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史宾琢磨着时间,早早儿地就在宫门等着朱常溆回来。身旁的小太监替他打着灯笼,远远瞧见两辆马车从外头进来。

史宾松了一口气,他认出那是郑家的马车。

“殿下可回来了。”史宾将朱常溆从马车上搀了下来,“娘娘都不晓得差人过来问了多少次。”

朱常溆在屋内换回自己的衣裳,从怀里的荷包取了两片金叶子,放进史宾送的荷包里头,和脱下来的衣服一起还给他。“今日有劳公公费心了。”

史宾连称不敢,亲自将他送回翊坤宫。

郑梦境自儿子离宫后,心里就一直惦念着。此时见人完好无损地在面前站着,才放下心。“在舅家用过饭了吧?”见朱常溆点头,“早些儿休息吧。”

夜里,朱常溆独自躺在床上,服侍的宫人都叫他赶去了外间。里间的桌上留着一盏灯,因开着窗,不时被风吹拂着,烛火摇曳。

郑家的宅子,亲戚们的笑脸,乞儿的模样。朱常溆的脑海里犹如走马灯一般地反复回想着。他伸出手,想将碧纱窗外的月亮给抓住,伸开,握住,再伸开。

自己的努力是不是也像抓月亮一般,无稽而可笑的徒劳。

脖子被紧紧勒住的感觉又一次袭了上来。自从那次梦回前世后,朱常溆就时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被无形的东西死死卡住脖子,无法呼吸,心也好似要停下跳动。

党争,宗藩,北夷。

他知道自己非旷世明君之质,执意成为太子,除了心里的执念外,还有浓重的不甘。他不知道,自己提前这么许多年,是不是还有机会。

朱常溆在床上翻了个身。这样的念头,是不是母妃心里也会有。

皎月下,夏蝉躲在繁茂的枝叶间叫个不停。夜里习习凉风,吹不散朱常溆心头的阴霾。

第二日一早,朱常溆就和朱常洵一同去文华阁听讲。路上,他问道:“昨日宫里什么情形?”

朱常洵笑得高兴,“母子相见,分外动情。”

“哦?王嫔还活着?”朱常溆脸上的表情并不像他语气中所显露出来的那般意外,“知道他们说了什么吗?”

朱常洵看了哥哥一眼,“我在宫门望风,并不曾听见。不过大皇兄与王嫔分别后,说必要夺回太子之位,将王嫔救出来。”

朱常溆冷笑,“夺回?太子什么时候笃定就是他的了?可笑。”

说话间,二人已到了文华阁。朱常洛是四人中来得最早的。今日起就要多学一门骑射课,他心里没底,一夜都没睡好。见朱常洵来了后,他上前几步,有碍于朱常溆在场,不便说话,登时有些进退两难。

朱常溆向他行了礼,越过朱常洛去见正打着哈欠的朱常汐。“太子昨日没睡好?”朱常汐点点头,眼角有因为打哈欠而沁出的泪花,“昨日温习,有些晚了。”

朱常溆浅笑温言,“太子这般用功,父皇同母后心里一定很高兴。”

“是、是吗?”朱常汐顿时没了困意,用力地抿了一下唇,暗自警醒自己一定要努力。他和朱常溆一起往阁内走,瞧见不远处大皇兄正同四皇弟不知在说些什么,脸上闪过一丝阴翳。

朱常溆看在眼里,笑容不减。“先生昨日说今晨父皇会来,太子可要好好表现才是。”

“嗯。”朱常汐暗暗磨了磨后槽牙,下了决心今日一定要比过大皇兄。

另一头,朱常洛和朱常洵也慢慢往阁内来。“午后的骑射,四皇弟一定要提点我才是。我知你稚童时就很了不得了,我什么都不会。”

“大皇兄只管安心,我必会想法子的。”朱常洵狡黠一笑,“届时先生必会让我们用不同颜色的箭头,咱们私下换几只,回头趁着练习,我朝皇兄的靶子射也就是了。”

