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山河血 > 第321章 变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终于看清了这片边境草原美丽的处女地,这可能是中国少有的几片未经垦殖的草原了,尽管去年公署发布了草原禁垦令,从而赢得了蒙古牧民的支持,但许多草原依然被开垦了,那种垦殖的“疮疤”在空中看起来,是那般的刺目。

“蒙古大草原不同于其它地方,草地看似肥沃,可实际上,它的土层很薄,厚者不过六七寸、薄者不过三四寸,下面的都是沙子,一经开垦,那田实际上就是肥寡地贫的沙田,被草原上的风一吹,土吹走了,沙子就冒了出来,然后就出现了沙漠,而在这里有一种沙田,田里面都是石子,这些田非常肥沃,每年只要播种,根本就不要施肥拔草,同时也不要灌水,所以也不怕旱,差不多每年都可丰收。据说田里的石子是防备水份的迅速蒸发,同时更防止泥土被风吹散。不过那些石子,每六十年要加一次,因为经过六十年,石子逐渐的稀少了。所以那边有句俗话说:“父亲苦煞,儿子富煞,孙子穷煞”,……”

向战友说道着草原的故事,眼前这美丽的草原美得让李裕民几乎窒息,美得让他不忍再往前踏进一步,眼前是一大片人迹未至、方圆几十里的碧绿大盆地。盆地的东方是重重叠叠,一层一波的山浪。盆地的北西南三面,是浅碟状的宽广大缓坡,从三面的山梁缓缓而下。草坡像是被腾格里修剪过的草毯,整齐的草毯上还有一条条一片片蓝色、白色、黄色、粉色的山花图案,色条之间散点着其它各色野花,将大片色块色条,衔接过渡得浑然天成。

在盆地间,上百辆卡车正在展开,李裕民朝着空中的那艘庞大的飞艇看去,庞大的飞机与这漂亮的草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明与原始的对比是如此的鲜明。

飞艇,这艘艇身标注着“天眼”的大型飞艇,是北方航空通过技术交换,从德国获得的“兴登堡号”飞艇的技术图纸,借鉴“兴登堡号”飞艇建造的巨型飞艇,不过与“兴登堡号”那艘堪比毫华游艇的飞艇不同,这艘飞机却是一艘用途极为特殊的飞艇,表面上,它是属于航空队,但实际上其却又接受军事情报处的管理。

在飞艇的前后两个舱室,分别有着各自的用途,在尾舱下方的大型整流罩内,装有一部“雷达”,实际上,这正是它最初的用途“提供空中雷达预警”,根据雷达的使用经验,防空司令部进行认真分析之后,认为将雷达装上飞机布置于天空,其将最大限度的减少盲区的存在,装雷达装在飞机上?这对于北方公司而言无疑于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尽管通过多次试验,物理研究所成功的将雷达小型化,并布置于“y2”运输机上,但数十公里的有效预警距离,并不能满足战场上的需要。

更远的预警距离需要更大的雷达,而大型雷达则需要大型飞机,但装数十吨重的雷达装在飞机上,显然不太现实,最终北方航空选择了飞艇,相比于飞机,飞艇的体积更为庞大,而且滞空时间可以长达数十个小时,甚至上百个小时,为了解决大型飞艇的技术问题,航空研究所选择了同德国进行合作,从而制造了这艘“---a型飞艇”。

在其成功试飞后,军事情报处亦看到了飞艇的潜力,面对加装雷达后剩余的十数吨“有效吨位”,军事情报外选择在驾驶舱后方的前舱设置“电子侦听站”,用于对战场电子信号进行侦测,不仅可对敌军指挥所位置进行侦测,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可以截获更多的战场上信息,对其进行破解,从而有效的掌握其动向,如有必要的话,亦可实施定向的电子强波干扰,以压制对方的通讯——这一技术,山东攻势时曾进行过试验。

这是“天眼”第一次飞离邯彰,表面上“天眼”不过只是一艘飞艇,但实际上,配置部队却高达近三千人,无论是它的指挥官,亦或是士兵,或许全感慨于这支部队即便是一个一等兵也是中学生,但谁也没有想到——这是世界上第一支电子站部队。

在浮空基地开始设立的同时,飞艇已经缓缓的升至千米高空,艇内的设备操作人员亦开始对各类电子设备进行最后的调试,而在盆内地,一条简易的野战跑道上,四架“y一2”运输机及十二架战斗机停于跑道边,这些战斗机是飞艇的保护部队,至于那四架运输机则是电子干扰机,它们可以在战场上,针对敌军的电台波断实施强波断干扰。

