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极为特殊的地缘位置,恰好处于兖州内部,南面由西向东分别为沛国、彭城、东海
初平四年。
二月下旬。
刘备既已说服臧霸,当即动兵南下。
于开阳得到臧霸所助的大批粮草后,刘备军军势复振。
同日,臧霸领受琅琊国相之任。
至于原琅琊国相阴德。
其人在任时虽然也可称为勤勤恳恳。
放在太平年间,说不定还能为郡人传颂。
但在如今兵荒马乱的背景下,其人一介文士,麾下既无兵马,又无鱼死网破之心。
其人还能如何?
阴德不敢前往关中任职,国相之位又被臧霸夺去,其人便是再不情愿,也只得归乡,往南阳老家而去。
与此同时。
东海郡内局势已基本清晰。
阙宣凭借人多,得以全据郡中诸乡亭。
但如郡治郯县,兰陵、阴平、朐(qu)县等州中大县。
却因州中世家豪强的一意死守,始终未陷。
阙宣数攻不下后,调集万余人马,兵围朐县。
此县之中有一糜氏豪族。
据说僮仆上万,资产钜亿。
阙宣之意,正是欲攻破朐县,取糜氏之资,再来为自己招兵买马。
刘备几番思量后,决定发兵东海,先解朐县之围。
……
兖州。
近日州府连发明文。
快马奔腾于官道,送达州内各郡各县,再由各县传至乡,张贴于诸亭,以使州人知晓。
一时间,州内各郡县长吏,皆有眼花缭乱之感。
依州府明文。
兖州将于州、郡、县三级设下官学,并设文学掾(yuan),文学史等职,秩三百石到一百石不等。
具体人数又因各郡、各县之户口数,有所变动。
县考得过,则入郡学,郡考得过,则升州学。
兖内诸州郡依旧保留察举之权,有能得州郡长吏荐书者,可不经县郡之考,直入州学。
而在明文下达之日,州府便开始向州内募取德才兼备,通晓经法者,为文学掾史。
州学将暂设于鄄城。
若州考得过,便可依优劣,由州府授官,或是补入州中,或是充入郡县。
消息甫出,便广受外来士人称赞,皆言曹操重贤爱士。
其等于兖内无有半分根基,若是等人察举,不知要等到何时。
而设学考课之法,却是给了他们一条捷径,只肖才学足够,便可任官。
兖州本土士人,虽有不满者,却也大体能够接受。
因为,就目下而言,此举无疑是大利于自幼学经读法的世家子弟。
需要亲身劳作,以维持生计的贫家子,纵然有州府出面补贴用度,无论如何也是竞争不过世家子。
此外。
并非所有士人都无需担忧生计。
文学掾、文学史的设立,也使得一大批正发愁于仕途的兖内、兖外士人,总算有了去路。
尤其眼下还是战乱的背景,其等为避难而迁徙至兖,土地等根本之物自然是带不走的。
若能为文学掾史,则起码有州府供养。
其等也可以此为根基,继续争取仕进。
以兖州而论,能看清目前州府学制革新深意的士人可谓寥寥。
而能看出深意者,自然也不会在这种背景下,擅作言语。
学制议定之后,曹操又于州内行禁酒令,并且关闭了州中诸多酿酒工坊。
早在曹操主政东郡时,酒业便为曹军带来了极为丰厚的利润回报。
也使得曹操能以一郡之地,养活数万大军,而不必向民间额外加征。
但三斤粮,酿一斤酒。
为了预防蝗灾,关闭州内的酿酒工坊已是势在必行之事。
好在如今诸多士人入兖,纸的用度无疑会极大增多,这些酿酒坊或可改为造纸坊,填补亏空。
加之宿麦再过两月便可成熟。
州府倒也不必担心资财不够,更不必去挖人祖坟。
而在济阴、山阳、济北等郡的腹心之地。
曹操更是广建粮仓,囤积粮草。
如此举动,落在周围势力眼中,却使得其等皆是惴(zhui)惴不安,纷纷调兵布防边境,深恐曹操将要再次动兵。
民生上的举措大体如此。
而在军事上,曹军更是发展神速。
屯田制度的另一优越性在此展露无疑。
以军屯而论,其中屯民本就是以军制维系,多为青州黄巾,数日一操。
相较于未有半分战事经验的平民。
军屯之民作为曹军的预备役,在基层士兵大量损伤的情形下,可以快速补充入曹军之中。
而为了削弱陈留,曹操更是不惜粮草,在陈留大肆募兵。
如此一来,曹军的兵士总数在短短一两月间,便已膨胀到近六万之数。
其中多亏了州内商队之功,骑兵之数也终于达到近七千人。
曹操使诸将勤加操练,预备接下战事。
却是在这一日。
一封求援书信由鲁国送至鄄城。
曹操得信之后,大喜之余,却不免也是有几分疑惑。
其人即召戏志才、郭嘉,以作问询。
“奉孝,志才。”
“鲁国相来信称,黄巾贼刘辟全据彭城之后,动兵北上,攻入鲁国。”
“传信之日,刘辟已经攻占蕃县,兵锋直指鲁县。”
“鲁国国小民寡,国中不过两千兵士,且未经战事。”
“鲁国上下,因而惊恐,特遣使向我求援,欲使我兖发兵相助。”
戏志才闻之,哂笑一声道。
“明公,刘辟此时已非先前那屡败于我军之手的黄巾贼了。”
“其人居然能因与我军数战而不死,便为群盗称之为英雄。”
“如今更是与阙宣结义,乃堂堂晋国大将军,掌数万兵马,威风凛凛。”
郭嘉微微摇头,一时也是觉得好笑。
历史上,阙宣虽然自称天子,却未曾立国号。
而后与陶谦合盟攻入泰山,最终又被陶谦所杀,部众也为陶谦所吞并。
未料如今陶谦被擒,其人居然有一飞升天之势。
不仅称帝封臣,更是据有两郡之地,徐州无人可制。
而大晋这一国号,冥冥之中更是让郭嘉很生几分他念。
曹操对阙宣称帝之事极有怒气,若非眼下其人正欲解决陈留之患,早已动兵东征。
曹操开口道。
“鲁国乃豫州治下,南邻沛国。”
“近闻朝廷已拜郭贡为豫州刺史,设治所于梁国。”
“鲁国便是求援,也应向豫州刺史郭贡,或沛国相袁忠求援,何以求之于操?”
“此举未免不合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