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农门娇女 > 第164章 建设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后来刘氏见得有人买太多,后来的客人常空跑,就同林大河商量了一下,定了每人限量五个果子,不论是苹果还是梨子都成,就是不能多买。这般才算勉强让客人们满意,但每日还是在便宜坊开门不过一刻钟后就把果子卖光了。

以至于,所有摊贩白日里总是时不时望一眼空出的那个位置,羡慕的口水淌成河…

城里的铺子做的是红红火火,林家村里也是忙碌不休。

自从林老爷子邀请了各村的学童来读书之后,不过三五日,小王村和三里河的村长,外加赵家老爷子就带了他们挑拣好的孩子来林家行礼。

许是生怕辜负了林家的好意,三个村子选出的孩子都算齐整,拾掇的干净,若有问话,应答也还利索。

林家都收了下来,定了学堂开课就提前让人去送信。末了,林老爷子又吩咐工地灶上多添了一把米粮,留了六十个孩子吃顿饱饭,他则请了三个当家人吃酒席。

林家大方,饭菜丰盛,自然是宾主尽欢。只有娇娇眼见工地里多出的那六十个淘气小子,有些叹气,因为没有一个女孩子。

这个时代,就是以男人为主,女人为附庸。重男轻女简直是太理所当然的事了,毕竟女孩要嫁到别人家里,儿子才是成亲生子,延续香火的自家人。

这般看来,林家老少如此疼爱她这个丫头,就越发显得难能可贵了。

于是,这日晚上,老爷子和老太太就喝到了孙女亲自榨的果汁儿,林大海和赵氏等人也吃到了闺女剥的果仁,一众小子们放零食的箱子也填满了。

众人眼见小丫头笑眯眯的爷爷怀里坐会儿,奶奶背上趴会儿,哥哥们身边蹭蹭,那个欢喜的小模样,好似得了骨头的小狗,都是想不通她这是怎么了,但也都跟着自家的小宝贝欢喜。

日子有奔头儿,家人身体健康又合乐,这就是最幸福的事了。

不说林家日子温暖又宁静,只说第二日,小王村和三里河,还有赵家屯都派了人手过来帮忙建学堂。

这些人大半都是学童们的父亲或者兄长,年轻力壮,干活的好手。

林家自然要推辞,毕竟马上就要开春种地了,家里修理个农具,往田里送个肥料啊,马上都要开忙了。

有些家里没有牲畜的,还要人力拉犁耕地呢。

可是这些人却没一个回去的,这学堂是他们家里的孩子也要住的,怎么能让林家自己出力建造?

大伙儿日子穷苦,帮不了钱粮,但力气可是不缺啊,尽最大心力,才是受人家恩惠该有的本分。

林老爷子见此,也就不再坚持,转而吩咐做饭的妇人们,不要吝惜米粮,多做一些,让大伙儿都吃饱了。城里的便宜坊也送了消息,每两日送半头新鲜的猪肉过来。

骨头炖汤,肥肉榨油,瘦肉就切片扔进菜里。

白生生的馒头更是管够吃,偶尔还会蒸大锅的二米饭,吃的众人是赞不绝口,嘴角流油。

农家过日子,冬末春初是最苦,夏日有野菜或者偶尔打些野味打牙祭,秋冬刚刚丰收打了粮食。只有冬末春初的时候,青黄不接,一日两餐还只能喝稀粥,肚子里半点儿油星儿都刮不出来。

这般,待得乡亲们回去说起,自动自发赶来帮忙的人就更多了。即便家里孩子不能过来读书,但也不能阻挡众人的热情。

老话说儿,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好干活儿,学堂就以惊人的速度飞快建好了。

北地民风彪悍淳朴,特别是村屯,少有偷盗。所以,学堂外没有建围墙,只等春日时候栽种一圈儿榆树。一来,给学童们一片开阔的眼界,二来绿色围墙,总比冷硬的石墙多几分生气和舒坦。

松木打制的两扇大门,很是整齐气派,右边又开了角门,平日学童从角门出入,但凡有大事才能大开中门。

坐北朝南是一溜七间大房,之所以是七间是取了七上八下之意,盼着孩子们好好读书,积极向上。

其中,六间是孩子们的学舍,顶头一间则是先生们平日备课或者休息的地方。

东西两边都是整齐的七间大厢房,东厢房预备着先生们安身。每个房间都是一明一暗,明间给先生们待客,暗间就是卧房。

林家别的都缺,就是不缺木器,林大江知道,村里人搭把手,又给每间厢房,添了桌椅,盆架,衣柜,甚至还有书架,很有些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意思。

西边厢房分了两部分,两间做了灶房,其中放置盘碗的木架,气死猫柜子,大灶铁锅,炉子砂锅,甚至水井都打了一口。

另外两间打通,做了食堂,整齐摆了条凳和木桌,预备孩子们平日在这里吃饭。

还有两间做了库房,一间放置米粮和油盐菜蔬,一间则备着干柴。

最后一间才是做杂活儿的妇人们歇息之处,也是值夜之人的落脚点。

而一正房,两厢房,中间夹着的大块空地被擂实,铺上了青石。其中又有四分之一被空了出来,埋了木桩,这是刘师傅特意提出来的。不知他是打算训练小子们拳打木桩,还是什么功夫。但众人眼见碗口粗的木桩埋的结结实实,就忍不住替小子们捏一把汗珠子。

至于演武场正前方,还圈了二亩菜田,准备春日时候由学童们亲自动手种上菜蔬,供给他们自己一年食用,也是寓意学堂不出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废物。虽然读书习字神圣,但农家孩子,不会种菜不会耕地,这可是忘本。

在最西南角落还建了三间茅厕,一间学童使用,一间先生专用,一间女厕,分得很是清楚。每间茅厕都是青石板搭建,中间添了隔断,虽然在娇娇眼里还是简陋,但在这样的乡村,已经是惊人的干净整齐了。

这般,学堂就算彻底建好了。

挑了个好日子,大灶同铺了地龙的各个教舍和先生暂歇屋舍,都烧起了柴火。

不过一个时辰,房间里就热得要脱夹袄,泥水糊的大灶也烧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