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万历恶霸地主 > 第236章 专去胶州见青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之所以会沈磊已到青萍等人未来乃是约定时间但船的速度不大好确定,另外他也要在前口子村视察与布置一番的,所以见辽东战事顺利早动身了几天。

到达前口子村他首先听取了苏二姐、沈三林等人的汇报,汇报内容有祖坟修建过程与一些书面报告没有提到的细节,与祭祀时人员、时间、过程的安排。

除了祭祀这个内容第二项是汇报这几年前口子村这里的工业农业建设情况,这些情况沈磊也不是不知道,只是纸质材料主要是干巴巴的数字,具体的东西比较少。

特别是这里也是当作一个工、农、副等业产业研发基地建设,许多农业上的种子与水果改良他在台湾只吃到一些成品,或知道产量有多少提高,具体过程与发展趋势等此时听负责人介绍才清楚,正因为如此他还能更直接地用后世经验加于指导。

农业上的丰收种子第一,还有水、肥、农药、耕种技术,之所以种子第一是落后种子再好的条件也不可能获得高产,基因一米六的基础再好营养长不了一米八。这些条件中沈磊只能发展堆肥之类土肥料与土农药,为丰收他的着重点只能放在改良种子,保证充足水的灌溉,还有合适的耕种技术。

这方面前口子村这里也在试验,虽然此地只能代表华北地区种植条件,区域也不小了,摸索出合理的耕作制度对增产投入不大作用不小。而这个改良书面汇报更加难表述,此时由参与实际工作的人亲自介绍让沈磊体会更深,他结合前世在农村见识也好点拨一下。

除了农业工业上此地现在不求规模而是各种类型工厂有条件都有建造,主要是进行改良工艺、改革生产工具、设备等,而不是重点放在赚钱上,这是为今后扩大产业与推而广之服务,此时前口子村地小人口少,容纳不了太多工厂,不少产品原材料与销售地很远,真放这里生产也不合适。

农业工业要了解,此地也是第四步第二阶段作战的一个出发阵地与最大的后勤基地,两个师将从这里出发执行作战任务。这两个师此时还未到达,但此地正在编制四个守备旅,两个已经编成正在训练,他还不知道清军已经南下,要了解此地清军与明军刘泽清的情形,是不是防卫力量不足,守备旅编制与训练有什么困难等。

开座谈会听汇报外沈磊还下工厂地头实地视察了不少地方,如今的前口子村比后世县城肯定不行,差太多,但比他那时工作的乡镇却是规模大几倍与工厂也多了十几倍。

而这是人口规模与人口数量,若论工业种类这里却是后世一个县甚至是一个地区也无法比的,这个原因在于后世一个县的工厂主要集中在几个产品上,讲究规模化互相促进形成市场,不再是刚起步时及准备打仗时的小而全了。

前口子村此时论工业涉及的门类与产品虽多,可水平连后世文革前小而全的时期一个小指头也没有,大多数只是作坊级水平,比这时代的作坊在工具、设备、工艺上先进一些而已。

当然此时大多数工厂或产品是刚建立不久,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全面改进,进步不快才是正常。另外没有动力要提高效率也困难,可蒸汽机产量还太低,军工生产与造船、冶炼又用掉了绝大部分产能,等蒸汽机扩大产能这些行业都可以比现在少说扩大几倍效率的。

参观完了这些沈磊又抽空去了一趟胶州,他去胶州是看望李青冶。青冶算是这时代的愤青,不过任何时代的愤青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看不惯统治者的一切行为,认为自己一切都有把握,会干得更好,等真是干了才发现自己不过如此或更加差劲。俗话说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嘴也歪是谓。

只不过后世愤青不大可能成为一定级别官员,成为官员也不可能再喷了。这时候读书人成愤青,当了官成清流的不少,主要是明末政治腐败,党争嘴炮逞威。

青冶虽经沈磊一番点拨一时间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但他还是既愤又急,一心欲清明政治改革图新,并把希望寄托在沈磊身上,所以沈磊竟然没有参加乡试青冶是十分失望的。

