“下吏绝无此意!”
“监军为人,绍自然清楚。”
袁绍微微颔首,转视郭图道。
“元图不可错怪监军。”
“下吏失言。”
郭图亦是立马认错。
小小插曲,就此揭过。
然而沮授原本劝阻袁绍发兵攻打东武阳之语,却是因郭图之言,再也不好多说了。
袁绍沉吟片刻后,微微一叹道。
“罢了。”
“臧子源乃天下义士,又久从于绍,绍实在不愿将其诛杀。”
“我知陈琳与其乃是同县之人,可使陈琳先去信一封,责之以大义。”
“倘若臧洪迷途知返,举众而降,绍倒可饶他不死,若是其人执意抗拒,再攻打亦不为迟。”
袁绍言罢,郭图当即伏拜于地,满面恳切,称赞不已道。
“明公如此仁义。”
“以图之见,虽古之圣贤,亦难与明公相比!”
“是么?”
袁绍一抚短须,见郭图重重点头,却也是觉得此举当真仁义。
于是,即令陈琳去信一封与臧洪,劝臧洪归降。
数日之后,臧洪回信至。
却是洋洋洒洒将近千言,将袁绍驳斥的体无完肤。
袁绍见信大怒,再无犹豫,即刻驱兵攻城。
攻打数日后,袁绍见东武阳城高墙坚,果然难攻,于是又去信于曹操,找曹操索要霹雳车打造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