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帝国争霸 > 第743章 负重前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长期以来,帝国当局都把东望洋对岸的纽兰共和国当成劲敌,反到没有把迢曼帝国当成威胁。

这不止跟综合实力有关,还有战略地缘层面的关系。

虽然在大陆方向上,梁夏帝国与东方集团一直采取防御战略,但是在关系核心利益的海洋方向上,帝国一直奉行的进攻战略。别说主动向西陆集团妥协,甚至没有给西陆集团太多发展空间。

关键就在这里。

哪怕以迢曼帝国为首的西陆集团非常强大,综合实力不在纽兰共和国之下,也会因为地缘问题而难以施展。

说得直接一点,帝国海军只需要扼住夕梵运河,再不济退守基布要塞,就能够把西陆集团挡在核心利益圈之外。

从陆地上攻打帝国?

哪怕西陆集团有足够的兵力,也会因为后勤保障跟不上,不得不向高达数千千米的战略纵深低头。

在进入到工业时代之后,还没有一个敌人从陆地上对帝国本土构成过威胁!

与之相比,帝国跟纽兰共和国就是另外一层关系了。

仍然从战略地缘的角度来看,纽兰共和国是唯一能在全球范围内,跟梁夏帝国争夺统治权的国家。

要说的话,纽兰共和国拥有独一无二,甚至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关键就是,纽兰共和国不在世界岛上,而且拥有足够广袤的国土、以及足够丰富的资源来参与争夺霸主宝座的竞争。

放眼全球,就再也没有类似的国家了!

此外,纽兰共和国还濒临两大洋。

可见,纽兰共和国天生是一个面向海洋的国家,而且拥有在全球范围内争夺海洋霸权的独特优势。

要说的话,比梁夏帝国还要优越!

哪怕梁夏帝国从来就没有把迢曼帝国放在眼里,但是不能无视迢曼帝国的存在,更别说是不设防。

可见,在任何时候,梁夏帝国都是海陆双向的帝国。

这意味着,梁夏帝国不可能把资源集中到任何一边,在任何时候都要同时在两个方向上发力。

其实,这也是帝国不可能跟纽兰共和国和解的原因。

为了遏制,也可以说不让纽兰共和国发展壮大,特别是在至关重要的东望洋对帝国构成威胁,帝国一直控制与占领着霍瓦依群岛,而且从来没有提过要把霍瓦依群岛归还给纽兰共和国,或者从霍瓦依群岛撤军。

此外,帝国还一直在增强霍瓦依群岛上的军事部署。

在军事层面上,帝国控制霍瓦依群岛,主要是东望洋实在太大了,而且几乎所有的岛屿都集中分布在西边。

即便是霍瓦依群岛,也在东望洋中部,距离纽兰共和国西海岸超过5000千米。

从霍瓦依群岛往东,直到孤大陆,几乎就没有岛屿!

这种地理环境造成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即便帝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从霍瓦依群岛起飞,也需要飞行5000多千米,才能够到达纽兰共和国西海岸上空。如果要轰炸纽兰共和国本土腹地的目标,轰炸机就要有8000、甚至是千米的作战半径。

相反,如果纽兰海军控制了西东望洋上的岛屿,哪怕是离巨大陆比较远的北马群岛,轰炸机也只用飞行3000千米,就能轰炸位于帝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即便是轰炸帝都也只需要不到5000千米的作战半径。

何况,在西东望洋,还有很多岛屿离帝国本土更近,比如狭夷诸岛与南北撒豆群岛。

这种差距,让帝国海军必须在东望洋保持战略进攻态势,因为只要丧失主动权,本土就可能不保。

此外,也对帝国空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上次大战后期,帝国投入海量的资金、资源与人员,研制作战半径超过5000千米的超级轰炸机,就是为了以霍瓦依群岛为基地,对纽兰本土实施战略轰炸,而且到最后,还是因为技术与成本问题下马。

即便到了现在,这个问题也非常突出。

具体一点,帝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跟同时代其他国家的轰炸机比,作战半径都要高出大约2000千米。

