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院、法务院、监察院总的来说仍然是文官系统,只有军事院才是武的方面机构设置,这军事院沈磊按他的设想一级单位分别成立了以下机构。
首先是总参负责战略与战役级战术制订,内外情报收集,乃是大脑功能。其次是总后,总后负责一切后勤物资的计划、运输、仓储、发放、供给等事务。再就是总装,总装负责一切武器装备的采购、生产、研发等事务。
与三总部并列为海军部与陆军部,这两个部负责海、陆军日常训练与组织、管理工作,没有直接指挥作战权力或只能按照临时授权才能指挥作战。
另外这五个部门的人成立一个军事委员会,军委由沈磊亲自任委员长,同时总参、海、陆军部长也是国家安全委员会当然成员。而国家安全委员会才是全国最高决策机构,由政务院总理、副总理、财政部、等三五个重要或资深部长,加法务、监察二院各一人合起来十几人等组成。
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代替朝会,每日下午三时召开例会,形式为圆桌会议。参加人员可以让涉及议题官员,也可以自己申请有相关议题上报而参加。
至此沈磊的机构设置,行政区域划分方式,决策流程大致上完成了。加上祭祖已完成,再定一下各机构人员,祭祀一下天地,他就位汉王的准备工作就全好了。
加上再在台湾不可能呆很长时间,王宫就不造了,他原计划十二月十六日登位肯定不耽误时间了。至于选择十六而不是十八乃是这时代讲究六六大顺,八是广东口音似发字才造成后世什么都选八的,甚至是连九一八只顾谐音就要发忙不迭选用为佳日佳时,不顾乃是国耻日了,有点走火入魔了。
建国上位之事此时仅剩下祭祀天地,这个也就是意思一下,中国古代至今还没有固定场地。于是沈磊开始先考虑政府机构人员安排,第二次战役的战术安排等问题。还有就是第一阶段作战的经过,经验总结,加上经验教训与后续安排。
忙忙碌碌日子就快许多,不知不觉中十二月就到了,眼看没几天就是十六了沈磊也开始再次将重点放在即位汉王上来,如将各机构干部名单审定下来。
还有如就位服饰,升职封赏人员,具体流程等最后确定下来。国歌不通行国旗此时也要定下来,最后沈磊确定为团龙旗外,还颁布了国旗法,在这个时代属于第一份了。
当然登高祭天,垒台祀地也在十五日的基隆附近举行。与祭祖比这次参加的人多了许多,包括淡水的一些干部也参与了这次祭祀天地。
十六日沈磊第一次乘轿来到装饰一新的原行政大楼的大厅,举行了他的就位仪式。只是他没有完虚的三推三让,而是干脆亲自叙说他自己一开始只为独善其身才来台湾,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不打败西夷连独善其身也不可能于是才发展武装。
打败西夷只是走出第一步,后面在众人一起努力下将西夷一次次打败才创下今天的基业。攻占辽东乃是为解救多灾多难的华夏故地,他这时就位汉王就是表示愿意为恢复华夏而努力,也是为名正言顺恢复华夏文明的重要一步。
沈磊的即位仪式没有假惺惺的推让,原因在于一切都是他的努力,没有人可指责,也不需要阴谋与任何人的恩赐与谦让,也就是说他要即位就即位,不必有一丝顾忌。
而他的即位发言也只是直叙他的心路历程与努力过程,表明今天的一切源于他带领众人努力的结果,他今天的即位与众人即将获得的封赏就如水到渠成一样自然。倒是接下来在统一华夏之土时还有一些无法预料的恶战,及更加复杂的政权建设任务。
参加即位仪式的人基本上都是沈磊的多年部下,对他不大符合以往历史惯例的行为一点也不惊异与异议。他们已习惯他神仙般的洞察先机与别出心裁的行为准则,于是当天仪式十分顺利地完成时,众人参加了一场热烈而又别开生面的自助餐,在互相敬酒祝贺时听完新政府的任职名单后才离开。
才即位又是一年的总结表彰时间,今年因为辽东战役事更加多一些。不过沈磊宣布因辽东战役只是第四步战略的第一阶段,对领导干部的表彰只有立国的一次,所有的功劳将在统一了华夏再论功行赏。
