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网游动漫 > 赛点 > 第813章 注入信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帅,1989年出生,华夏的职业女子网球球员。

其实,张帅成名非常早,2008年,年仅十九岁,就在美网通过三轮资格赛考验, 首次登上大满贯的舞台。

2009年,张帅又在帝都网球公开赛的主场球迷加油助威声之中,第二轮爆冷击败时任世界第一迪娜LS芬娜(Dinara-Safina)。

而且,张帅在双打赛场也表现出色,2011年搭档伊达公子登顶大阪公开赛的双打冠军,后续也一直有着优秀战绩。

到了2011年的时候, 张帅就已经能够凭借自己的世界排名直接入围大满贯正赛名单, 不需要通过资格赛的考验。

截止到今年, 张帅转眼就已经在职业网坛整整打滚了六年,亭亭玉立的女孩也已经成长为二十五岁的大姑娘了。

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张帅都被认为是黄金一代逐渐退居二线之后年轻一代里最具潜力的好苗子。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这些期待和压力,成为捆绑住张帅的脚镣,更加年轻的王蔷和其他新秀们都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冒头,但张帅在职业赛场却迟迟没有能够迎来突破,一直在浮浮沉沉地苦苦挣扎。

对于网球爱好者来说,张帅最广为人知的,却是一段耻辱性的记录:

自2008年通过资格赛考验首次杀入美网正赛以来,一直到2015年的法网,整整十四项大满贯赛事,张帅全部止步首轮。

她也创造了WTA大满贯正赛首轮连续不胜的记录,惨烈得令人不忍直视,以至于到后面, 这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紧箍咒,如同唐僧束缚孙悟空一般, 每次大满贯赛事到来的时候, 都会在她的脑袋上嗡嗡作响。

而且!

不仅仅是输球而已,经常性地以“6:0”、“6:1”的比分输球,一个是鸡蛋、一个是油条,惨不忍睹的溃败,恨铁不成钢的网友们为她起了一个耻辱性的昵称,“餐妈”——全部都是早餐比分,这也成为张帅的黑历史。

魔咒, 是否客观存在,无从得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 压力是绝对存在的。

当输球成为一种习惯,每次站在球场之上的时候, 就会开始质疑自己, 特别是“大满贯首轮”的这个门槛,一次又一次地跨不过去, 一直到自己都不再相信自己首轮能够赢球,比赛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最后, 干脆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击球。

此时此刻,就已经不再是竞技层面的问题了, 而是心理问题。

事实上,今年是张帅第七次参加澳网,也是连续第五年进入澳网正赛,所以,她对比赛用球的细微区别真的一无所知吗?

在高文看来,应该是一半一半。

一半是因为没有精力注意,张帅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击球上:发力、发力、再发力。

一方面是为了与高文形成对抗;一方面则是迫切地试图加强攻击力来证明自己,以至于忽略了细节控制。

她全然没有注意到,高文的击球甚至还没有张帅发力那么充分那么强硬,因为澳网的用球确实不适合全面发力。

一半则是因为压力太大,张帅始终怀疑自己是否能够依靠进攻得分——

“餐妈”的外号,除了比分的糟糕之外,其中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张帅的比赛里,很少进攻,大部分时候都在狼狈不堪地防守,频频在底线打月亮球防守,就好像“彩虹糕”一样。

澳网比赛用球相较于美网来说,稍稍重一些,这也意味着击球更加扎实,力量作用在网球之上更加饱满也更加充分,所以进攻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这就好像击打沙包一样,打着打着就亢奋起来,不由自主就越来越用力,以至于忘记了,这不是沙包,越用力也就意味着反作用力越大,网球的飞行轨迹也就越难控制。

也许,张帅知道澳网比赛用球是不同的,但潜意识忽略了这一点。

同样,高文的提醒,也不是真正的指点,更不是所谓的科普,而是拉回张帅注意力的方法,让张帅找回专注度——

张帅具备世界前十的能力吗?

这一点,有待讨论。

张帅具备突破大满贯首轮的能力吗?

毋庸置疑。

2016年的澳网,张帅通过资格赛考验涉险进入正赛,首轮面对二号种子哈勒普,结果张帅直落两盘胜出,爆出开赛以来的最大冷门,不仅淘汰哈勒普,并且结束了自己大满贯十四次首轮不胜的怪圈。

不仅如此,完成突破之后的张帅就如同涅盘重生一般,在同一届澳网上一鼓作气地杀入八强。

在那之后,张帅又分别在法网一次晋级第四轮、温网一次八强、美网两次第三轮、澳网三次第三轮。

所以,张帅所需要的,只是打破心理压力的一个契机。

前天,高文在训练场偶遇张帅、王蔷她们,非常意外也非常突兀地,张帅提出了一起训练的邀请。

高文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就好像当初蒂姆答应高文的邀请一样,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来就只是同僚小伙伴之间的日常生活。

而且,如果自己能够为张帅的训练带来一点点帮助,希望看到张帅尽早突破心魔,高文也非常乐意。

果然!

高文的提醒,似乎给了张帅一个“借口”——

原来,自己是没有注意到网球重量的细微区别,击球这才屡屡出界,进攻质量始终受困于失误而无法提升。

她可以停止责备自己,压力找到了一个宣泄口,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击球控制上,并且重新调整手感。

慢慢地,信心和专注都回来了,击球质量跟着水涨船高,不仅能够保持深度和线路,而且还能够形成冲击。

相对应地,整个训练质量也跟着一起提升。

此时,就能够看出与女子球员一起训练的优势了,高文能够感受到击球的冲击,却又不至于失去重心,这使得高文能够在时时刻刻保持高度压力和高度对抗的情况下调整自己的击球方式:

时而纯粹发力,时而借力打力,时而控制落点,时而过渡击球……

千万不要小觑职业球员,哪怕是女子球员,站稳脚跟展开击球的时候,整个力量和速度的瞬间爆发力也是非常具有强度的。

在正手与正手的对抗之中,高文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熟悉自己的全新击球方式和发力方式,慢慢调整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