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郭嘉于第四日深夜,率领大军抵达济北国西北边境城邑——茌(chi)平。
行军之速,可以说是出人意料。
而这正是郭嘉一意只要一万老卒的原因所在。
以青州兵目前的素养来说,要想连日急行军,几乎不可能做到。
二人到茌平时,济北国相鲍信,已在县外,等候多日。
其人一见曹操,当即上前拜倒,口中称道。
“拜见明公。”
又朝郭嘉道。
“见过军师。”
曹操急忙将其扶起,心中大喜不已。
如今三州大战将起,州内士庶,无不关注于此。
地方豪强、世家大族。
无不是在作壁上观,静等曹操与袁术、陶谦分出胜负。
若曹操兵败,亦或者局势仅仅只是僵持,州内都有生乱的可能。
这种时刻,鲍信能以这般坚决的姿态孤身至此。
其中情谊,自不必多言。
曹操上下打量鲍信,笑道。
“数月不见,允诚,卿之体态,愈发雄伟。”
“由此来看,卿在济北,生活倒是颇为适意。”
鲍信哈哈大笑,言道。
“幸得明公收服黄巾,下吏方才不必每日提心吊胆。”
“明公于我兖州,实有盖世之功,可笑州内竖子,竟不思明公之恩情,反敢屡出怨言。”
“其等莫非忘了,若非明公击败黄巾,其等身家性命俱不得保乎?”
言及于此,鲍信满脸不平。
曹操再次大笑,紧紧把住鲍信之手,感慨道。
“允诚真乃忠允之士。”
“于操看来,州内之疾,只是小患,徐州陶谦,方才是心腹大患啊。”
“允诚,不知卿此番带了多少兵马来?”
鲍信诚恳答道。
“闻徐州兵入寇,杀我兖人,信心中着实愤恨不已。”
“下吏本欲提兵马北上,与陶谦老匹夫一决生死,又恐坏了明公大计。”
“听闻明公领兵亲征,我高兴的不知如何是好。”
“今信带来五千郡兵,明公用兵之能远高于信,我愿将这五千人马尽数交予明公。”
五千郡兵?
曹操闻言,忍不住与郭嘉对视一眼。
济北国乃小国,唯有数县之地,境小民寡。
五千郡兵,毫不夸张的说,已将国力耗费的一干二净,甚至连耕作都会大受影响。
郭嘉、曹操原先的设想,也仅仅只是两千人罢了。
五千人,当真出乎他二人预料。
曹操实在感动,紧握鲍信之手,言道。
“允诚着实有心了。”
“今有卿相助,徐州兵,不足虑也。”
“劳卿为我坐镇茌平,护住我军粮道,操今夜即举兵,先破博平,断去陶谦匹夫归路。”
“诺!”
鲍信俯身听命。
想起此前打探来的情报,其人又道。
“明公,陶谦老匹夫亦知博平关系其人退路,故特在此留有四千人手。”
“此城守将乃是张闿(kai),据闻乃徐州上将,有千人敌之称,明公切勿大意。”
“张闿?”
曹操怔然片刻,旋即便冷笑一声,言道。
“数月之前,此人奉陶谦之命,欲图杀害我父。”
“若非我听奉孝之言,使妙才领精骑提前赶去接应,我父恐怕早就遭了他的毒手。”
“我早欲报此仇,今夜总算能如愿。”
于是,曹操使于禁接管了这五千济北兵,全军连夜向北开拔。
茌平县位于大河南岸,距离大河不过数里之地,往年常遭黄河水患。
且喜此时正值冬季,大河尚处枯水期,黄河水位骤降。
加之陶谦中曹军声东击西之策,只以为曹军援军会从济阴而来,以解东武阳之危。
其丝毫未曾料到,曹军会舍近而求远。
因此,大河北部,并无兵马值守。
未用多长时间,曹军一万五千余人即顺利渡过大河。
摊开舆图,郭嘉手指聊城县与博平县,与曹操道。
“聊城路近,博平路远,相较聊城,博平则更为重要。”
“依嘉之见,不妨同时进攻二城。”
“我军可分兵两路,大部攻聊城,另遣一别部击博平。”
“博平若下,此部兵马则屯守于此城,负责防备平原郡之兵马。”
曹操亦是知兵之人,当下也认可郭嘉的这番安排,颔首道。
“此举可行。”
“唯独博平县有四千守军,人数不可谓不众,尤其此后还需防备平原郡贼兵。”
“依奉孝之见,需多少兵马,方能攻克此城,并能坚守城邑,不为平原郡兵马所夺?”
郭嘉笑道。
“我军行踪尚未暴露,徐州军必然无备。”
“此时若遣一将,急击之,则博平必下。”
“兵马亦无需太多,嘉以为,三千兵足矣。”
曹操点头,追问道:“何人可担此重任?”
环于二人周围的众将,一时间,皆是跃跃欲试。
因曹军采用的策略乃是南守北攻之策,南面力求稳守,北面务必速击。
故而,曹军精骑,如今尽数集中于北路军。
其中两千精骑由夏侯渊统率,另有千人在郭嘉的一意坚持下,归于赵云节制。
除了骑将之外,步将计有于禁、典韦、曹洪、乐进、李乾等。
郭嘉扫视诸将,对夏侯渊、李乾等人的目光示意视若无睹,最终落在于禁身上。
于禁面色一喜,但见诸将尽皆望来,赶忙按捺住心中之喜悦。
郭嘉轻笑一声,说道。
“文则久随鲍济北,昔日刘岱亡时,文则能在全军大败之刻,收拢近万溃卒,并且守住金乡不失,可谓中原良将。”
“若使文则亲领三千济北郡兵,出其不意,进击博平,文则自认为需多少时日方可拿下博平?”
于禁在众将之前得了郭嘉一赞,心中甚是欣喜。
尤其此战还是大军出征的首战,郭嘉不选元从诸将,反而是选他,让他感觉颇有颜面。
于禁努力忍住面上笑意,自信满满道。
“诚如军师所言,如今敌明我暗,敌军全然无备。”
“末将若是趁夜急击此城,必可一战而克。”
“若是不克,末将自当提头来见。”
郭嘉一笑,赞道。
“文则壮哉。”
与曹操道。
“明公,此任不妨就交予文则,明公以为如何?”
曹操颔首道。
“文则乃我中原良将,击一张闿,岂有不胜之理?”
“唯独张闿与我有大仇,万望文则能够替我除去此贼,以消我恨!”
“诺!”
于禁肃然应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