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科幻小说 > 唐朝那些事儿 > 第25章【唐明皇25】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武三思当年曾有句名言:“我不知世间何者谓之善人,何者谓之恶人;但于我善者则为善人,于我恶者则为恶人耳。”这话听上去似乎是强盗逻辑,其实也无可厚非,不过是实用主义罢了,而且很像美国的外交政策:对我有利的,就是盟友,要团结,要拉拢;对我不利的,就是敌人,要打击,至少是制裁或封锁。而李林甫以后的所作所为似乎就是这句话的充分体现。

如同刘备遇到诸葛孔明之前,到处东逃西窜,连个安身之地都没有,遇到孔明后,才开始了三分天下的历程。李林甫也是一样,在和武氏私通前,他在官场上碌碌无为,随世浮沉,无论忠也罢,奸也罢,都没有大的动作,充其量也不过是跟随宇文融、崔隐甫咬了张说一口,但和武氏私通后,却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样比较当然不伦不类,但除去善恶不说,武氏确实是李林甫的诸葛孔明。在李林甫以后的一切行为中,在在都有武氏的影子。也可以说是被她教坏了。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说:“吏部侍郎李林甫,柔佞多狡数,深结宦官及妃嫔家,伺候上动静,无不知之,由是每奏对,常称旨,上悦之。”实际上,李林甫也正是在这一年才开始和宦官和嫔妃家打交道,并且窥视玄宗左右的动静,揣摩皇上的心思。这一点不仅是武氏教他的,而且应该有相当大的工作是武氏替他完成的。李林甫虽是吏部侍郎,但要广交宦官和妃嫔也有很大的难度。他并没有多少进宫的机会,在宫中也没有关系网,而武氏却有。玄宗身边的第一位红人高力士原来就出自武三思家,所以她要进宫应该是很正常的事。她又身为女人,出入妃嫔家也不会引起人怀疑。如果李林甫自己这样做。早就引起群臣攻击了。武氏究竟为他做了多少工作,自然无法知晓,但至少是帮他铺平了宫中的道路。赢得了皇上的赞许。这已是成功的第一步。

此时朝廷政局平稳,唐玄宗家中却烽烟骤起。开始了一场帝王家中很常见的“夺嫡之战”。

事情是这样的:多年前武惠妃就“宠冠后宫”,她所生的儿子寿王也最受玄宗宠爱。玄宗的原配王皇后在开元十二年被废为庶人后,皇后的位置就空虚着。开元十四年,张说罢相后没几天,唐玄宗要立武惠妃为后,御史潘好礼上疏劝谏,主要论点有三:一,武姓和李家王朝有不共戴天之仇(武则天曾灭唐也)。陛下如果立姓武的人为后,有何面目见天下人?二,人间传言:“张说欲取立后之功,更图入相之计”。三,太子不是武惠妃所生,武惠妃又生有儿子,如果立为皇后,太子的地位必然动摇。

唐玄宗此时还是听得进一些谏言的,何况这三点无人能驳,便打消了立武惠妃为后的打算。但在宫中,武惠妃的礼仪却和皇后一样。这一点外廷大臣们当然管不着了。但这位御史也不是危言耸听,立武惠妃为后的确涉及到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武惠妃的父亲是武攸止。武攸止是何人?武则天的侄子也,封爵为恒安王。如果立她为皇后,以后再成为太后,难说不会出现第二个武则天。唐玄宗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打消了念头,至于张说和太子地位问题,他虽有顾虑但不会是主要障碍。

