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
甫一开战,曹军的攻势便达到了顶峰。
两千披甲锐士顶在军阵最前端,夏侯惇、典韦、曹洪、乐进等勇将,亦是全都集中在了第一线。
其等各领数十精锐,犹如十几个尖锐的锥子,奋力凿向黄巾军阵。
“射!”
黄巾军阵中,刘辟奋力一吼。
藏于军阵中央的弓手,闻令而动,以抛射的方式朝天射出一片又一片的箭雨。
下一刻。
“铿铿锵锵。”
铁制的箭镞(zu)落在甲胄上,发出一阵铿锵声的同时,亦是带起一串火花。
少数曹军甲士因为被多枚箭矢命中,承受箭矢的冲击,前冲之势免不了便是一滞。
但除非运气实在不好,否则,曹军甲士,很少有人直接亡命于箭雨下。
“再射!”
第一轮箭雨的效果似乎不佳,但也使得曹军原本齐头并进的阵势为之一乱,部分甲士位置突出。
刘辟对第二轮箭雨的期望亦是如此。
不求对甲士造成多大杀伤,但求能扰乱曹军阵势。
如此其便可以先行围杀曹军突出部,在两方接战之时占据些许优势。
不过,第二轮箭雨后,曹军的两营弓手也已就位。
其等在前方刀盾手的庇护下,亦是毫不客气的向黄巾军阵地倾泻箭雨。
效果立竿见影。
黄巾军缺乏甲胄,纵有盾牌抵挡,亦难保周全,中箭而亡者,远胜于曹军。
由于曹军弓手的压制,黄巾军弓手再不能如先前那般肆无忌惮,连绵的箭雨攻势立时一滞。
“咚咚咚!”
就在这个空档,曹军鼓声忽变。
一改先前舒缓的节奏,变的极为急促,意在催促曹军进兵。
夹杂着各种声音的战场上,以人声来传递指令无疑极为困难,这也是金鼓存在的意义。
曹军将士久经操练,闻金鼓而动,几乎成了本能。
听得急促的鼓声,其等未有丝毫犹豫,动作陡然一快。
由徐徐而行改为大步直冲,一时间,竟有饿虎扑食之势。
而在数千曹军中,典韦的位置无疑是最靠前。
其人埋头狂奔之余,亦是看着脚下,免得一脚踩上铁蒺藜。
典韦天生神力,身着数十斤的铁甲,速度却丝毫不慢。
其人最先冲至鹿角前,仗着甲胄的坚锐,无视射来的箭矢,双手持戟,接连挥动。
由诸多粗壮树干扎成,坚固异常的鹿角,在其神力之下,居然生生从中折断。
“杀!”
突破数重鹿角后,终于得见黄巾盾手,典韦暴喝一声,朝着盾手便是一戟挥下。
这名黄巾盾手亲眼见得典韦连破诸重鹿角,心中知晓典韦勇力非凡。
故而其人举盾之时,亦是用了十足十的气力。
只想着能抵挡住这一击,为身后袍泽出手创造机会。
但当盾牌接上铁戟之时,其人顿时醒悟,明白了自己的想法何其可笑。
一股难以抵挡的巨力自盾面上传来。
铁皮覆盖的木盾,竟然一击即碎。
铁戟去势不减,落在盾牌手胸口。
“咔嚓!”
碎骨之声极为清晰。
盾牌手心脉骤停,眼前亦是一黑,重重倒地,再无半点生机。
典韦双目赤红,舞戟如风,转眼间便连杀数人。
亲睹此幕的黄巾兵士,胆气一时尽丧,而跟随典韦而来的曹兵,却是大受鼓舞,纷纷杀入阵中。
“好!”
后方观战的曹操,喝彩之余,忍不住与戏志才道。
“古人云,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今见典韦,足可略观霸王之勇。”
戏志才颔首,认同道。
“将军当日从奉孝之言,不以身份为念,专程遣人征辟典韦,当真明智。”
“若是张太守(张邈)亲睹今日之事,定然追悔莫及!”
曹操大笑,心中颇感自得。
二人叙话间,典韦更是大发神威,率领数十勇士,一路冲杀,竟然已快杀穿盾阵,直奔阵中的弓手而去。
刘辟、赵厉连遣数名勇将,犹且不能阻其分毫。
惊怒之下,赵厉更是不顾凶险,亲身上阵,纵马直取典韦,结果战不两合,就被典韦从马上击落。
若非其人亲卫拼死将其抢出,早已死于双铁戟下。
“此人莫非鬼神降世乎!”
亲睹赵厉惨状在前,刘辟骇然欲绝。
有同样感慨的非只其一人。
不远处,领三千虎豹骑游弋于战场外侧,寻找时机的夏侯渊,本是自负勇武之人,眼下却也深服于典韦之勇。
得益于典韦的突击,黄巾军军阵已被撼动,阵中兵士愈发混乱。
仅夏侯渊所见,便有十余处缺口可供骑兵驰骋。
此正是纵骑突击之时!
“虎豹骑!”
夏侯渊紧握长戟,怒喝道。
“随我冲阵!”
“杀!”
三千虎士,齐声暴喝,声震于野。
骏马奔腾间,尘土飞扬,弄出的声势,竟然丝毫不亚于数目更多的步军。
“轰隆隆、轰隆隆!”
地面的震动感愈发清晰,只十几个呼吸的功夫,三千虎豹骑便已冲过百余步的距离。
沿着步军撕出的裂口,骑兵悍然冲入阵内。
阵势已被冲散的黄巾军,再无勇气以血肉之躯抵挡数千骑兵。
虎豹骑所过之处,宛如波开浪裂,轻易便抵达阵中,肆意屠戮起脆弱的黄巾弓手。
这时,济水北岸,也同时传来一阵乱响。
原本被堵在北岸的曹军,眼下也是趁机大举渡河,近百快船浮于济水水面。
而刘辟、赵厉留于南岸的两千守军,眼见主阵已是败迹明显,再无半点战意,纷纷逃窜。
任凭廖化如何发令喝止,都是无用。
而乘氏县中,见得曹军已得八分胜机后,诸县吏亦再无犹豫。
其等急忙凑出数百县兵,交予李氏族长李乾统领,杀奔城外,意图捡些功劳,提前交好这位善战的方伯。
“赵将军,败了,败了!我军已是败了!”
刘辟满面慌张,如丧肝胆,赵厉亦是失魂落魄。
早在开战之前,赵厉便已预料到这一战难胜。
之所以奋力一战,乃是比起被曹军一路掩杀,列阵一战或能造成更大杀伤。
不想接阵尚不足一个时辰,便已全军大败。
早知如此,还不如在知道曹军抵达之时便立刻东逃,或许还能多保全些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