朱常洛一拍脑袋,竟还有这种法子!“皇弟,等我将母妃救出来,一定好生相谢。”

“都是兄弟,何必言谢。皇兄与王嫔母子分离,我心不忍。”朱常洵皱了皱眉头,“可惜父皇不愿听我和母妃的话……”

朱常洛有些失望,“是么……”父皇还是没对母妃消气,这都多少年过去了,再大的仇,也该淡了啊。

今日朱翊钧特地抽空过来旁听四个儿子的日讲学习。起先倒还不错,可往后……他就不由皱了眉。什么时候起,太子和皇长子之间的硝烟味竟这般重了?

朱翊钧知道皇长子一直想和王淑蓉母子团聚,但这是不可能的。这么多年了,就连李太后都没开过这个口。

还是说他们在等一个机会,暗中觊觎着嫡子的皇太子?

朱常洛和朱常汐因为一个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被先生喝止后一同落座。他们二人怒目相视,旋即扭开了头。

朱翊钧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地离开。也许自己该去同母亲谈一谈。不过他将史宾留了下来,看着几个皇子,等会儿将学上发生的事都报于他。

趁着课间休息吃点心,朱常溆溜了出去,在茶房找到了歇脚的史宾。

“史公公。”朱常溆扭头望着几个出去的内监,“史公公可知昨日我在宫外发生的事。”

史宾从位置上站起来,将朱常溆迎到座上,“殿下说的,可是那两个乞儿?”朱常溆点头,“殿下想救他们?”

朱常溆咬咬牙,“我知道,流民多,救得两个,救不得全部。既然老天叫我撞上,便是缘分。”

史宾的目光柔软了许多。这位殿下就同他母妃一样心善。“那殿下想如何安排呢?若奴才能寻来那兄弟俩的话。”史宾走近朱常溆,“殿下可知,流民会有什么样的遭遇?”

“投奔,行乞……或是就饿死在路上。”朱常溆低声回答。

史宾摇摇头,还有一种,“青楼,和南风馆。”他望了眼脸色煞白的朱常溆,觉得自己似乎不该将这些龌蹉事同贵人说。但既然开了这个口,也只得硬着头皮说下去,“蒋千户回来同我说,那二人身上虽脏污,但长相并不算差。”

朱常溆白着脸,牙齿微微打战,“所以,他们现在叫人骗去了南风馆吗?”

“不,殿下,非是骗。而是自愿入的贱籍。”

“是因为南风馆,不会挨饿受冻吗?”朱常溆脸色灰败,艰难地说道,眼睛里迅速蓄起了泪水。

史宾没有再说话,朝朱常溆拱了拱手。默认了他的话。

朱常溆动了动嘴唇,想再说些什么,最后还是没能开口。“谢史公公解惑。”他慢慢从椅子上滑落,往门外走的背影看起来孤独而无助,犹如一只离群走散而彷徨的小兽。

史宾在他身后垂目躬身。他还没进宫的时候,亲眼见过易子而食的。只这样的凄惨事,他无法启齿。

世上没那么多的好心人,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有一番奇遇。那些为人津津乐道的大团圆,永远只存在于话本之中。

朱常溆回到文华阁内,朱常洵凑过来,朝他一个大大的笑脸,“皇兄!”他勉强动了动嘴角,笑得比哭还难看,“嗯。”朱常洵知他有心事,并不点破,只在心里记下,打算等会儿去问。

直直地望着朱常洵的笑脸,朱常溆的心里五味杂陈。那对兄弟,叫他惦念起了自己前世的皇兄,也让他想到了一心一意向着自己的朱常洵。

如果自己真的如愿以偿,成了皇太子,而并没能最后扭转整个局面。他与朱常洵是不是也会落得那对兄弟的际遇?还有皇姐,还有治儿。若北夷提前破关入境,大明朝会不会再现当年的靖康之耻?母妃是不是会……还有父皇。

