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巅峰对决千古玩帝之终极较量 > 第504章 乘人之危二次征辽(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04章 乘人之危二次征辽(下)

宋昭写的这封奏书很长,洋洋洒洒写了三页纸,可谓义愤填膺,痛恨至极。大意是说:“辽国万不可攻,金国更不能为邻。若与金国结盟,他日金国必然毁弃盟约,成为中国的大患,尤其是在辽国国主新亡,国丧期间更不该乘人之危,妄言出兵。倘若此时出兵,必定是亲者痛,仇者快,金人最为高兴。而最终的大祸也必将降临大宋的头上。臣启请皇上诛王甫、童贯、蔡攸、赵良嗣等力主攻辽联金的战争狂人。若让这些人的预谋得逞,大宋不久将会面临惊人的铁蹄蹂躏。臣请皇上三思。”

杨光华看罢,就把奏书递给了王甫。王甫看着看着,脸就开始扭曲,特别是看到启请诛杀他的时候,两只墨蓝色的眼珠,几乎要爆了出来,厚厚的嘴唇来回搓动着,鼻子也扭到了一边。看完就把那份奏书哗的一下扔到了地上。蔡攸急忙捡了起来,先递给童贯,两人先后看完,还不等杨光华说话,王甫就暴怒地吼叫起来,“简直是岂有此理,朝廷怎么养了这么帮人,有这些人在朝廷,还能干成什么事?大宋朝还有什么希望?必须严惩不贷!杨太师,您说,对于这个宋昭,应该怎么办?应该给他一个什么处分,若按他的要求,我们的人头就要落地,宋朝岂不是就要灭亡吗?”

杨光华心里想,你们就斗吧,斗吧,斗得越激烈、越热闹越好,但是,嘴上却说:“这样,你们有意见可以也写成奏书,要么直接去找皇上进谏。这份奏书呢,既然是写给皇上的,还是必须要让皇上看到才行,不然的话,皇上追究起来,我就是欺君,你等几人也都没有好果子吃啊。”

童贯无奈的点点头,说:“那是自然。不过啊,一个低层官员的话,皇上也不会太当回事,权当是一阵风刮过去吧。”

蔡攸就接上说:“就是,就当一个屁放了,谁理他?他算什么呀?”

杨光华说:“对,我会替你们向皇上作解释的,皇上肯定置之不理。你们放心,丝毫不会影响你们的威信和地位,也不会影响朝廷的重大决策。”

王甫突然一愣神,说:“哎,杨太师啊,这份奏书,能不能我亲自去给皇上送啊?”

杨光华想,这种奏书,他是宰相,他又是这两次出兵征辽最积极,最活跃的推动者和倡导者,他又代行宰相职权,由他交给皇上更好。于是杨光华就说:“当然可以。”

王甫等人竟然忘记了他们来办公大厅是干什么的,抓起奏书就往徽宗那边跑去。大概半刻钟之后,王甫又回来了。满脸的笑意,像一朵盛开的玉兰花,一脚跨进办公大厅的门槛儿,就说道,“好啦,这回再让这小子胀包,我就让这些人胀包,皇上让杨太师您马上拟写诏书,将宋昭除名勒停,将他编管到广南去。”

五天后,押送宋昭去广南的两个虞侯回来向王甫报告说,“才走到湖广路界,晚上一下没看住,宋昭竟上吊自杀了。”

王甫一听,只点了点头,说:“好,本相知道了。你们辛苦了。给你们放三天假,回去休息吧。”说罢,随手从抽屉里摸出两锭银子,递给了二人。两个虞侯乐得屁颠屁颠地走了。

朝廷内部关于二次征辽不和谐的声音杂音算是全部平息下去了。童贯率领一万人的中央禁军浩浩荡荡向北开进,抵达雄州的时候,刘延庆带着从各地方调集的九万多人已经在雄州集结,等候童贯和蔡攸的到来。童贯将调集起来的各路军马重新整合,组成了征辽大兵团。

大兵团组建起来之后,童贯命令刘延庆立即展开整训,随时准备进攻燕京。大军开始整训的第二天上午,刘延庆正在训练场上巡视各部队训练情况,突然看到两个小校押着一个穿一身辽军将领服装的人向他走来。小校报告说,“将军,这人要面见童大元帅。”

刘延庆一看此人气度不凡,又穿着辽军高级将领的服装,知道此人不是一般人物,便问道:“你是何人,见大元帅何事?”