此后青冶对沈磊只顾挣钱愈来愈不满意,两人逐渐生疏,反倒是原先对沈磊不大满意的岳父因经济利益对女婿越来越满意。

加上通过李琪关系知道沈磊在海外有数百万人口基业,军队强悍到打日本十分轻松,而国内形势不大妙,将女婿当作自家最后的依靠,狡兔三窟的最后底牌。特别是李自成入京崇祯煤山自杀,及满清入关等一系列变故后对沈磊更加依赖,几欲将家全部搬到台湾,只留他仍在大明名义下为官,因沈磊保证安全才没有行动。

至于青冶这些年为官并不顺遂,一开始他如理想主义的清流一样,但清流只能存在翰林或科道御史之类官员才能唱高调,下面有具体工作的人只能务实,所以青冶如官场上的愣头青一开始只有惹人怨,不可能获得迅速提拔的。

后来其父与沈磊因商业利益及移民交接收买过不少官员,这个关系网非常大,只是收买的官员大多数在州县基层,沈磊也不让岳父动用关系使青冶快速升官,及避开了被义军攻占的地方为官。

因此这么多年青冶仍然不能如他之愿入京为官,还因父亲使绊子只升了五品州官外,最近还因官场倾轧愤而辞官回家。

对青冶沈磊一有好感;二是至亲;三经磨难,非常希望他为自己效力的,知道青冶回家(让岳父出手干的)几次写信让他到台湾来干事青冶却一直不答应。

为此沈磊到了前口子村决定顺便亲自去胶州见青冶,于是他到前口子村后第四天乘了武装探海,带了一个警卫排就去了胶州。

在胶州此时李家的势力占据绝对话语权及有最大的家丁武装势力,同时也有沈磊方面在这里开办的不少商业网点,两家虽然合伙也仍然各有其它经营项目。至于这里的官员对两家也是交好的,因为李家势力不小,而且是两家也不亏待他们,该花的钱没少过。

不过此时到胶州沈磊倒不必去衙门拜访,直接赶到了扩建后还未来过的李府,知道是姑爷门房不敢怠慢马上入内汇报,而青冶闻声也赶紧出门相迎,虽然对方是妹夫心里也不大喜欢其所为也不好太冷落,况且对方还是专程拜访。

门前相会其实两人已十几年未见了,施礼互称一声:''子平兄安好''、''子坚弟托福''各有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苍桑之感。

想两人初次见面还只有十几岁,一眨眼小三十年就过去了,虽然还是壮年特别是青冶回忆这二十多年怀着一腔热情进官场,此时消磨殆尽,且大明形势如此恶劣,心里不禁既悲忿又哀痛,见到沈磊差点儿当场伤心落泪,忍不住连呼子坚弟之声也有些哽咽。

见青冶真情流露沈磊也很激动,于是两人一下抛弃十几年未见的生疏、隔膜,把臂挽手同进了李府。这就是面情,二人实际上只见到过几次加起来也没有一个月,书信往来因沈磊不可能将他的意思明白道出,之前道出效果或许更差。

加上青冶对他期待颇高,见他钻了钱眼里遂生误会,因而日渐隔阂陌生。到此时虽说已知道沈磊存活大明饥民、灾民、难民无数,属于另类济世救民,然仅是沈磊写信给他让他去台湾终究脸上面子、心中块垒放不下,不过此时见了面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青冶沈磊把臂同进大厅左右对座先叙了些套话,互问了一些琐事已是午时,备餐完成就在客厅摆席两人对酌再接着聊。

只是几杯之后内心迷惘、焦灼、彷徨、挣扎的青冶首先不胜酒力吐露真情道:

''子坚弟啊!为兄这生只服你一个,还愈来愈服。当年你说的有些隐晦,为兄少经世事、心高气傲不大理解还责怪你不肯出来为朝廷出力。那时谁能看到今天,你咋看得那么远?堪比未出茅庐三分天下的诸葛氏、、、''

青冶此语藏在心底已久,一开始还以为沈磊借口,等义军与建奴双双兴起为祸时有些相信了。等李自成入京崇祯自杀,满清入关才惊现比他还小一岁的沈磊在十四就预料到今天。

这是何等的妖孽!古今武将二十岁前成名者不少,可智谋之士只有秦时的甘罗在十二岁就显露出超常的洞察力,可论预见还是差点的。当然平日他不会这样直接问的,酒后肯定是失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