此外,帝国空军在和平时期维持了近800架大型加油机,还坚持使用输油速度更快,而且对受油机的操作要求更低的硬管式加油系统,也与轰炸机有关,即帝国空军的加油机主要为轰炸机服务。

要说的话,帝国空军的机型全都向“大”看齐,也与肩负的战略打击使命有关。

比如帝国空军的电子侦察机,全都用大型民航客机充当平台,航程均超过1万千米。在战争时期,电子侦察机的头号任务就是协助轰炸机作战,伴随轰炸机飞行,干扰与压制敌人的防空雷达等电子平台。

此外,这也是帝国空军坚持发展空射巡航导弹,而且对巡航导弹的尺寸做出严格要求的主要原因。

发展巡航导弹可以理解,即巡航导弹能把轰炸机的打击距离提高上千千米,还可以让轰炸机在相对安全的空域活动,不用像以往那样冒险突破敌人的防空网,在高射炮与防空导弹编织起来的火网中投弹。

至于后者,跟帝国轰炸机天生存在的缺陷有很大的关系。

为了尽可能的延长轰炸机的作战半径,哪怕能够获得加油机支持,也需要轰炸机有足够的载油量,即加油机未必能随时飞往前沿,因此在设计轰炸机的时候,必须首先保证油箱的容积。

哪怕没法满油起飞,也可以满载起飞,升空之后再进行空中加油,从而获得更远的作战半径。

在机体大小确定了之后,油箱越大就意味着留给弹仓的空间越小。

虽然帝国战略轰炸机的最大载弹量并不低,但是弹仓的容积相对较小,特别是长度受到严格限制。

正是如此,就需要严格的限制空射巡航导弹的长度,至少能塞进弹仓。

就算能够在外部挂点上携带导弹,在设计阶段,也必须考虑弹仓尺寸,按照内载的标准限制尺寸。

其实,海军也深受影响。

“攻-5”在设计的时候,要求作战半径必须超过2000千米,而实际在挂上了3具大型副油箱之后能够达到2500千米。只是后期改进型,因为空重增加了不少,加上内部油箱受电子设备挤压,作战半径反而缩短了几百千米。可即便如此,“攻-5”也具有不低于2000千米的最大作战半径。

这几乎超过同时代所有战斗机的作战半径!

要说的话,即便是在现役的第四代重型战斗机当中,都没有几种具备2000千米以上的作战半径。

此外,“战-9B”在挂上2具大型副油箱后,有高达1500千米的截击作战半径。

按海军的战术要求,“战-9”得在必要的时候为轰炸机护航,因此需要大航程,以及足够的作战半径。

反到是用来替代轻型攻击机的“战-12”在设计的时候为了控制价格,不得不降低性能指标,把作战半径缩短到1200千米,由此成为进入2马赫时代之后,帝国海军装备的作战半径最短的舰载战斗机。

所幸的是,帝国海军一向都非常重视伙伴加油技术。

其实,这也是海军迟迟不肯让“攻-5”退役的关键所在。

在挂上4具大型副油箱,以及1具伙伴加油吊舱后,“攻-5”能飞到1000千米外为3架战斗机各补充3吨燃油,确保这些战斗机能以巡航速度飞回舰队,或者把作战半径延伸500千米。

这种能力,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而且现在没办法替代。

帝国海军一直强调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其实就是希望把航母战斗群部署在远海,在离陆地尽可能远的地方作战。

虽然帝国海军没有指望通过距离避免危险,但是离得远一点,那么受到的威胁就肯定小一点,而且在遭到攻击的时候会有更多的时间组织防御,也就有更大的把握顶住即将到来的攻击。

其实,这也是帝国海军同样重视巡航导弹,并且努力提高各种战斗舰艇搭载巡航导弹能力的关键原因。

当巡航导弹的射程提高到1500千米、甚至是2000千米的时候,就能替代舰载机,承担一部分战略打击任务。因为不存在损失飞行员的问题,所以在做战术安排的时候,指挥官就有了更多的选择,而且往往会动用巡航导弹去打击敌人的战略目标,以降低舰载航空兵的作战损失。