“哒……”

几乎是在电台刚一调至对应的波断——前线电台部队测得的苏军通讯波断内,自动收报机便立即响了起来,指宽的电报条文随之吐出,这些电报条文都是经过加密的,在电报接收的同时,一名军官走到收报机前,他拿着电报条文,仔细看了一下,在确定是苏军一级军事密电的规则后,立即对旁机命令道。

“立即将电报进行双重加密,发往“黑室”。”

黑室是调查局与军事情报处共享的“无线电活动中心”的别称,那里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苏军的电报加以破译,再由参谋部针对这一情报作出相应的反应,在“夏季攻势”时,通过对日军密电的破译,六战区参谋部对日军情报的掌握,甚至不逊于北平的日军司令部。

在战争中,情报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战役的胜负,而无论敌我双方参谋人员在制定计划时,无不是根据业已掌握的情报,有针对性的制定并修整着计划,当华北集群与苏蒙军的视线都盯上达里冈爱的时候,远在北平城内铁狮子胡同的作战地图室内,一个大型沙盘上,却清楚的标注着一面又一面红色或蓝色的旗帜。

“目前,集结于达里冈爱地区的苏军为第57特别军,即驻蒙苏军,其主力经数次增援后,为第57、第82以及第152步兵师,配属炮兵第185团……”

“受限于交通原因,苏蒙军动用超过3000辆卡车,日夜不停的向前线地区运输各种战争物资,尽管航空队攻击机部队已尽最大努力攻击其运输部队,但苏蒙军仍然采用昼伏夜出的方式,将超过一万吨军需物资运往前线,目前可以预见是,随着朱可夫抵达前线后,苏蒙军将编成一支具有独立作战职能的多兵种混成集团,预计苏蒙军在未来四个月内兵力将达到十万人以上……”

在参谋官们提及朱可夫时,管明棠的眉头微微一跳,历史在这里发生了偏差,在停战后,面对日本的挑衅,苏联主动在边界问题上作出了让步,而在达里冈爱问题上,他们却选择了另一种方式解决——战争。

但,这正是自己所需要的,与另一个时空的诺门坎一样,那但大名鼎鼎的朱可夫依然成为了苏蒙军的指挥,现在的苏军经过数年的大清洗之后,优秀的职业军官几乎被清洗而空,正是战斗力最为低下的时期,这意味着,至少在中高层的战役指挥能力上,苏军与华北集群是半斤八两的水平,谁也不比谁强多少,至于朱可夫,嗯,自己还有……将视线投向杨杰,“耿光,你觉得呢?现在,我们是应该主动出击,还是……”

不待管明棠把话说完,杨杰的眉头一扬,吐出一句话。

“等下去!”

等下去!

等苏联进一步增兵!

这是杨杰制定的计划。

“根据我们破译的苏方电报,朱可夫在抵达前线当天,发往莫斯科的电报中,不仅指出了他的基本战术,同样也提出他的要求——增援更多的部队、飞机以及战车,在朱可夫看来辽阔的蒙古大草原,或许是最适合战车的天然战场,这一点,我们能看到,朱可夫自然也能看到……”

站在沙盘地图,杨杰指着沙盘上的ll面旗帜说道。

“目前,我们在前沿布置了4个师,包括一个装甲师,而后方预备队有3个步兵师、三个装甲旅,在兵力以及装甲力量上,我军占有绝对优势,且又拥有制空权,可以预见的一点是,出于谨慎,在增援兵力未到达到前,朱可夫绝不会冒险对我军纵深实施进攻,而现在若是我军主动进攻的话,那么根本无法对苏蒙形成致命性的打击,这无疑违背了我军的战役目标,再则,现在苏蒙军所有的军需物资都需要经由上千公里简易公路运往前线,三倍于我军补给线距离,如此远距离的公路后勤保障,本身就存在诸多问题,苏蒙军集结兵力越多,后勤压力欲大,因此,我认为,相比于仓促实施进攻,拉长我军后勤保障线,应该等待苏蒙军进一步加强兵力,最好……”

话声稍微一沉,杨杰的脸上挤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

“把战事拖至冬天,届时,天气将是苏蒙军最大的敌人,而我工程兵部队亦需要4至5个月的时间,用于修建战时铁路,所以,现在应将战斗控制在前线局势试探性冲突的范围内……”(未完待续【本文字由(典典汉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