心剧烈地跳动起来。朱常溆紧紧抓住胸口的衣服,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太子,皇位,好似有千钧之力压在他的身上。一瞬间,朱常溆起了退缩之心。他全身都止不住地发抖,打着寒战。眼前的薄雾散去,他好似又看到了当年的城破国灭,爱妻幼子殉国,自己亲手拔剑杀了爱女。

“皇兄,皇兄!你怎么了?是不是哪儿不舒坦?”朱常洵第一个发现朱常溆不对劲,大声喊来几个内监。正在角落喝茶的曾朝节也被惊动,令人速去太医署请来太医。

朱常溆只觉得自己眼前一片模糊,再看不清东西。他只能感受到朱常洵焦急地抱着自己,让自己靠在肩头。

“皇兄,哥哥!”朱常洵把脸贴上朱常溆,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他死死地保住朱常溆,不许任何人过来触碰。往日爱笑爱闹的四皇子在此时就好像是困兽一般,赤红的双目满是对任何人都不信任的目光。

好端端的,皇兄怎么会变成这样?!一定,一定是有人要害他。谁,是谁?!大皇兄?太子?还是后宫哪个妃嫔?!

众人将两位皇子围了起来。因为朱常洵不许任何人接近,所有人都不敢上前。

茶房的史宾听闻此事后,匆匆放下茶碗赶了过来。他拨开人群,跪在朱常洵的面前,沉静的目光让朱常洵的心有了几分安定。“四殿下,太医就要到了。二殿下这般被抱着恐不舒坦,还是叫他去里间躺着更好些。”

朱常洵狐疑地朝史宾看了一眼,接受了他的提议,却拒绝帮忙。自己使出吃|奶的力气,以一人之力将朱常溆半抱半架地拖去里间。把人放在里间的榻上,朱常洵抹了一把脸上的泪。皇兄你不能有事。

平复了一下心情,朱常洵转过身望着外面的一群人,“此事断不许报于翊坤宫。不能叫我母妃知道。”母亲身子一直不好,只能静养,断不能再着急了。

史宾会意,赶忙派人去拦下往后宫报信的人。

不过几息功夫,几名太医就匆匆赶来。朱常洵不愿离开,一直站在那儿探究地看太医诊断。他现在一点都放心不下,若是有人买通太医,眼下正是对皇兄出手最好的机会。

这时候朱常洵异常后悔过去没听哥哥的话,多读书,总归是有好处的。起码也要看几本医书,知道几个方子,认得寻常药材。不然此时,自己就不会枯站于旁而束手无策了。他扭着衣袖,一下一下地抠着布料。

朱常汐和朱常洛立在外头,眼带羡慕。这就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吗?

二人从里间收回了目光,彼此对视一眼,各自拂袖离开此处。

曾朝节却是懂一点医术的,所以在太医开了方子后,朱常洵一把抢过,递给他。“劳烦先生看看。”曾朝节有些尴尬,但这是天家皇子的要求,便是顶着太医们不善的眼神,还是接过来看了。

“如何?”朱常洵垫高了脚,探过头去看方子。

曾朝节草草看了一眼,心里松了口气。他蹲下身,指着方子上的药材,一个个同朱常洵仔细分说,“此方乃寻常所见,安神所用。”他知道朱常洵心里担忧什么,用只有他们二人才能听见的声音,“殿下安心,无碍的。”

不仅方子问题不大,朱常溆的身体也没什么问题。

朱常洵这才安心让内监去煎药。

此事在史宾的弹压下,在宫人处死死地瞒着。不过他却差了人去回报朱翊钧,因不知道朱常溆是什么缘故犯得病,所以只说是叫鬼怪上身,靥着了。

这时的朱翊钧,正在李太后所住的慈宁宫中。听完内监的报信,他面色如沉水。

许久,他道:“母亲,你听到了吧。”他望着已经几乎不能视物的李太后,“储君已定,朕是不会轻易废立的。您先前说,有溆儿,可如今溆儿的身子,也不可能担得起重任。洵儿不是这块料,皇贵妃的心思也不在夺嫡上头。”

