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个“隆和大戏台”、在天津也算是一个很出名的戏园子,门前做买做卖的也是不少,自然也是热闹的很。
此时,大概是知道了俭亲王、会来天津挑选戏班,“吉家班”的弟子们一个个的都很卖力气,还没等进大门,远远的、就能够听到从里面传出来的各种吊嗓子声音。
下了车,宗吉元朝史思文使了个眼色,史思文也是心领神会、和她一左一右的扶着金夫人朝戏园门前走来。
表兄弟二人之所以会这么做,其中自然是有其深意的——
从昨天接触到现在,宗吉元发现金夫人并没有提及到她的子女,要不是因为某种原因、不在身边,那就是夫人和她的官人根本就没有孩子。正因为意识到了这点、宗吉元才和史思文做得就象她的孩子一般。
果然,有了他们二人在身边服侍,金夫人的脸上顿时洋溢着欣喜、又很骄傲的表情,在随行的伙计们的陪同下,一同走进了戏园子大门。
看到东家来了,大家自然都会过来请安问好,有性格开朗的、瞧见宗吉元表兄弟二人,还特地问道,
“东家,这两位小公子长的真漂亮啊,是您的孩子么?”
“是啊,是我的两个侄儿。”
金夫人满脸笑容地回答着。
刚刚来到后院儿,班主吉东来已经得到了消息、迎了出来,
“东家,您来的正好,刚刚馆驿派人传令过来,说俭亲王明天要到我们这里来看戏。”
“啊?!”
金夫人听了,顿时十分诧异地问道,
“不是说、先去‘桂绣班’的么,怎么又突然要到我们这边来了?”
“谁知道呢,”
吉东来也是愁眉苦脸地道,
“偏赶上这几天小红的表现、还不是特别的好……”
说到这里,目光落在了宗吉元和史思文的身上,不由的眼前一亮、急切地问道,
“东家,这两个小兄弟是从哪来的?该不会是您请来的新角儿吧?”
“净瞎说,”
金夫人一听、顿时瞪了他一眼道,
“你这小子在胡说些什么啊,这可是我的两个侄儿,这个名叫齐帼英、而这个稍大一点儿的是叫史思文,他们可是来探亲的。”
“啊?哦,”
知道自己是闹误会了,吉班主顿时红了脸、连连作着揖道,
“抱歉、真是抱歉了,两位公子、请恕小人冒犯了。”
“哪里是什么冒犯啊,小弟倒是觉得吉班主你、是在夸我们兄弟二人长的漂亮呢。”
宗吉元的这句玩笑,让大家忍不住的笑了起来,尴尬的气氛也在瞬间化解,而吉东来班主似乎注意到了什么,目光微微的闪动了一下。
扫视着瞧了他们几个人一下,金夫人想起了什么似的,指了指吉东来、对宗吉元道,
“英儿,这位吉班主和他刚才提到的‘四岁红’,原本都是‘孔家班’的弟子,两人都是孔班主的得意门生呢。在孔班主一家人被迫离开后,他们俩被我收留下来,后来我才让他们组建起了这个吉家班。”
“哦,原来如此,”
宗吉元的心中一动,难怪看他如此年轻便已经成了戏班的班主,原来还有这层关系,便拱了拱手、笑道,
“这么说来,小弟更要好好的听听吉班主的戏,饱一饱耳福了。”
“岂敢……”
嘴上客气着,可吉东来看起来似乎是想说些什么,只不过又忍住了,转向金夫人,
“东家,明天的戏该怎么唱啊?”
“还能怎么唱,就那么唱呗,老规矩,就唱‘长恨歌’了。”
金夫人看起来倒不是那么紧张,反倒很随意地摆了摆手,
“走吧,我们进去再说。”
这“吉家班”的驻地条件还是不错的,至少比孔祥宾现在的班子要强着许多,由此也能看出、金夫人对这个戏班子还是很照顾的。
大家来到后院宽敞的正堂中落座,吉东来让弟子献上茶来后,便又迫不及待地道,
“东家,演‘长恨歌’或许有些麻烦,小红这几天似乎不太舒服,而且还一直心事重重的,我担心她明天会演不了啊。”
“是么,这还真的麻烦,”
金夫人听了,也是皱起了眉头,
“即不能改戏、也不能换人,这可怎么办呢……”
看着他们二人相对地发着愁,宗吉元瞧了史思文一眼,却见他一脸的平静,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便朝表哥眨了眨眼睛。
谁料想、史思文倒真对得起她,不但没有“心领神会”,反倒还做出一脸的茫然、假装没看懂。
宗吉元又好气、又好笑地翻了翻眼皮,只好自己开口问道,
“梅姨,出什么事了?您和吉班主为啥会这么愁眉不展的啊?”
“唉,英儿你有所不知,”
金夫人瞧了她一眼、叹了口气道,
“我们这个‘吉家班’的主打剧目就是刚才提到的‘长恨歌’,听戏名、你肯定也猜到了,说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完全是我们班子自创的。有很多客人都是为了看这出戏、才会经常来‘隆和大戏台’看戏的。
英儿你想,如果俭亲王来此看戏,我们若是不唱‘长恨歌’,那不是摆明着没把王爷放在眼里么,所以这戏无论如何也是改不得的。”
“是这样啊,”
宗吉元当然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所以、假做故意想了想,才问出了自己真正关心的事情,
“那么这不能换人、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才是我最发愁的啊,”
金夫人无奈地摇了摇头、道,
“这个四岁红和东来他们两人是吉家班的台柱子,但那丫头的心太大,总是希望这戏班能扩大名声、以及规模,去争取当‘天津卫第一戏班子’。可争这第一、第二的又能有什么意思呢,我和东来只求平安、不求名望,所以四岁红才会时不时的闹些小情绪,这不是么,又不肯出来了。
不过呢,虽然是这样,这出‘长恨歌’确确实实少不了她,尤其是其中有一段戏,就是‘马嵬坡’杨玉环自缢那段,普通戏台上、这种情节都是用个人偶放上去代替一下罢了,可四岁红这丫头、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竟然自己创出‘真人上吊’的绝活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