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 > 第579章 李莲忠望子成龙臭显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79章 李莲忠望子成龙臭显摆

给李大总管效劳,攀附上李大总管,以后的好处,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他真是幸运至极了。

张万顺更高兴的是,李莲英改变了对他的称呼,竟然称呼他为“张大人”,真让他受宠若惊。

他赶紧跪下说:

“李大总管,请您明示,下官一定会按照大总管的吩咐去做,保证会把大总管的亲戚录取成秀才。”

“起来说话吧。”

张万顺又给李莲英磕头谢恩,才站了起来。

现在不是李莲英让他办事,而是他给李莲英办事,能给李莲英办事,那是一种无上光荣的荣耀事情。

一个人一生能给李大总管办事,那是一种改变命运的机遇,是上苍赋予他的幸事,他张万顺岂能错过这么好的事情。

他高兴都来不及哩,岂敢怠慢!

张万顺躬身说道:

“请李大总管明示少爷名讳,下官一定照办。”

“拿笔墨纸砚来!”

李莲英对身边的家丁说。

家丁拿来了笔墨纸砚,交给李莲英,李莲英铺开纸,泼墨挥毫地在纸上龙飞凤舞地写了几个字,然后让家丁拿过去递给张万顺,说:

“就这个人,你记着给办了。”

张万顺瞄了一眼纸条上的人名字,上面写着“李福寿”三个字,张万顺赶紧把纸条折叠起来,揣进怀里。说:

“请大总管尽管放心,下官记住了,在下一定会给大总管把事情办好的。”

“好吧,你可以退下了。”

李莲英对张万顺说。

张万顺一听李莲英开始下逐客令了,赶紧抱拳作揖说:

“大总管歇息吧,下官告辞了。”

张万顺走出李莲英的府第,心情是格外的愉快,虽然此时天色已晚,街上开始掌灯了,但是张万顺的心里确实是心花怒放。

他看着街上的每一个人,都觉得是那么的亲切,街上的每一个景物都是那么的美好。

张万顺走在街上,嘴里哼着小调儿,愉快地朝客栈走去。

再说李莲英写给张万顺的这个人的名字叫李福寿,按辈分是李莲英的侄儿,是他母亲的侄孙儿。

李福寿的爷爷和李莲英的父亲是堂兄弟,他们两家关系非常好。

后来,到了李福寿父亲李莲忠这一代人身上,他们两家的关系逐渐疏远了,原因是李莲英进了京城,把他的父母都接进了京城里,两家的走动少了,关系就自然而然淡薄了。

李莲忠就生了李福寿这么一个独子,他就希望他的独子能够考取功名,光耀门庭。

不要说别的了,就从他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来,李莲忠对他的儿子寄予了多大的希望,让他以后福寿双全。

李莲忠请来了一个非常好的私塾先生,给他的儿子教文化知识。

这个私塾先生也是全力以赴地教李福寿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希望他能够把李福寿教得棒棒的,让他金榜题名,不但给他们李家光宗耀祖,而且还能够给他老师脸上贴金长脸面。

谁知,他的这个儿子不争气,生性木讷,头脑反应有些迟钝,天生不是学习的那块料。

无论私塾先生怎样教他,他就是记不住老师教的知识,令老师很失望。

李莲忠每次问老师儿子的学习情况怎么样,老师不愿意伤了李莲忠的自尊心,不愿意拉下脸来说李福寿智力不行,就哄骗李莲忠说:

“你的儿子很优秀,学习很好,将来一定能够考取功名。请你尽管放心。你的儿子学业很有进步,不但几年熟读了《四书》《五经》,而且文墨也练得极好。”

私塾先生好心地哄了一下李莲忠,其实,李福寿几年中,除了认得几个字外,其他什么都不会。

老师这样说,自有他心里的小九九。如果他说李福寿学习不行,智力有问题。

李莲忠就会否定他的教学能力,说他在他家里骗吃骗喝,最后他和李莲忠会闹得不欢而散。

李莲忠听了私塾先生的话,心里很高兴,每回都会给私塾先生塞个大红包,私塾先生趁机落个顺水人情。

有一次,李莲忠想检查一下儿子的学习情况,就请来了一帮亲朋好友,想当众炫耀一下他儿子的学习情况。

这天晚上,恰逢阴历十五日,天上皓月当空,亲朋好友围坐在一起,吃了李莲忠为他们精心准备的美味佳肴。

席间,李莲忠不断在亲朋好友间吹嘘儿子学习有多优秀,经常受到私塾先生的表扬:

“各位亲朋好友,犬子读书读得时间也不短了,今天晚上,我把各位亲朋好友请回来,就是想请各位检查一下犬子这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请你们看看犬子学得如何,请您们不惜赐教,给犬子指点一下学习迷津。”

李莲忠说这些话的时候,满脸的自豪,他想在今天的亲朋好友面前好好露露脸,让儿子给他长个脸。

晚宴过后,李莲忠让私塾先生给儿子出题目,让儿子当众展示一下他的才能。

私塾先生自然心里明镜似的清楚,李莲忠这是要当众炫耀他的儿子,给他的脸上贴金。

可是,私塾先生心里更清楚李莲忠的儿子李福寿肚子里的那点墨水,只要不当众献丑就不错了,就别说给他爹长脸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私塾先生见亲朋好友都满怀希望地看着他,他心里也有些胆怯。

如果真要是李福寿不争气,露出馅儿来,那可就把人丢大了,他父亲的脸面真地无处搁了。

私塾先生想,他还是出点简单的题目,考考李福寿吧。

这样李福寿回答上了,谁也不尴尬,而且大家都皆大欢喜,岂不快哉!

私塾先生顿了顿,说:

“各位宾客,李先生,在下想,这样美好的月夜,皓月当空,要不咱们让李福寿作首诗吧,给大家助助兴,大家看怎么样?”

众人一听,当即拍手称快,表示赞同:

“好好好,这么美好的夜晚,月亮又是这么的皎洁明亮,来一首诗太好了。”有位亲戚这样说。

另一个亲戚更是诗兴大发,朗诵起苏轼的词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