王皇后没有儿子,当时的太子李瑛是赵丽妃所生,《新唐书.后妃传》称她:有容止(很漂亮),善歌舞(能歌善舞)。在开元初年最受宠爱。所以李瑛才能以次子的身份被立为太子。武惠妃得宠后,赵丽妃也就宠衰爱驰了。在开元十四年郁郁而死。帝王家中的一条铁律就是:母以子贵,子以母贵。这两条并不相悖。比如说慈禧。虽没当上皇后,但自己的儿子当上皇帝,她也就“母以子贵”,和皇后并肩为两宫皇太后。而“子以母贵”就更好理解了,皇上最喜欢那个妃子,自然爱屋及乌,也最宠爱这个妃子生的子女。而这个妃子生的儿子也就最有希望成为太子,如太子李瑛。东汉光武帝就是因宠爱贵妃阴丽华,执意要立她生的儿子为太子,而当时皇后所生、已经策立的太子也很乖,不等父亲废他,主动交出太子的位置,可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没娘的孩子没人疼,自玄宗宠爱武惠妃后,就把一腔父爱转移到寿王身上了。赵丽妃死后,李瑛更是备受冷落(后爱薄),此时他也应该主动让出太子的位置,就不会有以后的杀身之祸了。可惜他身边没有一个好老师。

随着寿王李瑁的年龄不断增长,夺嫡之战也进入白热化阶段。唐玄宗也开始正式考虑是否废太子、另立寿王为继承人的问题。他向张九龄透漏自己的心事,张九龄却死保太子。并且给他摆出一大堆鲜血淋漓的例子:战国时的晋献公、西汉汉武帝、西晋晋惠帝以及隋文帝等等,都是因为废长立幼,引起国家动乱,甚至导致国家灭亡。这些事例唐玄宗自然也是一清二楚,他读的书也不少。但这事不是用道理能摆平的,否则历史上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夺嫡之战了。归根结底还是汉高祖刘邦的那句名言“终不使不肖子立于爱子之上”。但作为大臣而言,拥护太子、巩固国本是理所当然的事。但身为吏部侍郎的李林甫却毅然投向了另一方。他通过宦官向武惠妃表达了自己的忠心:愿保护寿王。《资治通鉴》在记录这一段时又添加了两个字“尽力”,就是:愿尽力保护寿王。

这其实就是向武惠妃表白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决心:自己是坚决站在她这一边的,而且会尽死力帮寿王夺取太子地位。保护云云不过是种委婉的说法。武惠妃知道外廷大臣多数还是拥护太子的,得到这个消息自然非常高兴,也很感激李林甫,从此就在皇上面前为李林甫说好话。

开元二十一年二月(公元733年),李林甫的顶头上司、宰相裴光庭病死。宰相的位置就有了个空额。此时李林甫的情妇武氏不再满足于幕后策划,而是亲自出场。她找到高力士,“衔哀祈于力士。请林甫代其夫位”。这下子高力士可头痛了,宰相可没有这么接班的。他虽然权高势重。但要直接任命宰相,却还不敢。但他也抗不住武氏的哭哭啼啼、死缠乱打,毕竟旧主情深,只好答应替李林甫想办法,一时也找不到机会。

唐玄宗让宰相、中书令萧嵩选择空缺宰相的人选,萧嵩考虑了很长时间才推荐尚书右丞韩休。玄宗也同意了,并让人草写诏令。高力士马上把这个消息透漏给了武氏,武氏又马上告诉了李林甫。李林甫则片刻不停留。一面上疏朝廷力荐韩休当宰相,一面马上到韩休的家里,告诉他这个消息,并且宣扬这是自己在皇上面前举荐的功劳,而萧嵩推荐的是另一个人(萧嵩确实是先推荐了一个,被推荐者不肯当宰相,才勉强举荐了韩休)。韩休第二天得到任命后,对李林甫感激入骨,而对萧嵩自然是恨之入骨。他明白官场上投桃报李的潜规则,多次上书称赞李林甫有宰相的才能。武惠妃又在宫中竭力相助。唐玄宗也越来越喜欢自己这位疏远的本家了,便在第二年把他升为黄门侍郎。黄门是唐朝三省(尚书、中书、门下)中的门下省,三省的长官就是宰相。而作为门下省的副长官,离宰相只有一步之遥了。

