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科幻小说 > 唐朝那些事儿 > 第二百二十六章 【动荡的年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二十六章 【动荡的年代】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唐朝那些事儿》更多支持!窦建德感觉这是个好主意,然后开会和将领们商讨,在会议上窦建德提出了这个作战计划让大家讨论,王世充的侄子王琬也参加了会议,他事先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他没有战略眼光,但是他认准了一个死理,一定要到洛阳,王世充还等着呢,不能让王世充失望。其他的将领还没有说话,王琬和长孙安世嚎啕大哭,一边哭一边说:“我家皇帝还在洛阳等着大王去救呢,

窦建德的将领们都拿了王琬的好处,这个时候表现的很有道德,拿人家的手短,都帮着王琬说话:“凌敬一个书生,还知道怎么打仗?”并且表决心:“我们都赞成攻打虎牢,救援洛阳。”窦建德的优点是很民主,缺点就是太民主了,民主的自己都没有了主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看到将领们群情激愤的样子,窦建德不再坚持凌敬的观点,采取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不听从凌敬的计谋。

窦建德妻子又和他说:“凌先生说的对,你怎么就不听呢?”窦建德:“你一个女人懂得什么?王世充在洛阳等着我去救,既然答应了,怎么能失信于人,被天下人耻笑呢?”在虎牢窦建德和李世民对峙了两个多月,求一战而不可得。

虎牢之战在虎牢李世民的情况并不好,喂马的草料要吃光了,李世民作战最重要的就是骑兵。要是马没有了吃的,骑兵就不是骑兵了,打起仗了连步兵都不如,这还不是更加要命的,更加要命的是。窦建德知道了这件事,打算趁李世民放马出城吃草时发动攻击。富有戏剧性的,李世民的间谍又把窦建德的计划告诉了他。

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他打算将计就计。第二天,武德四年(621)五月一日。李世民放出一千匹马出城吃草,当然了是放在后方,要是放在前方,窦建德的大军直接就把李世民的马收拾了。李世民放马的行为,让窦建德更加坚信唐军喂马的草料是真的没了。他决定趁这个时机攻击虎牢。

五月二日,窦建德投入了全部家当,率领所有武装部队前进,在黄河岸边,驻营列阵,绵延二十余里,打算与李世民决战,李世民不吃他这一套。窦建德的这一切行为他都看在眼里,看着窦建德士兵骄矜的步伐,骄傲的士气。李世民知道他们离失败不远了,手下大将请求出城作战。李世民不许,他说:“再等等,下午一定打败他们。”好的统帅,往往能抓住最有利的时机。

窦建德来就是为了打仗,他不相信李世民竟然这么有定力。老道到这种程度,他本来的必胜的信念。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被消磨着。从早上到中午。从中午一直到午后,任夏军百般辱骂,骂气熏天,李世民也装作没有听见,不许出战。夏军已经一上午没有吃东西,骂了一上午人,又被放了一上午的鸽子,士气逐渐低落,原本高昂的士气被疲惫、饥饿所代替。

站的累了,他们就坐下,渴了,他们就去喝水,队形慢慢变的散乱,这个时候李世民放出吃草的马也回来了。李世民一声令下,全军出击,领着骑兵部队冲在前面,打开大营的门,如一只下山的猛虎,向夏军冲去。此时,窦建德正在组织大臣们朝见,

看见唐军以快如闪电的速度冲了过来,急忙下令骑兵迎击唐军,但是骑兵被大臣们隔着,无法通过,窦建德指挥大臣们让开道路,然而就在那一刹那唐军大量杀到,窦建德没有办法,只好向后撤退。李世民领着秦叔宝、程咬金、史大奈等大将冲在最前面,所攻击的没有不被摧毁的,一直贯阵而出,打到夏军阵地的后方,立即把唐军的大旗竖起,夏军将士看到,很快就崩溃了,

四散逃走,唐军追击三十余里,杀三千余人在混战中,窦建德被长矛刺中,骑马逃跑到牛口渚,从马背上栽下,被唐军将领生擒。唐军俘虏夏军五万余人,李世民下令当天把他们释放,让他们全部返回家中,和父母妻子团聚。

率领胜利之师,李世民又一次出现在洛阳城下,看着已经成为囚徒的窦建德,王世充傻眼了,他唯一的指望就此破灭,他们没有路可以选择,留给他的只有一条路承受失败。当然了王世充有两种方式承受失败,一种是自杀,用鲜血来承受;一种是投降,用屈辱来承受。

对于未来,王世充已经绝望了,但是对于人生,王世充也已经绝望了,然而,当真正让他面对死亡的时候,他又害怕,到如今他才知道自己竟然连死的勇气都没有。

那么只能选择投降。五月九日,王世充亲率两千文物官员道唐军营门口向李世民投降,李世民进入洛阳。有必要说一下,这回王世充集团算是彻底的完了,所有的将士都投降了唐军,所有的城池都已被唐军占领,但是虽然窦建德本人被生擒,但是他的集团依旧存在,河北还是他的部署在掌控。