当然这次辽东战役再顺利也难免伤亡,为此他在即位的次日即去烈士陵园祭祀外,还在此后抽时间去医院看望了数百伤残士兵中还在治疗的伤员,在疗养院疗养的士兵,安慰他们好好养伤,不必担心家人生活与他们的出路,人民是不会忘记他们的功劳。
及召见全体伤愈归队或因伤残较重重新安排工作的人员,对他们为统一华夏流血牺牲表示感谢与敬意,鼓励他们再立新功。
在就位第一天沈磊率全体高官就拜谒烈士陵园与他就位汉王的消息通过报纸,与各级干部宣传迅速传遍整个台湾、南洋、辽东等地,并向外扩散。
沈磊开国就位的消息对已是沈磊辖下的民众肯定是期望已久的喜汛,他们此时生活富裕安定当然知道这些都是沈磊的功劳,不说感恩就是为了保持今天的好日子他们也愿意沈更上一层楼。
还有他们此时的生活虽好过,也知道护卫队强大,但他们此时所居的区域在此前犹如私人土地,虽然有各级干部却是没有名目,让习惯处于国家统治的民众特别是老年人有些空荡荡的不踏实感。
此时沈磊即位,虽国名未定但他们已知道统一华夏之战已经开始,还顺利攻占辽东让他们的心中大定。这些人中辽东人占的比例不小,对护卫队轻易攻占辽东(伤亡与战绩有报纸、干部宣传、死亡通知书)既开心又欣慰,还振奋。
特别是大量满清人此时已经陆续运送到台湾、南洋各地,安置在农场或编入劳役队进行修路挖渠等基本建设与水利建设,这可比报纸与干部宣传更加真凭实据。
从有些如草台班子自说自话占地的势力,一眨眼成为即将要逐鹿中原的大鳄不仅沈磊亲自组织的移民众定心与欣然,连自发移民及被动置于沈磊统治下的原居民也迅速归心。
之前他们对于沈磊系统的统治虽不可能有反感与反抗之心,原因是这里的真是比自发移民原居住地安定、富饶、机会多,他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改善了。连被动置身这里的人也在这里经历了生活向好的过程,一点一点变化虽小,积累了再回首一看那怕当初再怀恶意的人也觉得他们没有失去什么,只有生活变好了。
这些人对沈磊的统治虽然不反感与有反抗之心,但因为没有一个有名目的政权体制总觉得有些不稳定感,旁观者的心态愈加明显。但知道沈磊的势力有统一华夏的实力,还已经开始行动并夺取了辽东,他们的心态完全改变了,将自己完全摆在这个势力的内部人地位,对这攻占辽东觉得与有荣焉。
一场辽东胜仗,加他即位并宣传将实施统一华夏之战让他的辖下发生的心态变化,沈磊一时间肯定不可能清楚的。
不过他在祭扫了烈士陵园的那天下午三时召开了第一次国家安全委员会圆桌会议,这是一个新形式,算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转折点。
虽然圆桌会议仍然是他原来的办公地点的小会议厅举行,但与他之前的办事方式有较大的改变。之前是各人申请有事见沈磊,然后当面或叫拢一些相关人员一起讨论,从没有一个固定时间,与固定人员一起讨论各种事务的做法。
可如此办事方法虽高效实在于这时代的人影响来看太不正规,几千年来的朝会才是他们认为皇帝勤政,大国应有的气象。但对开朝会沈磊一点好感也没有,堂堂高官起三更赶路参加的朝会效率实在不高,因为绝大多数时候讨论的问题对绝大部分官员无关,所以只有党争才是最佳时机。
对朝会没什么好感但又必须有一个国家最高决策机构及运作模式,沈磊就弄出个国家安全委员会,加圆桌会议,这样一个十几人的最高决策机构涵盖国家事务的民政、军事、执法、监察应该说效率达到最高,而且专业领域的人员也不缺了。
再说可以通知相关人员列席参加具体事务的处理,作出陈述、讨论、作证等作用,对于能解决各种问题不存在任何疑虑。同时三时开会也比朝会好,当日发生的问题可以连夜发出通知之类,不必再在次日清晨讨论处理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