李太后手里绞着丝帕,不出声。

仁寿宫的陈太后自去岁就开始在床上歪着,病时好时坏,太医嘴里也没个准。一会儿说许过不了今年冬岁,一会儿又说病情无妨,只将养着便好。与陈太后差不多年岁的李彩凤,第一次觉得自己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

她的年纪的确已经不小了。虽然身子还算康健,但每天早上睁开眼醒来,李彩凤都有一种阎王爷在向自己招手的错觉。

若自己一朝故去,李家怎么办?武清伯府会不会被收回所有的家产荣耀?要知道,武清伯府至今还不断受着朝臣的弹劾,小辫子一抓一大把。如果不是同李家交好的朱常洛继位,李彩凤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太子向来与自己不亲。出阁听学后,大抵是朝臣说得多了,连原本淡淡的武清伯府也看不上眼了。

李彩凤停下了抠弄丝帕的动作,摸了摸才发现上头竟被自己抠出了个小洞来。

朱翊钧再次问道:“母亲,您作何打算?”

李彩凤动了动嘴唇,“放王嫔出来。”她叹道,“母子分离,总归不像个事。”

“不行。”朱翊钧难得强硬一回,“王淑蓉有谋害皇嗣之嫌,朕没将她同王家整个儿地处死已是格外开恩。”

“哀家知道。”李彩凤揉了揉跳得发疼的额际,“洛儿心里有执念,他与汐儿不对付,还不是因为想借着成为太子,而后让你将王嫔给放出来吗?你索性如了他的愿,他也就消停了。”

“果真?”朱翊钧冷笑,“母亲,朕已非冲龄刚继位的时候了。这等哄人的话,朕是不会信的。”他站起身,咄咄逼人地直视着面无表情的李太后,“母亲敢保证吗?王淑蓉出来之后,不会串掇着皇长子去夺嫡?”

“更何况这些事,本就是母亲给了他们母子二人希望,才惹下今日的恶果!”

面对朱翊钧的指责,李彩凤闭上眼,默默地数着佛珠,嘴唇微动,念着“阿弥陀佛”。

“现下看来,皇长子已经不适合住在坤宁宫了。皇后是性情中人,他日若是出了什么事,头一个要怪自己的就是她。如今她身子也不好,还要忙于宫务,恐再难管着皇长子了。”朱翊钧叹了口气,“母亲,你就这么担心武清伯府?甚于担心整个大明朝?甚于朕?”

李彩凤没有出声,任由朱翊钧去说。

朱翊钧被母亲似默认又非默认的态度狠狠伤到了心,“在母亲眼里,我是不是还不如潞王?可你却从来不想想,潞王现在有的一切,都是祖宗——都是朕给他的!”

李彩凤猛地睁开眼,朝朱翊钧的方向看过去。

朱翊钧动了动唇,千言万语最后化作一声叹,“母亲,我欲在漳州建造船厂派人行海商之事。你去问问武清伯府,愿不愿意出钱吧。若愿意,待赚来了银钱,该给他们多少,朕一分都不会贪。”

“果真?”李彩凤有几分不信。是自己真的对后宫失去了控制吗?为何先前没有听说过一丝消息。

朱翊钧讥笑道:“举凡能给李家什么好处,母亲就激动如斯?”他心里对生母再不满,对方也给予了自己这具肉身。朱翊钧拂袖而去,“就这样吧。”

李彩凤想将儿子叫住,再细问问船厂的事,但田夫人在她的耳边轻声道:“娘娘,陛下已经坐上銮驾走了。”