虎牢之战后,窦建德残余部众在窦建德妻子曹氏和大将齐善行的率领下逃回窦建德的根据地,窦建德妻子和部将们商议了一下,有鉴于窦建德这么英明神武都失败,没有人是唐朝的对手,打了这么久的仗,大家都想过安生日子,不愿意再与刀枪为伍,不久后窦建德的妻子献出所有窦建德控制的地盘投降唐朝。窦建德在长安被斩首,王世充的结局要比窦建德好一些,虽然没有被当众斩首,也在李渊的安排下被杀死,兄弟子侄全部诛杀。

在平定北方的过程中。毫无疑问李世民是第一大功臣,打败薛仁果的是他,把刘武周逼上了绝路的是他,生擒窦建德的是他,逼得王世充不得不投降的还是他。

北方基本平定。李渊又将他那贪婪的目光投向南方,在南方实力最强的就属萧铣,对付萧铣的重任,李渊没有一如既往的交给李世民,而是选择了另外两个人。

不得不说李渊所选择的这两个人也是那个时代极其耀眼的将星。李渊自己年岁大了,不能像年轻一样的冲锋陷阵,怒吼杀敌。他把征战沙场的重任交给了他的儿子,他的儿子也的确没有让他失望,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虎父无犬子”这句话没有错,而且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势头。

可是时间长了,李渊发现有些不对劲。最少有两点不对劲,第一这个儿子能力太强,建立的功劳太大,这个到没有什么,重要的是第二点;第二,这个儿子不是太子,换句话说,即使这个儿子打下了所有的江山。他也当不上皇帝,这是不是太不公平了,说真的。李渊也感觉很不公平。

更加矛盾的是李渊对于当时的太子感情非常深,没有要废掉太子的念头,所以李渊就需要考虑立有大功的儿子以后能否听当太子那个儿子的话,经过反复的观察和反复的考虑,李渊觉得按照李世民的性格很难和李建成和平相处,其实原因很简单。天下是我打的,凭什么让你白白的当皇帝。这种心理的不平衡,李渊知道李世民肯定有。

他想解决这个问题。又想不出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既然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就只能往下托,能拖到什么时候就拖到什么时候,但是李渊打定了一个主意,李世民虽然好用,但不能轻易用,最好能不用就尽量不用。

李世民在中原平王灭窦后,回到长安,李渊认为李世民的功劳实在太大了,一般的赏赐已经无法酬劳李世民所立的功劳,就自己创造了一个官职——天策上将,让李世民来当,整个唐代当这个官的只有李世民一个人。

现在要平定南方,解决萧铣,李渊不是没有想到李世民,而是不怎么敢用,每次看见李世民立大功,李渊一方面感到高兴,为儿子自豪;另一方面又感觉李建成太子的地位又受到一次威胁。李世民的功劳越大,李建成所受的威胁就越大。

这次就让别人立功吧,他感觉李靖这个人不错,为人稳重踏实,熟读兵法,胸中有韬略,是个打仗的料,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没少建立功勋,还有就是李靖这个人不只是一个普通的将领,

他跟着李世民征战沙场的同时,没有忘记分析天下大势,他知道唐朝和萧铣迟早是要打一仗的,于是向李渊上疏平定萧铣的十条计策,李渊看到后很高兴,决定将解决萧铣的这个重任就交给李靖吧。

李靖虽然也姓李,和李渊却没有什么亲属关系,为了避免发生什么不该发生的特殊情况(例如谋反,倒戈等),李靖只能当二把手,主帅还是找比较可靠的人来当吧,李渊选择了他的堂弟李孝恭,李孝恭是当时除了李世民以外,皇族中最能打的。

在李渊的观念中,亲戚怎么也要比一般人可靠呀,一般人就是来给你打工的,要是公司破产了,可以上别的公司找工作,一个家族的就不一样了,当时最流行的一种杀人方式就是灭族,要死大家一起死,所以虽然同是打工的,一个家族的人和一般人就不同,我当上了皇帝,封你当一个王,

所以一个家族的人即使你能力一般,也能弄个股东(这个是天生的),要是你能力强,还特别努力,升迁的机会也大于其他的人(这个看后天努力)。李孝恭是天生的股东,又是股东中能力强,肯吃苦,极其努力的那种,所以就被李渊委以重任了。

当然了,再多说一句,这种股东被委以重任的事等到李隆基当皇帝之后就比较少见了,一直到唐朝灭亡,李唐皇室中出现人才的数量不多,质量也不高。这就是李渊选择的给萧铣的两个对手,李孝恭、李靖,都是那个时代非常优秀的军事将领。说他们是名将一点都不为过,李靖更是光芒照射万代,名声传颂千年。

李靖的舅舅是隋朝名将韩擒虎,舅舅和外甥这两个人在一起聊天,不说今天吃什么了。明天吃啥,也不说升官发财之道,专门说兵法,说孙武,说吴起这些古之名将,这些人都是李靖的偶像(所以通过李靖的例子。得出一个结论,偶像很重要,景仰什么样的人,就向什么样人的学习)。

小小年纪的李靖在兵法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舅舅那里李靖也学了不少十分管用的东西。韩擒虎用赞叹的口吻说:“能够和我一起聊孙武、吴起兵法的,除了李靖还有谁呢?”

