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1627崛起南海 > 第1894章 学习方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溰当下的状态,却正是海汉官方组织编辑撰写这套书的目的之一,便是要让像他这样试图从书中找到海汉迅速崛起原因的非海汉籍读者,不但找不到问题的答案,反而会意识到更多超出他们认知范围的新问题。

海汉的迅速崛起当然并不是完全依赖军事力量,这只不过是穿越众手中掌握的诸多手段之一,但在李溰这样的外界人士看来,军事手段所起到的效果的确是最为直观,再加上对海汉的认知不够全面,很容易就会陷入“军事手段万能”的错误认识中。

但李溰自己其实也知道这未必就是解决所有问题的那把钥匙,海汉要是真能依靠军事手段解决一切问题,那又何必花费这么多资源去建立贸易航线,专门找一些人口稀少的地区开发海外殖民地。

然后李溰便意识到一个问题,这套书详实地描述了海汉人在登陆三亚之后的一系列高级操作,但却几乎只字不提为什么要实施这些手段的理由。也就是说读者只能了解到海汉做过些什么,却无法确知制定这些计划和手段的理由。如果不出意外,想必自己尚未阅读的后续部分也是如此这般,让读者看完之后只能叹服海汉的手段大胆而高效,但想要效仿就无从学起了,因为只有海汉高层才知道应该在什么样的时机去实施这些特别的手段。

这也正是这套书的妙处之一,让人看完之后不会产生“我上我也行”的错误概念,而是会诱导读者朝着如何效仿海汉的成功方式这个方向去努力。当读者发现自己的学识不足以理解并效仿这些手段的时候,便要么生出放弃的念头,要么到海汉寻求深度的学习的机会。

而李溰便是属于后者,留学的路已经早早给他铺到了脚底下,想学习的东西,等抵达三亚之后似乎都有机会接触,他可没有任何放弃的理由。只是应该从海汉这里学习哪些内容,才是对朝鲜未来的发展最为有利,李溰当下却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一开始他想的是军事,但带兵打仗对他这个只会看热闹的门外汉来说实在太刺激了一些,而且这次专门从国内挑选了一批军事素质优秀的青壮军官去学习军事知识,实在没什么必要再让他这个王位继承人也去加入到学习舞枪弄棒的行列中。

而航海、贸易这些领域,李溰的兴趣相对又没那么大,他潜意识中还是认为以自己的身份不应去从事这些或粗笨或俗气的工作。

或许也只有治国理政相关事务,才算是适合他的身份,毕竟今后迟早会接掌王位,从海汉学到的治国良方或许能有助于维持朝鲜社会的稳定。但问题是海汉安排的留学培训内容真会有这方面的内容吗?

当初在汉城与海汉高官商议留学安排的时候,李溰也曾在场旁听过,当时双方其实并未明确地谈及给他安排的留学课程中包括“治国理政”的内容,海汉方面认为应该因材施教,等李溰到了三亚,再视其兴趣所在来安排相应的培训课程。也就是说海汉给予了李溰充分的自主选择权,朝鲜方面同意海汉的留学提议很大程度上也是看中了这一点。

但李溰从未想过,当初己方所看中的这一点,反而会成为困扰自己的一个问题。他在此之前的想法比较乐观,认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或许在两年时间里可以涉猎多个领域,把海汉先进的东西都学上一学,待回国之后原版原样地复制出来。

可是在拜访了几处海汉治下的殖民地之后,李溰对于自己的学习能力已经不是那么乐观了,很多东西就算海汉高官愿意展示给他看,并且提供详尽的说明,他依然还是弄不懂其原理所在。学可以学,但能不能会就难说了。

其次,李溰现在还必须要考虑本国的实际需求,在留学期间学习什么才能最大程度地助力朝鲜的发展,这是他当下感到迷茫的问题之一。时间有限,他不可能什么都学上一通,而且出国前李倧也叮嘱过他,届时所选的科目切勿好高骛远,当以适合本国为首选,而不是花两年时间学回一身毫无用武之地的屠龙术。

“或许等到了三亚之后与李希商议一番,应该会有比较合适的选择。”事到如今找不到方向的李溰也只能寄希望于本国唯一的海汉通李希了。出国前李倧曾说过让他遇事不决多与李希商量着办,说不定也是想到会有当下这种状况了。

这一天的晚饭,游益汉因为另有公务就没有再出现,只是派了自己的秘书过来陪李溰共进晚餐。李溰心思也没放在吃上面,匆匆忙忙地吃完晚饭便回到驻地,继续挑灯看书。虽然明知这书里可能不会有自己所寻找的东西,但他还是忍不住想要多了解一些有关海汉的历史事件。

这《崛起南海》第二册开篇便是当时还以民团为主要架构的海汉武装在安南的作战经历,虽然兵力有限,但却因为其装备精良,在当时的战场上扮演了奇兵的角色。

而几乎与此同时,海汉打通了广州和福建两条海上贸易航道,并且在广州设立了办事机构,年中秘密出兵番禺李家庄,协助自己的生意伙伴李继峰击退了流匪乱军,之后又在珠江口的担杆岛作战,驱逐了十八芝的一股海盗武装。

到1628年下半年,海汉的对外战事仍是不断,主要是在安南协助北方朝廷作战。八月攻打会安城,九月攻打争江防线,海汉军的参战让北方军一路高奏凯歌,战线不断向南方推进。而与此同时海汉也通过军事援助,从安南换回了大量的移民人口。葡萄牙人在安南被海汉军的武力所慑服,也在下半年主动向海汉表示了善意,选择与海汉建交合作。

