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县。
正午。
随着曹军士卒陆续登上城墙,徐州兵士防线节节溃败。
这场自深夜开始的战事,也终于落下帷幕。
聊城守将纵然智勇兼备,不惧生死,在曹军万余人的攻势下,守住了半日。
但自身的伤亡亦是极为惨重。
当曹军休憩完毕,猛将尽出,四面围攻后。
此将终于再无回天之力。
聊城遂下。
破城之时,曹操急与诸将道。
“卿等速将敌将带来见我。”
“切记不可有半点折辱之举,否则吾定不轻饶!”
“诺。”
诸将领命而去。
不多时后,县中残敌基本肃清。
有县吏赶来拜见曹操。
曹操心不在焉,随手打发走。
终于,李乾、乐进带着一具尸体赶来。
曹操认出这尸体正是聊城守将的,顿时勃然大怒,喝道。
“我早已叮嘱,不得伤及此将性命。”
“汝等怎敢不遵我令?”
乐进、李乾心中一慌,急忙跪地。
郭嘉看着此将脖颈处的伤口,微叹一声,言道。
“明公息怒。”
“此将定是自刎而死,与两位将军无关。”
乐进、李乾慌忙点头,言道。
“我等知明公甚为看中此将,故对此将好言相劝,言其若降,明公必会对其委以重任。”
“其人却言,烈女不侍二夫,忠臣不事二主,旋即自刎而死。”
“末将阻之不及,望明公恕罪。”
曹操闻言,长声一叹,言道。
“汝等力战有功,又有何罪可言?”
“起来罢。”
“诺。”
望着聊城守将之尸体,曹操倍感惋惜,言与左右道。
“此将虽与我军为敌,但亦是忠允之士,可惜陶恭祖不能重用。”
“今其为昏主而死,实教操为之可惜。”
“传令,厚葬之。”
“诺。”
因此将之死,曹操面有郁郁,拿下聊城的喜意,也是减了大半。
就在诸人正欲入城之时,远处一匹快马忽而直奔而来。
郭嘉见状,言与曹操道。
“明公,此必是子龙遣人报捷。”
“哦?”
曹操微觉诧异。
“子龙才去几时,如何这么快便遣人回来报捷?”
郭嘉但笑不语。
骑士在远处停马,匆匆奔来,跪地禀告道。
“明公,军师。”
“赵将军于乐平县西,遭遇徐骑千余。”
“两军尚未接阵,赵将军便一箭射死徐将张闿。”
“我军趁机掩杀,大获全胜。”
“好!子龙果然良将。”
听闻张闿死于赵云之手,曹操大喜。
称赞一声后,便令骑士下去休息。
至于此战的结果,他倒不觉意外。
能得郭嘉看重至此者,岂会不敌区区张闿?
众人入得县寺,商议接下战事。
但诸人还未议论多久,便又有一骑奔至堂下,禀报道。
“明公,军师。”
“徐将曹豹领两千兵马来追杀赵将军。”
众将闻言皆是一惊。
曹操急忙问道。
“子龙如何了?”
探骑继续说道。
“赵将军力排众议,不退反进,率部冲阵,逆击曹豹。”
“赵将军一马当先,斩杀数十骑将,挡者俱亡,所向披靡。”
“而后,赵将军单枪匹马,直取曹豹,沿途徐骑,尽皆丧胆,不敢阻拦。”
“赵将军阵斩曹豹,再回马冲杀。”
“徐州兵因此士气大溃,我军遂再次得胜。”
“赵将军如今已领兵回返,特遣小人先行报捷。”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
满堂一时俱静,几近落针可闻。
人人皆露难以置信之色,哪怕郭嘉,纵然心有所料,也被这个结果给着实惊讶到。
曹操不觉起身。
纵然未曾亲眼相见,但仅仅只是从他人口中听得,已足以让其神往。
“以区区千骑,击败敌军千骑已是不易。”
“何况之后又领疲乏之军,正面击溃两倍于己,阵势不乱的徐州精骑。”
“此功何其难也!”
曹操望向郭嘉,大叹道。
“奉孝啊,奉孝。”
“单枪匹马,出入敌阵,斩将溃敌,无人能阻。”
“这便是卿所言的可盛社稷之能乎?当真是非常之人,非常之功。”
言及于此,曹操面上不由露出几分疑惑。
“如此良将,跟从公孙伯圭数载,公孙伯圭竟不能识?”
郭嘉轻笑一声,答道。
“明公岂不闻,世有伯乐,然后方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伯乐却不常有。”
“子龙于公孙伯圭麾下,不过将两百骑,又未能专任一面,如何能显其能耐?”
“明公与子龙仅是初遇,明公便肯将千骑交予子龙,此公孙伯圭识人固所不及明公也。”
“奉孝当真妙语。”
“仅此一事,便足以看出,公孙伯圭麾下到底埋没了多少人才。”
“其人纵可猖悖一时,他日也定当被本初所擒。”
曹操大笑,心中郁气因郭嘉之言而尽消,顾视众人,兴致勃勃道。
“子龙立下如此大功,我等亦当待之以非常之礼。”
“卿等且随我亲迎之。”
众将回过神来,却是皆无异议。
于是,曹操、郭嘉及诸将,出得堂中,亲至县外。
众人未等多久,便见远方有兵马回返。
规模比起早前出征时,竟然扩大了两倍不止。
“子龙、子龙。”
曹操遥遥大呼。
赵云循声而望,见得曹操并诸将竟然皆在城外等候,面色一时甚惊。
其人急忙越众而出,将近之时,急匆下马,伏拜于地,言道。
“劳明公与诸君在此相迎,云心中实在惶恐。”
曹操大笑,将赵云亲手扶起,说道。
“将军以千余骑卒,先斩张闿,继杀曹豹,大破徐州三千骑。”
“丹阳劲卒,素称精锐,天下知名。”
“一朝遭逢子龙,却宛如猪狗一般,被轻易屠戮。”
“陶恭祖若得知此讯,徐州兵士,士气必溃,我军胜之不难。”
“将军立下如此大功,操今只是出城相迎,将军又何必惶恐呢?”
赵云微微摇头,答道。
“此皆将士用命之故,云岂敢居功。”
如此谦逊的表现,更是让曹操心喜。
“子龙太过谦虚。”
“将士之功,吾自当重赏,子龙之功,吾亦不可不酬。”
顿了顿,曹操见赵云甲衣之上尽是血迹,关切问道。
“战事凶险,子龙可有受伤?”
赵云答道。
“此皆徐骑之血,末将未曾受创。”
曹操微松口气,把住赵云之臂,顾与诸将道。
“传我令,为子龙设宴,大犒全军。”
“诺!”
是夜,虽因征战之故,宴中未有酒水,但全军将校,亦是俱有欢颜。
席间,曹操还特令数十骑于军中将士前再述先前赵云冲阵之事。
曹军士气遂是大涨,再无出征前那般忌惮丹阳锐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