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运行阴阳生死诀已不像第一次运行此功法的时候了,马文龙已经能够随心所欲的控制自己的身体行动,头脑也相当清楚,所有的负面的情绪与正面情绪,在马文龙看来,都开始变得陌生起来,他此时就像是变了一个人,真正的没有任何感情的执行人。
马文龙现在要执行的任务,便是从这里杀回去,保护好孙蝶的安全。
仅此而已。
寂月程亮如雪的亮光在深谷里显得尤为明显,浓浓的杀意正不断高涨,独孤城的脸上得意的笑容也越来越明显,守在四周的无数高手脸色渐渐变化,变得慎重无比。
“马文龙什么时候变得这样厉害了!”这是在场的不少人的心声。
马文龙慢慢横着拔出了寂月刀,横在身前,然后又将手掌翻转,寂月刀由横变竖,刀锋直指马文龙。
独孤城注意到了马文龙的变化,开始得意起来,虽然这是意料之外的收获,但马文龙的确给了他不少的惊喜。
独孤城忍不住笑道:“好徒儿,不错,就是这样,尽情的恨我吧,所有有关于你的一切都是我一手策划的。你父母的逼迫,身边人的不解,都是为师我一手策划的。不过,以你的聪慧应该想到了吧?”
独孤城还没有继续说下去,马上就迎来了马文龙的一次重击。只见马文龙整个人气势在瞬间高涨,漆黑的雾团不断从周身飘散,又在周身凝聚,双眸的血红也在瞬间高涨。
不像之前独孤城的攻击,马文龙的突然袭击没有任何征兆,更没有任何动静,只见人影一阵虚晃,就出现在了眼前,雪白的长刀从上空迅速落下,但在人看来却像是一条缎带从上方缓缓飘落一般,就好像任何人都不会躲开一条洁白无暇的缎带落在自己身上一样,任何人也都不会拒绝马文龙这一刀落在自己头上。
身在周边的众多高手亲眼看见了独孤城与马文龙以真正实力交手的这一战,都睁大了眼睛,忍不住探眼看去,就见那如从天劈下的一刀直接沿着独孤城的头顶劈下。
只可惜独孤城似乎已经过了那样的年纪,没有被马文龙落下长刀欺骗,以极其轻盈巧妙的身法直接躲开了这一刀,刀锋不仅没有触及他的衣服,甚至连他的一根头发丝都没有碰到。独孤城只是小步走了几步,身躯美观的扭动了几下,便轻易的躲开了这极其致命的一刀。
独孤城闪躲的身段与周身的协调配合,令在场所有人,哪怕是马文龙,都不得不在心里暗暗惊叹。他在应对马文龙这一刀的时候,所采取的行动几近完美,以最灵活的姿势,最节省内力力量的行动方式,最完美,不可或缺的身体协调动作,躲开了这一击。
独孤城每一寸肌肉的调动,都是多一分则费,少一分则死的。百多年的修炼,独孤城的境界早已到达常人一辈子都无法到达的境地,江湖上的任何门派对他而言,都没有区别。
就在不少人暗道好险的时候,马文龙的长刀却诡异的变幻轨迹,以令人难以想象的角度与技巧,直扑独孤城此刻身体要害之处。他手里的寂月刀竟好像由死物变成了活物一般,所有的招式转变,都变得十分的准确平滑。
然。怒意与杀气却也在瞬间高涨,更上一层楼,两人周遭开始鼓起旋风,不住旋转,像脱了缰的烈马,在四周造成更大的动乱。
显然,对付马文龙这样的高手,应对阴阳生死诀这样的神功,单靠这出神入化的身法是绝对不够的。
当,又是一声巨响,独孤城一手钳住了刀刃,下一瞬,寂月刀便如虚幻一般从独孤城的手中消失,转而从右边挥砍下来。
马文龙如此迅猛的攻击明显让独孤城有些吃不消了,万分危急之刻,众人只见独孤城与马文龙一般周身忽然泛起黑色雾团,双眼血红,苍苍白发迅速挣脱了束发的束缚,在风中狂涌奔腾。黑色手套藏于黑色雾气之中,再次将长刀钳制住了,独孤城正想反击,马文龙顿时如发了疯的猛虎,怒吼一声,整个人如泰山一般,直接集中所有力量压了过来。
咔咔咔,地面被巨大的力量压得不断向里绷紧,每一声泥土极度压缩产生的声音响起,独孤城的身上就多了一道伤口!
马文龙周身黑雾之中竟有黑雾状的细针在不断环绕着独孤城,而且这些细针竟能直接冲破他的护体罡气!
阴阳生死诀所有的能力竟全在马文龙的身上重现!独孤城双眼立刻变得犀利起来,他交给马文龙的阴阳生死诀就是他从其祖辈手里抢来的原版,并未做过任何修改,为的就是想从马文龙身上看出自己究竟是在什么地方修炼出了岔子,导致一直未得阴阳生死诀之精神。所谓精神,说的侠义一点,便是神功最高妙难懂的精义所在。
这黑雾形成的细针正是阴阳生死诀中的一种真气外放的形式,周身飘荡的黑雾并非实体,只是修炼了阴阳生死诀之后气势不断内敛压缩后不断渗透出来的现象。只有马文龙周身旋转的这些黑色细针一样的物事,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这是运行阴阳生死诀之后,因经脉游走的内势,导致不由自主的外放部分内力形成的细针,在身外形成外势的原因。
独孤城被马文龙死死压住,不得脱身,双方相持片刻。
独孤城不由呵呵笑道:“长江后浪推前浪,龙儿,你做的不错!能有今日之成就,为师相当欣慰。”
说完,独孤城当即喝了一声,运起内力,与马文龙相持的双手忽的向马文龙一推,一股巨大的力量从中涌出,竟直接将马文龙给震的飞起。自己迅速从坑中站起,铁手信手一挥,穿着铁手套的手上就多了一柄三尺左右的软剑,迎风抖得笔直,剑尖直指马文龙方向。
独孤城气势高涨,冷冷道,“便让老夫看看我的好徒儿究竟有几分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