来人自然已经看出了刘延庆的大体身份,就行了个军礼,不卑不亢地说道:“我乃辽国驻守涿州大将郭药师,见过将军。我有特别重大事项,需向贵军元帅奏明。”

“好,跟我来。”说着,刘延庆将此人带到了童贯的大帐里。

童贯一看刘延庆带一个辽国将领来,很是纳闷。不等他问,刘延庆就说:“报告元帅,此人说有特别重大事项,必须见到您才说。”

童贯端坐在元帅椅上,看着站在眼前的辽将。只见他身材虽然不太高,但肩宽背阔、魁伟健壮,两道浓眉又黑又粗,一双豹眼炯炯有神,目光坚毅、气宇轩昂,便问道:“将军尊姓大名?两军即将大战之际,你却来找本帅何事?”

来人往前迈了一步,目光向两边游移了一阵,见房内所有人被童贯屏退、只留下刘延庆后,这才说道:“末将郭药师,现率八千多将士镇守涿州、协守易州。末将愿率全军将士投降贵军,并向元帅献上涿、易二州,作为晋见礼。”

童贯和刘延庆对郭药师早就了解,只是只闻其名未识其人。郭药师是辽国名将,也是辽国的常胜军主帅。童贯乍一听,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自己听错了,再不就是此人有诈。一时面无表情,只静静地看着他。

其实,刘延庆作为河阳节度使,对郭药师的了解更多更充分。他见童贯两眼盯着郭药师,一言不发,就走上前去,附在童贯耳根耳语了一阵。原来,前有天祚帝丢下国家,跑到了夹山,致使朝纲不振。尔后耶律淳死后,因萧太后刚刚就位,朝廷由萧干专政,人心不服,军心也不稳。看来,郭药师是看清楚了这种形势,又加之宋朝大军压境,才作出这样的决定。

童贯听完了刘延庆的话,脸上现出得意且舒服的神色,问道:“郭将军,本帅非常钦佩你这种勇气,只是不知你为何要做出这样的决定?”

郭药师提高了语调,慷慨陈词:“末将看得非常清楚,辽国已经处于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境地,辽国灭亡势在必然。在这种情势下,只有归服大宋才有出路,因此末将对部下说,‘如今宋朝,重兵压境,现在是我们做出重大抉择的时候,此时不投降宋朝更在何时啊?’,因此末将愿率所辖部队八千余人归降宋朝,并献上涿州和易州两州之地,谨请大元帅笑纳并随末将接收部队。”

“好!”童贯这才站起身来,特别兴奋地走到郭药师面前,拍了拍郭药师的肩膀,说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将军不愧为辽国名将,大势面前,头脑清醒,决断正确。走,本帅和刘统制一起去接收部队。之后,本帅将奏明皇上,嘉勉将军。”

很快,皇上就批复了对郭药师的嘉奖令,授予他为正五品的观察使,并说明此为暂授,待郭将军荣立战功后将视功勋再行晋升。同时,童贯将郭药师及其所率部队,拨付到刘延庆的麾下。

童贯不费一矢一簇,便得到了涿州和易州两座城池,徽宗和大臣们皆大欢喜。徽宗专门给童贯发了贺表,还立即下旨将燕京改为燕山府,并亲自为涿州和益州等八个州亲自赐名。不了解内情的人,还以为这八个州已经都在宋朝掌握之中了。其实,只有涿州和益州,其他的都还在辽国手中。

郭药师投诚宋朝,并将涿、易二州带给了宋朝,在辽国朝野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在这种情况下,萧太后为长远计,便打算向宋朝投降。但萧干不同意。萧干说:“眼下,虽说宋有十多万大军压境,但宋朝要比金人好对付得多。若让金人得知我们向宋朝投降,他们必定会发疯,向咱们兴师问罪,那样,我们可就真正危险了。”

萧太后愁眉不展,“眼看着那个姓郭的什么药师都投了宋朝,宋朝十多万大军逼近燕京,不投降,又如之奈何?”

虽然萧干是武将,但此人一向以多谋善断而出名。他说道:“咱们同时向宋金呈表投降,这样方可两全。只要稳住金人不发疯,让宋朝退兵,咱们就可从长远计议。待咱们缓过劲来,先向宋朝算这笔账。宋朝人真不仗义,乘人之危,竟在我国丧期间出兵逼宫,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辽国朝廷便同时向宋朝和金国奉表称臣。

当时,童贯正在跟刘延庆和郭药师研究但是被铜官看穿以后拒绝。传令小校送来了辽国称臣投降的表章,还有一份侦察人员送来的情报。

童贯看过之后,又让刘郭二将军看。问道:“你们怎么看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