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璋左手持盾、右手持刀。
其人右臂所受伤势尚未痊愈,故而挥砍之间,总有几分不顺。
以本心而论,潘璋并不愿始终冲杀于一线。
奈何于禁军令甚严,他心有畏惧。故不敢不从。
“杀!”
一念至此,潘璋将心中之怒气,尽数发泄于面前的南阳兵士上。
潘璋有猛将之资,此刻搏命之下,打法更是凶狠。
但见其人大步而冲,长刀挥舞,左劈右砍。
论起攻势之凶猛,也只比乐进稍逊数筹,远胜寻常人。
在潘璋及十余违法兵士的奋力突击下。
于禁所部进展颇快,阵线不断往前推进。
而其部的进展,放眼到整片战场中时,却也起到了连锁反应。
夏侯惇部、曹洪部齐头并进,使得乐就、桥蕤等袁将大感吃力。
潘璋见状,心里暗松一口气。
进展顺利。
想来就算南阳兵马反扑,其也不至于退到于禁所立将旗之后。
不过,就在这时,身后又响起了军士大喝声。
“将军有令,将旗前移两丈!”
“胆有退过将旗者,皆斩不赦!”
潘璋愕然回望。
果见于禁竟然将将旗向前挪移了两丈。
其等先前辛苦,仿佛白费。
潘璋心中怒不可遏,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继续闷头厮杀。
于是,于禁所部兵马每有进展,其人便会将将旗向前挪移数丈。
因此之故,其人麾下兵士,始终不敢有半点懈怠,只能咬牙搏命。
“此人好生凶悍!”
雷薄受袁术之令来援,接替纪灵所部兵马。
其人并未盲目冲上前线,而是先在后方观望。
在其看来,曹军眼前的突进劲头,基本都是以潘璋为中心展开。
每当潘璋往前突进数步时,其余曹兵便会在后方将领的调度下,迅速抢占潘璋的左右两翼。
因潘璋之武勇,在小范围内的战斗中,袁术军少有人能挡者。
曹军突进之势,遂是不减。
“若是能将此人斩杀,定可使曹军势沮。”
雷薄思量片刻,遂唤来数名军中虎士,细加叮嘱。
……
“呼、呼。”
潘璋大口大口喘着粗气,身披十几斤之重的甲胄,力战多时,其人体力已渐渐不支。
奈何后方于禁始终未有传令,其人故不敢退,只能咬牙坚持。
忽然,侧前方一直持盾防守的两名南阳军盾手,迅速向两侧拉开。
一名袁军勇士陡然从中大步杀出。
同时其余南阳兵士也是奋力反攻,以作纠缠。
刀光有如匹练,疾速朝潘璋斩去。
潘璋心中大寒,慌忙举刀回挡。
“铛!”
一声铮响。
来人臂力颇强,两刀交斩,潘璋顿觉吃不住力。
右臂剧痛,身体踉跄而退。
“贼将休走!”
袁卒势不饶人,趁着潘璋身形不稳之际,大步突前,丝毫不在意自己深入曹军阵中。
追上潘璋,长刀连砍。
潘璋勉力抵挡,一连挡了数刀之后,终于忍受不了右臂剧痛。
长刀脱手而出,落在地上。
潘璋大惊失色。
数名曹兵匆忙从两侧赶来,欲救潘璋。
眼见袁卒继续举刀朝自己砍下,潘璋情急之下,一边后退,一边却是将右边曹兵往自己身前一拉。
那曹兵对此未有半点预料,当即被袁卒一刀劈死,面上神情惊愕无比。
袁卒砍死曹兵,还欲再追。
两根长矛却已经同时刺入其身躯之内。
其人眼望潘璋,纵是不甘,亦只能无奈倒下。
潘璋至此方才大松一口气。
但当看见左近兵士望向他的目光中,都带有鄙夷之色时,其人却也是面色涨红,羞愤难言。
“什长潘璋,领部暂退。”
后方传来的声音顿时让潘璋神情一松。
他顾不上多想,低头匆匆后撤。
此时,先前随其陷阵的十余违法士卒,已经尽数阵亡,唯其一人存活。
南阳军发起的这轮反击,在于禁的从容调度下,很快便被强势镇压。
至此,于禁所部两千人已牢牢占据主动,有条不紊的深入南阳阵中。
……
曹阵后方。
曹操眼见于禁领两千人马不断向阵中突进,进展已超过先前的乐、李二将。
忍不住顾视郭嘉,满口称赞道。
“于文则计略周备,质忠性一。”
“用兵调度之能,冠于军中诸将。”
郭嘉闻言,微微颔首。
仅目下之战而言,于禁领两千人马,不仅抗住了数倍于己之敌的攻击,还能不断突阵。
当真不愧是五子良将。
郭嘉言道。
“明公,于文则进展颇顺,我军时机已至。”
“依嘉之见,此时正当遣猛将急攻之,并檄令骑卒备战。”
“待敌阵松动,骑军则自袁阵东南杀入,向西北突进,彻底击溃敌阵!”
“奉孝所言极是。”
曹操亦是认同,望向身侧典韦道。
“有劳典卿领我虎士,为我破贼!”
“于文则有用兵之能,典卿且将兵马交予其人指挥。”
典韦为人忠笃,对此没有半点不满,俯身道。
“末将领命!”
曹操又望向身侧的几名令骑,沉声下令道。
“传我将令。”
“檄令朱灵,令其领本部三千兵马,替代夏侯惇部,全力破贼。”
“无我令,不得擅退。”
“檄令赵云、夏侯渊。”
“令二人引兵待战,若见敌势混乱,则纵骑突击。”
“由东南入阵,直冲敌军西北,切割敌阵。”
“二人接战时,以赵云为主,夏侯渊佐之。”
“檄令戏志才。”
“告诉志才,时机已至,全军突击,此战必破袁军。”
“诺!”
数名令骑同时领命,而后在阵中全速狂奔,赶去传令。
片刻之后。
曹军诸将便皆已得令。
夏侯渊虽对自己处于从佐之位大为不满。
但依旧遵照曹操之令,单骑去见赵云,商议稍后突阵之事,不敢有半点委蛇(yi)。
朱灵目光平静,擦拭长枪,未见半分紧张。
戏志才得令之后,笑与诸将道。
“袁公路,死期至矣。”
随着曹操的军令传至诸将。
曹军阵中。
一直养精蓄锐的最后五千步卒,在典、朱二将的率领下,沿着阵中打开的道路,纷纷涌上前线。
总攻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