“是吗?”李彩凤微微站起的身子又落在圈椅上。

朱常溆一时靥着的事到底没让郑梦境知道,所有近身人都瞒着她,包括皇后。郑梦境的处境王喜姐最是明白,她是做过夹缝人的。

遣退了来报信的宫人后,王喜姐对正在练习走路的朱轩媖道:“你郑母妃也是个可怜人。”

朱轩媖笑道:“母后何出此言?要媖儿说,没有比郑母妃更有福气的了。”乳娘搀着她坐下,将其手中的一双拐杖放在一旁,“诞育三子,我看几个皇弟皆聪明懂事,又有善解人意的皇妹,放眼满宫,谁能比郑母妃更有子孙福的?再者郑家在宫外也替父皇办了不少差事,风评甚佳,女儿未闻有言官弹劾其家。虽郑母妃父母皆亡,可生老病死,谁能逃得过?”

她叹了一声,“父皇还待她如珠似宝,宫里哪个母妃是有这般殊荣的?”就连自己的母后都不曾有。

王喜姐摇摇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她将手上处理好的宫务搁在一旁,“当年太庙待罪,她失了一女,自此落下病根。而后册封太子,二皇子又在大皇子和太子之间难做,她为其母,一言一行都叫人盯着。举凡有什么不对的,言官能放过她?”

朱轩媖低下头,并不言语。

王喜姐叹了声,“这宫里,谁都过得不是顶如意的。”

自己是,郑梦境是,就连看起来高高在上的李太后也是。

“只盼着媖儿日后找个称心如意的好婆家的。”王喜姐走到朱轩媖的身边,爱怜地摸着她的发髻,“旁的母后管不着,也不想管。只这一条,若是你父皇不应我……”

王喜姐咬牙。只有女儿的幸福是自己心里最后的底线。

朱轩媖羞红着脸,“母后说什么呢,我还早着呢。”癸水也还没来,起码还有三四年呢。“女儿只盼着能在母后身边久一些。”

“要太子有你这般懂事就好了。”王喜姐叹道,“不过现在有二皇子看着,他倒是有了不少长进。听说今日骑射课上,叫先生夸赞了。”

朱轩媖附和道:“父皇也说,太子越来越像样了。说是近来都会宣到身边,指点着看些简单的奏疏。”

王喜姐点点头,只盼着自己日后都能有这般顺遂才好。

这几日最能叫朱翊钧心里高兴的,就是宁夏那头占了镇北堡和李刚堡的著力兔被总兵李如松在黄硖口予以重击,又与麻贵、李如樟一同将其部从贺兰山逐至塞外。想来短期内,断不会再有侵犯边境的能力了。

宁夏这头暂且算是保住了。只宁夏镇还是胶着着,哱拜拒降,誓死抗争。但现在明军逐渐转败为胜,短期内当时会解决宁夏之乱。

为今所忧的,便是朝鲜那边儿。朝上已点了宋应昌为蓟辽经略,又按宋应昌的奏疏建议,定员外刘黄裳、主事袁黄赞画军前。

朱翊钧看过旨意后,就让陈矩拿去加印,令他速速送去前线。

只希望这番动作有用便是了。

只是随着宁夏之乱的渐渐平息,大量的钱财都源源不断地往朝鲜而去。兵马、粮草一项一项算下来全都是钱。国库不丰,朱翊钧只得从自己的私帑中拿出钱来填补这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满溢的窟窿。

现在没有了郑家行皇商,朱翊钧的私帑并没有多少进项,只有不断地流出去。每每看着账册上迅速下滑的数额,他就着急上火。

就在朱翊钧为了银钱焦头烂额的时候,郑国泰亲自带着沈惟敬上河南卫辉府去了。先前朱常溆说让沈惟敬去卫辉府,其目的郑国泰能想明白一二。不过他是和潞王打过交道的,碰上钱财的时候,是个极谨慎的人,不知道能不能成。

一路上,郑国泰都看着不知愁模样的沈惟敬,心里直打鼓。这么个人,怎么自己的妹妹同侄子都这么看好他?