第三年(开元二十三年)阴历五月二十八日,因为李林甫的挑拨,萧嵩和韩休在相位上争斗不休,唐玄宗只好把两人一同罢免,任命黄门侍郎平章事裴耀卿为侍中、中书侍郎平章事张九龄为中书令、李林甫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加银青光禄大夫,三人一同拜相。李林甫虽然是三个宰相中位置最靠后的,但毕竟是进入了朝廷权力的最高峰。促成这一切的只是一个女诸葛:武氏。

除掉绊脚石

李林甫虽然成功登上相位,座次却在最后。当然不会满足。

唐朝实行多宰相制度,据《新唐书.职官志》中记载:尚书省的长官尚书令、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和门下省的长官侍中“共议国政”。这就是宰相的职务了,但却从来没有宰相的名称。《新唐书.职官志》称:“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因为唐太宗自己担任过尚书令,所以后来大臣都回避不敢接受尚书令的职务,尚书仆射便成为尚书省的长官。而尚书仆射、中书令、侍中品位崇高,不能轻易授人,所以经常以其他的官职行使宰相的职务,名称也不同,一般在本来官职上加上“参议得失”、“参知政事”等头衔。从唐高宗以后,宰相必须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头衔,所谓“同中书门下三品”就是中书令和侍中的品阶。后来又有加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头衔的,所以一个人的官衔上如果加有“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就是真宰相。

宰相虽然没有定员,但一般都是三或四人。唐玄宗开元年间似乎都是三人,但绝不许一个人独相,防止造成大臣专权。宰相们的办公地点在中书门下的政事堂,宰相们必须在这里集体办公,不能一个人偷偷去见皇上,皇上也不能单独召见某位宰相,要见时,必须两个人以上,以免有人偷着打小报告、搞小动作。宰相中以德望资历最高的人为首,也就是首相,掌执相印。而在李林甫这三人中,首相就是张九龄。

张九龄不仅是盛唐最有名的文学家,而且从政资历也很高。他少年时登进士第,进入官场,就以才能优异倍受关注,他以校书郎、右拾遗,几年间便升到吏部的司勋员外郎。当时张说为中书令,对张九龄欣赏备至,称他为“后来词人称首也”,力荐他担任中书舍人,负责朝廷诏书的撰写。唐玄宗的文学修养、书法造诣也极高,所以对张九龄不仅欣赏而且器重。

张九龄对李林甫能进自己的宰相班子不仅反感,而且坚决反对,也曾向玄宗明确表达过反对意见,无奈玄宗就是看好了这小子,张九龄想纯洁宰相队伍的美好愿望也就只好落空了。

李林甫并不知道这事,但不管知不知道,张九龄和裴耀卿已成为他面前的两块绊脚石却是摆在面前的。张九龄深受皇上器重,裴则是亲张派,李林甫想要扳倒这两个人,也并不容易,在人数上是二比一嘛。但李林甫也有他独特的王牌,那就是他通过宫中的内线网络(有武氏和高力士帮忙组建),随时知道皇上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而他也打定了主意:凡是皇上喜欢的,咱就说,就做;凡是皇上不喜欢的,咱就不说,有人说了就要批判。受皇上宠爱永远比受皇上器重要高出一筹。事实上,他也正是胜在这一点上了。仅仅几个回合,一代名臣张九龄和裴耀卿就败下阵来。

争端的起点还是那场夺嫡之战。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都因为玄宗不宠爱他们的母亲、从而对他们也日渐疏远而口出怨言,这些话都被驸马都尉杨洄添枝加叶地报告给了武惠妃,武惠妃便日夜在唐玄宗耳边哭泣,说将来太子即位,一定不会放过自己母子。玄宗本就有心废太子另立,听到这些,更加恼怒,便决心废太子、连同鄂王、光王一同废为庶人,另立寿王。但太子是储君,废立太子是国家头等大事,玄宗自己也不能马上决定,便和宰相们商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