我想韩擒虎说这句话的时候,应该有着沧海桑田,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惆怅之感,自己老了,但是这个外甥日后的成就定不会在自己之下,这其实比他一生辉煌更能令他满足。

李靖说是韩擒虎的外甥,倒不如说成是韩擒虎的学生。真正有能力、有心胸、有担当的老师。永远不会害怕被后浪拍到沙滩上,他们害怕的是学生没有能力,自己没有尽到老师的责任。

对于韩擒虎这样的老师。面对李靖这样的学生,他会选择将必生之所学全部传授给李靖,对于历经百战而不死,在血与火中磨练成长,遍看世事沉浮的老将来说,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了。

李靖。人生给了你一次机会,你是走向巅峰。还是黯然退场,全凭你自己。你舅舅帮不了你,李渊也不会帮你,这将是你人生中最大的考验,不要让你舅舅失望,更加不要对不起自己。单行线的人生,没有后退,只有前进,对于想成功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没有商量,没有讨论,在这里眼泪没有用,在这里抱怨没有用,要么自己走,要么下场看人家走。

梁帝萧铣萧铣是南北朝时南梁帝国的宗室,他是南梁宣帝的曾孙,当然了虽然是皇族,那也是过去的事了,自打萧铣生下来,就从没有享受过皇室的待遇,所以小的时候萧铣家里很贫困,不过萧铣的人品还是不错的,对待他的母亲非常恭谨孝顺。

后来一个人的发达改变了萧铣的人生,在杨坚父子平定陈朝后,为了稳定南方的局势,杨广娶了一个南方女子当王妃,这就是后来的萧皇后。这位萧皇后和萧铣是一家子,也算是南梁帝国的皇室,所以在这位萧小姐当了皇后,萧铣也跟着发达了

,看在都姓萧的份上,萧皇后得帮帮自己的娘家人,这些人中就包括萧铣,于是萧铣没有经过寒窗苦读,没有悬梁刺股,就当上了罗川县长,虽然南梁皇族的身份现在已经不值钱了,但是怎么说咱现在也是隋帝国的皇亲国戚,萧铣很得意。如果日子照常的发展,哎,这个如果已经没有意义了,

杨广自己选择了灭亡了自己的国家,萧铣正好在这个隋朝走向衰亡的时代,于是原本可以有着皇室荣光的萧铣也做起了皇帝梦,然而,萧铣还是很清楚的有些事情想想就得了,不能当真,说不定那下子连小命都保不住,但是有一群人又一次改变了萧铣的一生。

这群人中的首领叫董景珍,他们都是岳州的军官,看着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正所谓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这群人也懂起了乘乱而起的念头,哪怕当不上皇帝,称霸一方也是好的,于是在风险评估后,他们决定举起反隋的大旗,他们的口号是:为了自己以及后代的幸福生活,拼了!

对于这些原本就是军官的人,组织人手,拉起队伍,不是问题;让谁当老大也不是问题,大家一致推举董景珍,在这个时候董景珍动起了脑筋,总感觉当二把手比当一把手合算,于是在衡量各种关系后,董景珍说什么也不挑这个头,而且提出了一个人选——萧铣。理由也很从分:“萧铣是南梁皇族有号召力,人品也好,性格宽厚,心胸大度。”

大伙一商量没有人挑头,就让他挑吧,这也不是什么抢手的工作,弄不好还可以让他背黑锅,于是董景珍写了一封信,让人送给萧铣,信中大意是,我们请你当皇帝,领着我们打江山,一起为了美好的明天而奋斗。看过董景珍的信,萧铣很兴奋,兴奋的三天三夜睡不着觉,这不是一件天上掉馅饼的事吗?

老天爷真帮我,直接送给我一个皇帝当,看来离我恢复梁帝国不远了,萧铣信心满满的给董景珍回信:“看着我的国家被别人占领,宗庙被推到,我痛心疾首,哀嚎哭泣,现在各位有和我一起复国的忠心,我怎么能不答应呢?

好兄弟,一起干,分红时不能亏待你们。”萧铣和董景珍一群人走到了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为了共同的利益,他们一起为了幸福生活而奋斗,一起同心协力扩大领土,萧铣控制荆楚、岭南、交趾等大片土地,控甲四十万,是长江以南最强势力。

武德元年(618),萧铣称帝,定都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设置文武百官,一切遵照南梁帝国的制度,对于拥立自己的董景珍、张绣等七人,萧铣很够意思的全部封王。(小说《唐朝那些事儿》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