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清晨。
袁术及麾下众文武登上封丘城楼,远眺北面济水。
望着已经空空如也的曹军营寨,袁术又忍不住瞥了阎象一眼。
其人暗忖道。
“伯节忠则忠矣,可惜,总是与我出些愚陋之策。”
“昔日劝我请吕布相助,今朝又阻我北上,智谋何其短浅?”
“若早日进兵,眼下我军已获大胜,何至于枯守封丘,坐等消息。”
“唉,天下诸侯中,有几人能如术这般,顾念旧情?”
摇了摇头,袁术暗暗下定决心。
“我欲成大事,建大功,绝不可事事都听伯节之言。”
“踏踏、踏踏。”
奔马之声,引起诸人注意。
晨曦之下,一名南阳骑士,匆匆骑马从济水浮桥上跑过,进入封丘城,然后匆匆上得城楼。
骑士跪地禀报道。
“明公,戏志才兵马尽数离城,将匡亭团团围困。”
“刘详将军欲死守匡亭,特遣小人向将军求救。”
袁术闻之大喜,赞道。
“好!刘将军当真忠臣也!”
连忙顾视阎象,兴奋道。
“伯节,戏志才所部兵马,已尽数离开长垣。”
“此时若我领大军而去,正可与刘详内外夹击。”
“如此,戏志才必破!”
“戏志才若破,则我先断曹孟德一臂。”
“届时我携大胜之威,再去击曹操,焉能不胜?”
阎象闻言,眼前一黑,心中更是发苦。
袁术北上之心太过坚定,他与杨弘纵然几番苦谏,依旧是无用。
阎象面色诚恳道。
“长垣以东,我军细作缺乏,难布探骑。”
“戏志才部动向虽已清晰,但曹操到了何地,麾下兵马又有几何,我军皆是一无所知。”
“敌情不明,虚实难分,孤军深入,此皆兵家之大忌也。”
“若是曹操明攻匡亭,暗中却伏军于道,候我军至则与戏志才所部共击之。”
“届时,我军西有濮水为阻,东面北面又有敌兵,该如何是好?”
袁术脸色一垮,见阎象还在危言耸听,心中大为不满,拂袖道。
“且不言曹孟德长途跋涉,奔袭至此,军士还有几分战意。”
“便是其当真如伯节所言,与戏志才合军,我军兵力依旧占优,又有何惧。”
“且刘详在匡亭屯有五千人马,戏志才曹操还需留下兵马,防备刘详。”
“如此算来,我军兵数,当远在曹军之上,曹军眼下又无天险可守,击之则必克。”
“卿等以为术所言如何?”
袁术转视诸将。
诸将对视一眼,齐齐俯身道。
“明公所言极是。”
“曹军远来,我军以逸待劳,胜之当是不难?”
张勋深为袁术所信,为人亦是骄狂,对阎象的几番谏言,早就深有不满。
当下冷哼一声,朝袁术道。
“明公,主簿为人太过胆怯。”
“岂不知,夫战,勇气也!”
“主簿屡屡出言阻我出兵,已大损我军士气,”
“以明公之英明神武,乾坤独断即可,何须事事皆听人言?”
“不错。”
袁术深以为然,连连颔首,表示赞同。
阎象见状,满心疲惫,抱着最后一分期望,说道。
“陶恭祖当日亦是如此以为。”
“其人却不知,曹操麾下兵马,乃百战余生之精锐,战意远非寻常兵马可比。”
“陶恭祖不察此事,于是兵败发干,被曹卒生擒。”
“放肆!”
“伯节,汝莫非以为我昏庸似陶恭祖乎?”
袁术怒喝一声,忍不住道。
“我意已决,伯节休再多言。”
“你此番就算是再以死相逼,我也是必定北上不可。”
“天下霸业,岂能因你一人之故而就此夭折?”
“待我击败戏志才,大败曹操,我倒要看看伯节你还有何言!”
阎象一时沉默。
半晌之后,其人方才抬头,咬牙说道。
“明公若是实在要去,象不再劝阻。”
“象唯独敢请明公,于济水之上,多设浮桥。”
“兵贵神速,我军多建浮桥,正可方便大军渡河。”
“此外,平丘未克,此城还屯有数千曹兵,若其偷袭封丘,则于我有大害。”
“望明公能留万人于象,象必保封丘不失。”
见阎象终于不再劝阻,袁术大喜,犹豫片刻,却道。
“万人太多。”
“平丘城中亦不过三四千曹军,何须万人留守封丘?五千人足矣。”
“伯节以为如何?”
阎象叹息一声,答道。
“明公英明,下吏自当唯命是从。”
于是,袁术即留五千人马屯守封丘。
而后在济水上广设浮桥,尽遣大军,北渡济水,欲图救援刘详。
杨弘、金尚随行。
将离城时,杨弘与阎象对视一眼,虽然未有言语,双方却皆知彼此所想。
大军之中,骑兵最先渡河,计有五千余骑。
杨弘顾念阎象所言之事,遂是进谏道。
“明公,大军渡过济水,尚需时间。”
“不妨使骑兵先发,解匡亭之急,我军大部随后跟进。”
陈兰乃是骑军主将,当即扬声道。
“兖州军既已出城,便不足为虑。”
“末将愿领本部五千骑卒,先发击曹。”
“必为将军挫其锋锐,扬我军士气。”
袁术大喜,言道。
“好!”
“陈将军乃我南阳骁将,今若出击,必能得胜。”
即使陈兰领五千骑兵先行。
杨弘暗自叮嘱陈兰道。
“将军北上之时,务必多布探骑,注意东面敌情。”
“若见曹军兵马,当速速回报,不可轻举妄动。”
“长史过虑了。”
陈兰不以为然,笑道。
“杨长史与阎主簿,都是文人,故而整日算计。”
“却不知我等武人,哪有那么多说法,战便是了。”
“曹操不来也就罢了,若是当真敢来,兰必要先上前冲杀一阵,定能杀他个人仰马翻。”
“哈哈哈哈——”
大笑声中,陈兰所部骑兵逐渐消失于杨弘视野之外。
数刻钟后。
袁术大军终于渡过济水。
复行二十余里。
前方忽有骑兵奔腾之声。
袁术暗自狐疑,心疑或是曹军骑兵来袭,忙令诸将准备御敌。
众人未等多久,便见上千骑卒,打着一面陈字将旗,亡命奔逃至此。
其等宛如无头苍蝇一般,蜂拥乱逃,全无半点阵势可言。
而在这些骑卒之后,亦有一部骑卒,一路追击至此,不停在马上弯弓相射。
“咻、咻、咻!”
随着箭矢的破空声,前方骑卒不断有人掉下马来,却始终无人敢回身还击。
金尚、杨弘顿感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