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后的没羞没臊 > 第551章 花花轿子人抬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实际上陈建民也没想到,王休为了研究这些东西花销了不少的钱。忽地觉得心中有些惭愧,一直以来自己就享受着王休带来的成果,却没有想过整个过程的艰辛。

其实王休最早的造纸、印刷是自己出的钱进行的研究,实际上花销也不是特别大,后面的枪炮几乎都是陈建民出的钱。

只是陈建民没反应过来 ,现在反倒是让王休占了嘴上的便宜。

魏无忌抱拳叹道:“是老夫孟浪了,没想到侯爷为了大齐居然舍弃如此多的钱财。老夫惭愧惭愧!”

王休也而赶紧抱拳施礼:“不敢不敢,为臣子的本分!”

接着王休又轻叹:“实不相瞒,之前咱们研究的大炮其经费正是来源于上次和突厥谈判来的战争赔款。”

“嘿嘿!这次和吐蕃谈判,咱自然也得薅一把羊毛下来,除去存入国库银行的之外,其余的咱也得投入到一些技术的研究上。”

王休这么一说,没有人再讲什么了,谁叫人家王休的这些东西给大伙带来的利益实在是大到了没边儿呢?

以前的奇淫技巧现在都变成了香饽饽,谁敢小瞧?万一哪天就能靠这个发达了呢?

魏无忌听闻郑重的抱拳施礼:“侯爷大义,魏某佩服!”

王休赶紧还礼:“不敢不敢!”

魏无忌对着王休自称魏某,这是把王休放在同一层面啊!”

陈建民见王休几句话就说服了魏无忌也是满心欢喜,但是笑着笑着陈建民忽然发现魏无忌这个老东西的嘴角微微翘起,眼中充满了笑意。

啊~,明白了。

陈建民恼怒,原来魏无忌根本就不是找茬,而是找存在感的同时,故意抬王休啊!怪不得之前突厥的赔款分赃的时候,这老货没说啥,现在钱还未到手这老货就开始瞎比比。

原来如此!老狐狸!

看样子得给他加工资了,对,必须加,以后这种事得让他多干。

王休一开始也以为魏无忌是找茬,但说着说着就发现魏无忌转变的太快,顿时就明白了。

之前魏无忌在朝堂的主要作用就两个,一是揪皇帝和其他大臣的小辫子,纠正大伙的错误,二是平衡世家和皇帝之间关系。

可是如今世家被王休打压的死死的,各级官员都老老实实,以前在自己眼中错的事儿,如今都被王休证实没啥错,甚至还有益。

那么自己在朝堂存在的意义何在呢?难道就只是纠察一下百官的问题?

魏无忌实在是聪明,既然这条路走不通,那就换一条,反正必须经常在皇帝面前跳一跳,免得失宠。

不得不说,魏无忌从一个平衡器完美的过渡成了一个捧哏。还干的挺好。

陈建民见没有人在反对,心中大喜,于是开口道:

“各位爱卿,朕欲让王休负责此次和吐蕃的谈判,各位意下如何?”

白文静身为百官之首,必须第一个表态,马上就赞同道:

“臣附议。”

大臣们又不傻,皇帝摆明就已经定下,询问百官不过是走个过场,就连崔、王、卢都不说话,自己这些小卡拉米哪里敢反对。

于是大臣们异口同声道:“臣等附议。”

“好,哈哈.......。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王休,你自己挑选一人作为你的副手,辅助你办理此事!”

王休眼珠子一转道:“陛下,上次毕云涛就是臣的副手,臣想用熟不用生,您看就他怎么样?”

陈建民一天,明白了,这是要给毕云涛一个机会啊!

“毕云涛?之前毕云涛负责一道土豆之推广,这事儿他做的确实非常好,如今他也回京了,据说一直还没有补缺在家闲着。”

沉吟一番,陈建民笑道:“吏部左侍郎告老,该职位空缺,先让毕云涛辅佐你办好此事,了结后,就让毕云涛补了这个缺吧!”

王休大喜:“多谢陛下。”

毕云涛在推广土豆这件事上确实做的非常好,王休觉的自己得给人家一个交代。

大殿中最开心得莫过于国子监祭酒孔祥祺了,自己的爱徒终于要出头了,那可是吏部左侍郎,吏部的二把手啊!大权在握,妥妥的实权大员。

孔祥祺看向王休的目光就更加温和了。

“行了,这件事儿就这么定了,干这事儿你王休是轻车熟路,朕就不干涉了,你自己看着办!”

“你滚蛋吧!”

“我.......。”

王休语塞,皇帝也太小气了,不就是在朝堂上提出分赃吗?至于这么小气吗?

你是皇帝你最大。王休无奈,只得施礼告退。

“哦,微臣告退!”

陈建民挥挥手,就像赶一只苍蝇。

王休刚走出几步,陈建民就在身后喊道:

“十日后吐蕃使者就要来了,记得出城去迎接。”

王休出了皇宫,没心情逛街,跳上马车,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陈老三,回府,咱得回去睡个回笼觉。”

陈三非常鄙夷王休的惫懒,冷着脸道:

“属下叫陈三,不是陈老三。”

王休从嘴里挤出两个字:“矫情!”

毕云涛回京城有一个多月了。这次他在老家的土豆推广工作做的非常好,朝廷几次进行嘉奖。毕云涛心中一直还是比较期待的。

回到京城述职后,毕云涛除了隔三差五的向老师孔祥祺问好外,几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在家读书。

朝廷没有新的任命下来,他就在家待着,自己也不着急,身怀这么大的功劳他不怕朝廷不提拔。

今日,毕云涛起床后洗漱完毕,拿起一本东汉崔实的《四民月令》看得津津有味。

自从毕云涛成为推广大使以来,就发现自己以往学习的的东西基本用不上,自己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好在毕云涛心境沉稳,没有闹什么笑话。

于是毕云涛便深入群众,白天和一帮子老农混在一起,别说,涨 了不少农业知识,特别是对于农民的艰辛深有体会。

晚上,毕云涛便拿出农书进行学习。这时间长了,逐渐洗去了身上的浮华,变得更加沉稳。

人,总是要会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