在巡洋舰与驱逐舰,帝国海军已经开始普及能够发射巡航导弹的垂直发射系统。

此外,在下一代大型攻击潜艇上,帝国海军也明确要求,搭载30枚巡航导弹,不能影响正常的作战行动。简单说,大型攻击潜艇也要通过搭载与使用巡航导弹,承担一部分对地打击任务。

当然,在帝国海军看来,巡航导弹的射程依然远远不够。

在发展巡航导弹的时候,海空两军才搞得不欢而散。海军希望通过增加尺寸的方式,装载更多的燃料,在保证其他指标,比如弹头重量不降低的情况下,尽量的提高射程,哪怕导弹大一些与重一些都能接受。

在海军的规划当中,下一代巡航导弹的射程至少都要达到2500千米,确保搭载平台能远离危险海域。

此外就是,最好把弹头提高到1000千克,至少要在现有基础上增加50%,也就是达到750千克,从而能采用像子母弹、钻地弹头等特种弹头,提高巡航导弹的作战效能与战场适用性。

其实,在针对纽兰共和国的所有战略计划当中,巡航导弹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因为距离纽兰本土实在是太远了,而且从北夕落洋撤离之后,在纽兰本土附近再也没有帝国军队的立足点,所以不管是空军的战略轰炸机,还是海军的战舰,都主要依靠巡航导弹打击纽兰本土。

这样一来,战略打击的成本就成了天大的问题。

如果当大规模消耗弹药使用,那么巡航导弹的价格根本就没办法承受,可以说是一种贵得根本就用不起的弹药。

特别是在和平时期!

因为采购数量不会太多,而且高技术武器都有一定的时效性,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迅速落后,也就不可能大批量的储备,所以巡航导弹的造价根本降不下来,也不可能通过扩大采购数量来降低单价。

关键就是储存周期。

虽然在理论上,任何一种弹药都能储存数十年,但是在科技日新月异,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的今天,没有一种高科技装备能够保证在10年之后,依然足够的先进,不会被更先进的武器淘汰。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像巡航导弹这类精确弹药,基本上是用多少采购多少。

不说别的,帝国的两种巡航导弹,即“画戟”与“蛇矛”都已经发展到第三代,第四代也即将进入到量产阶段。

可见,要用巡航导弹来完成战略轰炸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正是如此,丁镇南才反复的强调,在面对纽兰共和国的时候,任何速胜的想法都会导致惨败。

当然,在此基础上,丁镇南还提出了一套新的军事学说。

从当前局面看,准确说以帝国在过去3年做的准备,根本不要指望通过几场决定性战役来击败纽兰共和国。

要说的话,任何往这个方向上进行的努力,都非常危险!

白华伟来找丁镇南,就是要谈这件事。

其实,白华伟不是不清楚其中的厉害关系,只是依然抱有那么一点点幻想,或者说觉得应该尝试一番。

当然,也可以看成是来此纠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两人聊了半个小时,主要是运输机早就做好了起飞准备,地勤人员两次打电话来询问何时能起飞。

毕竟,这里是军事基地,随时有军机起降,总不能让运输机一直停在跑道旁吧。

当然,半个小时的时间,也足够让白华伟回心转意。

在地勤部门第三次打电话过来的时候,丁镇南驾车把白华伟送了过去,并且目送他搭乘的运输机升空。

要说的话,丁镇南还真有点担心。

白华伟的能力肯定没有问题,他的问题是压力太大。

在外人的眼里,他是“海军战神”白止战的小儿子,而且是几个兄弟当中,最有可能继承父亲衣钵的一个。

生活在父亲光环下,不可能没有压力!

如果无法放下压力,白华伟很难把自己的能力展现出来,甚至有可能在战场上犯下严重错误。

这一点跟当初的刘向真非常相似。

只是,丁镇南帮不了他。

丁镇南能做的,也就是打即将开始的地面战争,尽可能降低对后勤保障的压力,从而把更多的资源用在东望洋那边。

波沙湾这边即将打响的地面战争,才是关键之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