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公瑾......”
孙佑看着两人一副心有决策的模样,张了张嘴,满是疑惑的问道:“您们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呃......”
周瑜眨了眨眼,看向了朱业,道:“主公奇思,瑜不过是在主公的提点下有了一个方向,具体行事尚需时间整理,还是劳烦主公为我等解惑吧?”
“主公?”
孙佑茫然的看了过来。
“行。”
朱业一扫衣袖,也不拒绝,直接道:“那我就简单的说一下我的计划,具体行事则由你们拟定九江地方的情况,再查缺补漏。”
跟着,朱业就把他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新政实施下,九江人口得到了剧增,士族的力量被大幅度消弱,增加的人口原来多是士族家中奴隶。
奴隶是奴籍,地位低下,士族对其多是随意打骂鞭策,但凡有些血气的奴隶往往没有什么好的下场。
因此,这两者之间天生就属于一种对立的状态。
以前没出事,不过是因为历史流传,奴隶们长久以往都是这种待遇,大家都一样,也就只能忍着,然后苦中作乐。
现在新政一开,奴籍被废除,原来的下等人和士族处于了一个同样的地位,大家都是一样的,所以就有了矛盾的爆发因素。
还有就是百姓,普通百姓的我生活水平不高,每日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为了明日的口粮辛苦奋斗着,看不见改变的希望,长此以往,也就任命了。
但现在不同,九江的学堂给了这些人学习的机会,而且学堂教育也夹带着私货,爱明主义那是十句话里带上了五句。
这些刚入学的孩子每每归家,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多少也会将这些思想传递给父辈,一直习惯性将自己拜访在下等人的父辈听的多了,脑子里当然也就会有一种感觉。
那就是,士族似乎也就那样?
而且普通百姓的家庭条件不好,尽管郡府常有补助,但补助这东西又不是方方面面的,在学堂学习的这些人的生活条件怎么也不可能比得上那些士族的孩子。
若是将对士族的严查打击政策一改,通过某些手段半强制的要求士族夫子进入学堂教学,那么以士族的心态习惯,要不了多久,夫子与学子之间绝对会爆发矛盾。
夫子不公,学子当然不敢反抗,但学子却可以归家之后,说与自家父母听。
父母一开始或许不会在意,毕竟夫子严苛要求学子是种习惯,但九江学堂却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将这些夫子以不合格之类的理由驱逐。
那这个人就变成了一个没有被官方认可的老师,这时候父母知道自家孩子被这样一个人欺负打骂了,就算不反抗,邻里间的碎嘴多少还是避免不了的。
这样一来,普通百姓与士族之间的矛盾纠纷也就被挑了出来。
脱离奴籍的百姓,原来的百姓。
这两种都与士族有了纠纷。
不可能每个百姓都是好人,百姓中也是有坏人的,巡查司可以以这个坏人为提点,做一个套,让其与士族发生矛盾。
巡查司是负责一地安稳的,他们在审判的时候虽然要将坏人处理,但这个过程可以拖长,让百姓都知道有这件事,最后判罚的时候偏向于士族。
士族和百姓闹出问题,士族赢了。
新政实施这么久,人人平等的观念也有了基础。
百姓们可不知道输给士族的那个百姓到底是好是坏,他们会把自己带入到那个输了的百姓身上,认为自己的地位仍旧低下。
这时,再选一个百姓以不服之类的理由来郡府上诉,声势搞大,然后从巡查司里找一个贪赃枉法着为幌子,处理掉。
这一次,则是百姓们赢了。
百姓赢了士族,再将前番输掉的那个百姓的事公之于众。
然后,百姓们自然就知道了九江郡府做的是公平的事,是不管地位,一切以理来处理,只要你有理,自然会赢。
跟着,抓紧时间实施豫章之政,开启土地改革。
说到这里,朱业微微一顿,笑着看向了两人:“你们想想看,土地一物,对于百姓和士族双方,又是什么东西?”
“嘶!”
二人听到这里,倒吸了一口凉气。
从制造矛盾,再到激发矛盾,最后在扩大矛盾。
朱业的这个计谋可谓是环环相扣,到那时,根本无需军队出面,只需要依靠巡查司审判就可以解决掉所有明面上的问题,士族的口碑也将一落千丈,就算是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没了人帮助,也不过是丢掉了牙齿的老虎,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人神色各异,站起身来,躬身行礼,嘴里齐声赞道:“主公明智,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解决当下困局,我等不如也。”
“二位都是有智之人。”
朱业起身搀扶起二人,说道:“有时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遇见了解决不了的,或者是开展不顺的,只要将自己抽身出来,换一个角度来行事,就会发现,这件事原来并不难。”
“我也只是在一旁分析,毕竟奴籍者与士族的矛盾一直都有,百姓也是受压迫的方,我们只要扩大双方的问题,将其从私下放在明面上来,区区士族,又如何是全天下百姓的对手?”
一边说着,朱业一边将二人给搀扶回了座位,跟着又补充道:“不过借助百姓矛盾处理事务也必须有个底线,不能所有的事情都想着激化双方的矛盾。”
“士族中也有愿意追随我们的,比如向公瑾的周家,孙师长的孙家,我们不能把士族一杆子打死。”
“现在这些不愿意追随我们的,很多也是因为二位前番行使的严苛政策,害怕自己的结果不好,这才迟迟不敢投靠过来罢了。”
二人听完,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虚心接受道:“主公教训的事,我二人日后行事当分清主次,不敢在一概而论。”
“嗯。”
朱业点了点头,道:“没有什么是绝对完美的,适当的予以变通,未尝不是些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