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秦时小说家 > 第八百八十九章 小白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玄清见过大王。”

仍为兴乐宫内,周清入殿,近前一礼,左右而观,文武重臣倒是来了不少。

只是,应该还有没到来的。

“文书交由武真侯一览。”

秦王政正静立于厅殿上首,对着王弟点点头,视线落在早就到达的李斯身上。

“是。”

李斯应声而道,近前一步,将此刻握在手中的文书交由右侧的武真侯。

“莫不有要事?”

周清奇异,诸夏目下的局势,秦国灭赵已成定局,按照上将军王翦传来的文书,再有两个月,便可三军齐聚邯郸,将整个赵国纳入掌控。

而韩国旧土生乱之事,也已经商议过,虽乱,不为大患。

北方的匈奴?

有蒙恬防守!

西侧的蛮夷,自己已经将他们的力量极尽削弱了。

而看此刻厅殿内的阵容,倒是令周清好奇不已,轻语笑言。

“哈哈哈,武真侯且一观文书。”

秦王政不由的微微一笑,没有着急道出,指了指王弟手里的文书,此刻还有重臣未至,也不着急。

“也好。”

看着手里的纸质文书,周清点点头,视线落在其上,整个内容并不算太多,只是……上面的东西倒是不少,应该不是原卷文书。

“新郑乱象,流沙为首的韩国旧势力与百家几近统合了十万军?”

“果然如此?”

目光从文书上挪移,眉头一挑,新郑内的乱象还真是……有点出乎意料,统合十万军!那是什么概念,在颍川郡内,足以掀起风浪了。

看向李斯,罗网这些时日一直在其手中的。

“流沙等韩国旧臣,将韩王安之死落在秦国的凌虐之上,号召整个韩国旧土有心之人助力,根据密探回报,足足召集了七万零散之军。”

“再加上百家游侠的助力,颍川郡各大城池均有不少的游侠活动,而且隐藏颇深,秦法难以定罪。”

李斯拱手而言。

原本以为新郑之乱,两三万人已经顶天了,可是现在一下子几近十万人,那就非同小可了。

保不准,整个颍川郡都要乱象横生,而且颍川郡距离魏国、楚国都比较近,如果要支持的话,也轻松无比,大量的粮草辎重,都可以随时送达。

“流沙!百家!”

“果然镇压颍川郡之乱,怕是整个颍川郡都要重整了,文书而观,攻赵中军前将军王贲所言,攻赵无忧,愿意自请领兵镇压新郑之乱。”

“乃至于,一战灭魏!具体文书如何?”

流沙自己自然知晓,百家中的游侠最多者,也就农家与墨家,以两家的实力,支撑数万人,还是轻而易举的,不曾想,新郑之乱还真有可能成气候。

不过,终究不为大患,这一点周清还是明了的。

除了新郑之乱势大超出先前预料之外,还有一件事,便是攻赵上将军王翦之子,中军前将军王贲上书,愿意自请一兵,南下颍川郡,覆灭新郑之乱,顺势一战灭魏。

这……更是超出周清预料!

如果自己记得不错,岁月长河中,灭魏的确是王贲所灭,而且灭的很是干脆利落,但文书而观自请一支五万军灭魏,可就非岁月长河所言了。

五万军何以灭魏!

如今的魏国上下,举国兵力超过二十万,而且有近半都是嚣魏牟所淬炼的魏武卒,不可小觑,若言王贲狂狼,也不尽然,王翦没有压下那份文书。

已然表明其意!

心中好奇,看向上首的王兄,王贲既然欲要领兵灭魏,怕是非得能够说服王兄不可,不能够说服王兄,中枢之内,无人可以认同王贲之举。

“具体文书尚在王贲处,非中枢有意,王贲才归于咸阳,一述细谋!”

“对于是否能够镇压新郑之乱,寡人并不担忧,可……一战顺势灭魏国,寡人着实有意,王贲此子,寡人知晓,非狂妄自大之人。”

“且此文书能够从中军传来,上将军王翦当是有意,待国尉到达,再行细细商榷。”

秦王政摇摇头,具体的王贲之谋,自己也不清楚。

可……自己很有兴趣。

目下诸夏局势,灭赵之后,只剩下魏国、楚国、齐国、燕国,每一个诸侯国都是不弱,灭韩乃是速成,灭赵乃是赵国自灭。

接下来继续攻灭其余诸侯国,可就非如此了。

说不得合纵再起,百多万兵力汇聚,秦国也得略其锋芒。

而这个时候,王贲果然可以顺势攻灭魏国,彻底定下三晋之局,则整个诸夏的局势截然不同,虽为新郑之乱,可王贲文书之中,别有深意。

周清亦是颔首,顺势灭魏,自己也很有兴趣。

可王贲不言,自己也思忖推衍,还真找不到门道。

半柱香之后,国尉尉缭子亲至,相较之厅殿内的其余文武重臣,在灭魏之事上,无疑国尉更有发言权,对于兵事有更深研究。

“大王,老臣以为,此策颇为弄险!”

“如今赵国之事尚未平定,主力大军不可随意调动,虽只有五万军,亦是不可小觑,而且,近年来,老臣对于大秦少壮军将多有观察。”

“王贲战法,近似白起,军中多有小白起之称,喜好强兵硬战,不宜平乱镇抚,而新郑之乱,若然强兵决然镇压,怕是对目下的赵国非好事。”

阅览完毕手中文书,尉缭子近前一步,摇头一语。

或许王贲真的有灭魏之策,可……终究还是太过于弄险,更何况如今赵国的战事尚未真正平定,五万大军也足以镇压一方了。

“相邦以为呢?”

秦王政闻此,沉吟片刻,视线落在昌平君熊启的身上。

“启以为,王贲尚不如李信、辛胜之人稳妥。”

熊启看了尉缭子一眼,近前一步,亦是摇摇头。

“何以见得?”

秦王政深深一问。

“军旅而观,李信如今可自领一军,立下大功,辛胜早先为函谷关守将,更是在关外历练数年,统军不成,王贲与之相比,略微逊色。”

熊启再言。

“即如此,目下韩国之乱,远超先前,诸卿以为如何?”

秦王政眉头紧锁,闻熊启之言,不无道理。

既然王贲不能够这般南下,那么,颍川郡乱象也该有新的处理,原先的处理怕是不堪大用。

“大王,李斯以为,韩国新郑之乱,大秦不宜再佯装不知,当即刻公告文书于韩国旧土,警示诸人,勿谓言之不预。”

“若是没有效用,当以强力消弭之。”

“其次,派出邦交重臣,赶赴魏国与楚国,通告两国,颍川郡乃秦国之土,外力欲要存之,欲要助力逆乱,大秦不会留情!”

“再者,南阳郡、颍川郡之兵当先行齐备,以为准备,果然先前不通,当强力镇压,再以重臣镇抚之!”

迎着大王落在身上的目光,厅殿内文武重臣各有思量,数息之后,假丞相李斯倒是近前一步,拱手一礼,说道己身之策。

言语缓缓,有条不紊。

“嗯,诸卿以为何?”

秦王政颔首。

“臣以为可也。”

昌平君认同。

“可也。”

“……”

其余文武之臣相视一眼,如今之际,李斯之策堪为正道。

周清也觉得不错,之事……对于李斯之策的后续结果,自己已经猜到,楚国与魏国怕是不会收手的。

无论如何,终究良策。

半个时辰之后。

中枢下令,大梁城内的姚贾当行动魏国与楚国庙堂。

同时,国府下达文书于韩国旧土,并行通告诸夏诸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