沈惟敬是被蒙着眼丢上马车的。上了马车,出了京,郑国泰才告知其此行的目的。沈惟敬在心中讥笑,没想到自己的“敛财”大名都传到了京中贵人的耳朵里。

不过也无妨,他从来都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日子的。对方还许了自己一笔并不小的银钱。但这些贵人也真是太过天真,难道这点子钱,自己还会放在心上?

潞王多有钱,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李太后对这个儿子的溺爱,当今天子对其恶行的不闻不问,越发助长了他在藩地的行事。沈惟敬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潞王府里的金山银山堆得有多高。

嘿嘿嘿,到时候如果不分自己一半,那他就把这事儿给捅到天子面前去。看谁硬的过谁。他一个光脚的,难道还怕穿鞋的?简直笑话。

到了卫辉府,郑国泰左思右想,觉得自己不方便出面——潞王是认识他的。他让随行的管家在卫辉府不拘银钱,买了一所宅子,一行人速速搬了进去。

“要让你做的事,可都知道了?”郑国泰问道,“若是出了岔子,你心里清楚自己会是什么下场。”

沈惟敬垂了眼,装作胆小的模样,“还请老爷放心,小子办事定稳妥。”心里却“呸”了一声。

九月十六日,孤立无援的乱党哱拜内部起了内讧。刘东阳斩杀土文秀,哱承恩杀许朝。而后周国柱又将刘东阳斩于马下。叛军军心涣散。明军趁此机会,大破宁夏城,将哱拜一家围住。哱拜自知再无回天之力,带着满门自尽。哱承恩等叛党被生擒。

至此,宁夏之乱终于平息了。

就在朱翊钧以为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一封卫辉府送来的家书让他差点厥过去。

潞王,他一母同胞的弟弟,同他伸手要钱。

朱翊钧当下就把那家书揉作一团扔在地上。“钱钱钱,朕给他的难道还不够多吗?当年景王除藩,他开口跟朕要了景王籍田,朕二话没说就给了。他足足有四万顷良田!看看整个河南,还有谁比他更有钱的?!”

朱翊钧气得恨不得在家书上补上几脚,“他这是剥削光了卫辉府,手伸不出去,所以找来朕的头上了?!”

伴驾的郑梦境忙劝道:“潞王兴许……是遇上了难事?陛下先莫要置气,弄清楚了再说也不迟。”

朱翊钧冷笑,“他能有什么事?他知不知道现在大明朝是什么模样?朕的私帑还有多少钱?朝鲜那头才刚打起来不久!倭人举全国之力相抗,不是几天几个月就能打下去的!”他在殿内不断走着圈,“气死朕了!整天不知道帮帮忙,也就算了。他是幼弟,朕不同他计较。可人该知足!”

郑梦境弯腰将家书捡起来抚平,“慈圣太后娘娘还没看呢,陛下就这么丢了?”她扬了扬手里的信,“总得叫娘娘过目吧?她老人家整日就盼着卫辉府来的信呢。”

“给她看做什么?叫她知道自己生的好儿子是什么样儿的?”朱翊钧回到龙椅上坐下,重重一拍桌子,“朕告诉你,给了母亲看,她第一句话就是问朕能给潞王多少钱!”