几乎一整年都在打仗的海汉军,在年底的最后一战是对付海盗刘香的武装船队。珠江口的这一战让刘香的主力战船几乎悉数折戟沉沙,由此十八芝失去了对珠江口海域的掌控,转而由海汉接掌了控制权。

李溰一口气读完了第二册,期间有手下送来吃食茶水,他也全然不知,完全沉浸在了书中的世界。

他大致数了一下,这一年里海汉军在海外地区进行的战斗,规模较大的就至少有六次之多,主要集中在安南国海岸线和广东珠江流域。海汉军善于在沿海地区进行两栖作战的特点,在那个时候便已经凸显出来了。

朝鲜今年的战事将国库消耗得一干二净,打仗有多花钱,李溰心里还是有数的。海汉当年便有这样的财力支持其频繁的海外军事行动,李溰只能把这种表现与海汉经营的海上贸易航道联系起来。虽然书中未曾提及当时的贸易细节,但想必安南、福建、广东这三地都成为了海汉的贸易对象,为其提供了战争的资金来源。

同时李溰还意识到了另一件事,今年随海汉出兵朝鲜的另外几支盟军部队,他们所属的势力几乎都是在这一年中与海汉结成了密切的关系。持续了数年的军事合作,也就难怪这几支部队能够在战场上很好地配合海汉军行动了。

但在海汉军四下出击的同时,海汉在这个时期甚至还没有占领下整个海南岛,仅仅只是将自己的主要控制区保持在海南岛西南部地区。如果以其统治区面积来对比其战绩,李溰认为这足以让任何一国的军队感到汗颜了。特别是大明,被海汉占去国土一隅还默不作声,海汉军竟然出兵到广东内陆地区替大明剿匪,足见大明在南方沿海地区的控制力存在着极大的问题。

这第二册的内容倒是隐隐契合了李溰先前那种“用武力解决一切问题”的想法,海汉以数场战斗肃清了从珠江口到北部湾的大片海域,向多方势力展示了自己的肌肉。

但很显然,这样的操作方式对朝鲜的借鉴意义不大,朝鲜如果有能力在海外多点开花,那今年也不用花重金请海汉出兵来替自己抵挡清军了。

李溰觉得值得学习的地方倒不是海汉的作战方式,而是抓住了时机与多方建立起了牢固的外交关系。海汉多了几个盟友的同时也就多了几个贸易对象,这或许比军事上的收益要更大。而反观自己的国家,在海汉之前建交的国家就大明和后金两国,跟后金的外交关系还是被人把头按在地上勉强达成的。他曾听海汉高官声称在南海有多个结盟伙伴国,如果朝鲜也能多一些像海汉这样有实力、靠得住的伙伴国,那或许今后就不用再担心清国的入侵了。

当然此次随海汉出兵朝鲜的几方盟友,都对与朝鲜建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就连福建方面也由许心素亲自表明了态度,愿与朝鲜保持贸易、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密切往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几方今后都将会成为朝鲜的伙伴国——或者说朝鲜由此进入到海汉构建的国际联盟当中。

李溰也不知道自己花了多长时间去读完这第二册,不过他真实地感到有些肚饿,桌上送来的吃食早就冷掉了,但他倒是不在意,也懒得再叫手下拿去热过,便将就着吃了。这食物下肚补充了热量,困意也消减了不少,他本打算吃过东西之后便睡了,但瞥见桌上那一叠书,心思又活动起来了。

“罢了,再看两三章便睡了。”李溰叹口气,调整了一下桌上防风油灯的灯芯长度,心道把这一小截灯芯燃完便该睡了,然后拿起了《崛起南海》的第三册。

1629年的海汉依然是以战争为开端,从年头便参与到安南内战当中,此时当地战事已经进入到最为关键的阶段,南方叛军集结了兵力到顺化一线,期望以坚城来抵御北方军队的攻势。这样的战术的确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即便是有海汉军参战,进攻顺化城的战事也很难用顺利来形容。从二月下旬攻打顺化城开始,到三月底顺化战役结束,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完结了这里的战事。而如果不是有海汉军的直接参与,顺化一战的走向还真是很难预料,至少北方朝廷要投入更多的兵力和时间才有希望终结战事。

而顺化战役的结束也就象征着安南战事告一段落,海汉终于将精力又放回了海南岛本地,六月开始启动了石碌铁矿项目。关于这个从一开始就投入了数千劳动力的大项目,书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其大致状况和开采石碌铁矿的意义,不过李溰对于这方面的内容兴致缺缺,只是一目十行地扫过去,并没有静下来去仔细思考海汉在此时开发大型铁矿的用意所在。

到下半年海汉又启动了两个海外港口建设项目,一处是位于安南的岘港,另一处便是李溰当下所在的香港了。终于在书中读到了自己有所认知的地区,李溰也是再次打起了精神。

当时香港及周边地区在名义上仍是大明所属的领地,海汉也是用了不少手段,才逐渐将象征性驻扎于这一区域的大明水师排挤出去,然后自行派驻武装船队,接管了这一带的海上控制权。不过书中对于这一段的历史写得比较简略,而且立场明显偏向海汉,称当地驻扎的明军“无视海盗,不事军务,鱼肉百姓”,而海汉则是以一种正义代表的形象登场,为了维护地区安宁和本国商船的安全,才向这一地区派驻了部队。

当然李溰看到这样的论述也不会全然相信,他认为期间必然还是有不少你来我往的冲突,最后大明拿海汉没有办法,才会让出了这块地方。毕竟按书里所述,大明在这一地区的水师形同虚设,很多地方只保留了建制方便军头吃空饷而已,而海汉军则完全不同,就在这年的年底,海汉海军的主力战舰威严号正式入列服役,这也是此时南海上火力最强的战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