郑梦境没说话,把信交给陈矩,让他去找个能模仿笔迹的人来照抄一份。

陈矩有些为难,“娘娘,笔迹倒是好模仿,只是这私章……”私自刻印藩王印章,可是死罪。

郑梦境一愣,“倒是我想岔了。”她无奈地望着那封家书,“就这么拿去给娘娘看吧。”

李太后收了信,自然高兴万分。她都盼了不知多久了,潞王这个小没良心的总算记起她这个做娘的了。

只是……这信,怎么摸上去不大对?好像被人揉过了似的。

信是陈矩亲自送来的,同田夫人交代过,万万不能让李太后知道陛下因此信发了大火。是以李太后的问题,田夫人只做没听见。

李太后虽然看不大见,但脑子还是灵醒的。见田夫人没说话,她也不说什么了。只将信给田夫人,叫她念给自己听。

田夫人小心翼翼地捧过信,展开轻声读。她一边读,一边观察着李太后的脸色。

李太后果然变了颜色,她也想不明白,怎么自己儿子会写信来哭穷。往常潞王也有写信回京相求的,多是让母亲和做了天子的皇兄在言官朝臣面前替自己遮挡一二,可从来没哭过穷。

这到底是怎么了?李太后自己生的儿子自己明白,潞王是绝不可能去赌博的。好色却是有,但怎么挥金如土,强买良家女,也不至破落到哭穷。

何况李太后亲自挑的,安排在潞王身边的眼线——赵次妃近来可没什么消息传出来。

难道是赵次妃……被软禁了?所以传不出消息来?李太后不禁想到。

李太后不安起来。“让陛下来我这儿一趟,快!”

宫人们得令,纷纷行动起来。

奈何朱翊钧早就知道母亲找自己过去是为了什么,借口政务繁忙,并不去慈宁宫。

天子的表现让李太后的不安渐渐成了惶恐。

是不是潞王这次真的犯了什么事?而天子不知从何处得了信,所以执意不管?还是朝臣又上疏说潞王的不是了,惹得天子大怒?

李太后知道,最近朝鲜那边战事吃紧,朝廷已经几番增兵。偏朝鲜失去了对全国八道所有的控制,根本调不出粮草来,所有的压力全都在大明朝身上。

可总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亏待了自家人吧?潞王可是天子一母同胞的亲弟弟!

行,天子不来,她自己去见。李太后让人把凤驾备好,亲自跑了趟乾清宫。

李太后到的时候,朱翊钧正同户部尚书和内阁大学士们商讨朝鲜增兵一事。他们已商定了几个人,因无将,还是那几个,李家是必须上的,还有播州的杨氏,虽为土吏也可一用。

唯一能扯皮的,就是调用的粮草银钱从哪里出。户部尚书将所有的文书账册都搬了过来,摆明了国库没钱。可全让朱翊钧一人担了,他心里也滴血。唯一能替他减轻一点负担的,就是曾经能支粟十年的太仓库。

听闻李太后来了,朝臣们第一个反应就是避让。不过被朱翊钧拦了下来。他知道母亲是来逼宫的,让自己对潞王伸出援手,可他现在真没钱。战事紧张,国库空虚,哪怕说将钱平摊在百姓头上,让河南巡抚去操心,他也开不了这个口。

比起万历十年给潞王办婚礼的时候,朱翊钧现在更为成熟。他现在无比后悔自己当时的铺张之举,甚至觉得那时候的自己太过幼稚。

为了弟弟大婚,买空了整个京师的珠宝。这种事,在冷静成熟之后,自己想想都觉得只有昏聩之君才做得出来。

所以这次,他绝对不会让步。潞王十七年就藩的时候,自己已经给了他足够多的东西了。

朝臣们面面相觑,这分明是天家的家事,如今却是要连自己都给扯进去了。

朱翊钧让人将母亲叫进来,领着朝臣们在门口迎接。

“母亲。”朱翊钧一拜。他朝身后的臣子们使了个眼色,让他们只行礼,并不开口。

李太后看不清,并不知道在座的还有旁人。她冷道:“原来你眼里还有哀家这个生母。哀家还道你现在翅膀硬了,就能不事生母,不举孝道了。”

王家屏想说话,被申时行拉了拉衣服,朝他摇摇头。他乖觉地闭上嘴,与同僚立于一旁,一声不发。

李太后落座后,张口就问:“这次潞王犯了何事?你怎得不帮着他?你还记不记得他是你亲弟弟!”

朱翊钧淡淡道:“朕记得。可母亲也知道,潞王就藩,朕给了潞王多少银钱。当年可是整整五百船的钱财珠宝,另支用天津仓一万七千石,临清仓一万一千石。”

两万八千石的米粮,换做银钱,就差不多有两万两。更别提斥巨资所建的潞王府,预算就在六十七万八千八百两白银,而后还不断增添。

“朕不知道潞王到底在卫辉府犯了什么事,惹了什么人。只凭他这些年来在卫辉府的所作所为,削藩都是做得的。”朱翊钧沉声道,“母亲不要为难朕。”

李太后瞪大了眼睛,拿手指着自己,“哀家为难你?!”她别过头,眼睛里的泪珠成串地往下掉,“当年你犯下大错,就不该听文忠公的。合该废了你,让潞王来为帝。若是潞王,定不会如此忤逆于我,更不会置亲兄弟就此不管!”

此言一出,几位朝臣再不能站着,纷纷跪下。李太后听见衣衫响动的声音,心头一惊。殿内竟然还有旁人?!

申时行身为首辅,此时不得不开口,“娘娘,陛下不慈不孝,乃臣等未能尽心辅佐。是臣等之错。”

几个朝臣们叩首,纷纷称自己有错。

李太后心里越来越慌。竟、竟有这么多人?!内阁的大学士们都在?!

王锡爵曾经和李太后有过交易,算是有些交情,此时也觉得李太后的话太过头了。“娘娘,陛下已然亲政,废帝一说逾越了。”

这话说得极不客气,就像是一个响亮的耳光打在李太后的脸上。当年朱翊钧还小的时候,没能亲政,两宫太后的确是无上权威。可一旦新帝亲政,这份权威也就随即消散无踪。李太后已经没有这个权力,也不可能这么做。

当年朱翊钧刚继位的时候,两宫太后尚且没有这个能力,更何况现在。

这句话不能说,不该说,哪怕是天子的生母也不行。就是当气话说也不行。

李太后气得发抖,“这是陛下特地让我难堪的?”

朱翊钧拱手,“儿臣不敢。”他看了眼户部尚书,“将国库的情形同太后说说。”

户部尚书往前走了一步,抖着手翻开账册,将今岁国库所收一一说明。

李太后沉默了。旋即她不甘心地道:“那陛下的私帑呢?”

这下王家屏看不过去了,“娘娘,陛下私帑已尽为朝鲜增援而拨下数百万两。朝鲜之乱非几月可平,往后还需多少银子,尚不可计。”

“真的没法子了吗?”李太后抹着眼泪,“就、就这么看着潞王去死?”

朱翊钧拿自己的母亲没办法,叹道:“死倒未必。朕看家书上的字迹,一如皇弟先前潇洒俊逸,不似慌乱之际。母亲大可放心。”他踢了踢申时行。申时行无奈道,“娘娘且安心,臣会让河南巡抚彻查此事。”

“那就好,那就好。”李太后是知道申时行性子的,有他这句话在,自己就放心许多。

可实际上,在诸位朝臣的心里,他们早就对天子和李太后无限制地宠溺潞王反感了。

潞王就藩前一年,曾前往军马场挑选好马。这本就是违反了律令。而潞王在马场肆意胡为,甚至打死了一匹马。有李太后在身后弹压着,朱翊钧在明知并非马场兵士之错的情况下,还是下令让他们担下罪责。

那七人以“充军处身”的重刑定罪,还以大枷枷首一月示众。

有孝道这把明晃晃的刀子高举在头上,朱翊钧不敢妄动,只能将所有的骂声都一并担下。

“还请母亲回宫,此事申先生已经答应了。”朱翊钧亲自将李太后扶上凤驾。

望着李太后离去的背影,他的眸色暗了下来。这次,他倒要知道知道自己的好弟弟在卫辉府又干下了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