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残阳西沉,成都城的各个城门敲响了第一通鼓声,向城中百姓宣告城门即将关闭,城内即将实行宵禁。

街上的商贩和百姓听到鼓声,一个个匆匆忙忙收拾东西往家里赶,生怕动作慢了错过宵禁时间,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什么无妄之灾。

就在街上的行人一个个都行色匆匆之时,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停在了张府门口,随后张绍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尽管张绍如今的身份依旧是蜀郡张氏中身份最为低微的偏房庶子,但因为得到了家主张弼的器重,他在张家的地位可谓是扶摇直上,张府的人不管是谁见到他都是笑脸相迎,与他昔日在张府的冷遇可谓是天差地别。

就说今日他一从马车上下来,张府的管家谢伯一看到他便快步从门前的台阶下一路小跑下来,跑到张绍跟前满脸堆笑道:“公子,老爷得知你今天要回府,便吩咐小的在门口等你,待你一回来就领你去书房见他。”

以前的张绍虽然也是蜀郡张氏子弟,但因为是偏房庶子的缘故,在张家一向不受重视,别说那些嫡系子弟喜欢捉弄他,就连一些胆大包天的下人也敢找他麻烦,谢伯虽然以前没有为难过张绍,但也从心底轻视他,从未叫过他一声“公子”。

可如今张绍时来运转,得到了家主的器重,谢伯自然不敢再在他面前摆谱儿,态度变得恭顺了不少,一口一句“公子”叫得很是肉麻,脸上更是几乎笑成了一朵花儿。

而张绍对于家主张弼的安排似乎并不意外,面上看不到一丝受宠若惊的神情,只是微笑着点点头道:“那就劳烦谢伯在前面带路吧。”

谢伯看着张绍一脸风轻云淡的模样,心中不由暗暗咋舌。

寻常张家子弟得知家主要见自己,哪一个不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哪有张绍这般从容淡然。

谢伯以前不是没跟张绍打过交道,只是那时候的张绍因为在张府中出身不高,一向是唯唯诺诺,想不到出去闯荡了两三年,回来就跟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

不过想到老爷已经在书房等了许久,谢伯自然是不敢怠慢,连忙领着张绍朝张弼书房的方向快步走去。

只是快走到书房门口的时候,谢伯眼看四下无人,又看着张绍面沉如水的脸庞,迟疑了片刻,随后还是低声说道:“公子,之前是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对公子多有得罪,还请公子不要跟小的一般见识。”

说罢,仰着头可怜巴巴看着张绍,眼神中满是央求之色。

张绍看着神情有些惶恐的谢伯,随即轻轻摇了摇头,温和笑笑道:“谢伯你有得罪过我的地方吗?我怎么都不记得了?”

听完张绍的话,谢伯心中一块石头总算是彻底落了地。

不愧是家主器重的子弟,果然有气度,能成大事。

想到这些谢伯整个人轻松了不少,眉开眼笑领着张绍进了家主张弼的书房。

此时张弼正在书房内肆意挥毫,看到张绍进来,连忙一脸慈爱叫他过去欣赏自己刚刚一挥而就的草书。

张绍自幼习武,自然不太懂得欣赏什么草书,但他不好扫了家主的兴,还是上前几步,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勉强辨认出家主写的是“厚德载物”四个字,便连声恭维家主的书法笔走龙蛇,有名家之风。

张弼闻言不由哈哈一笑,随后便吩咐谢伯将这幅字拿去找个好一点的匣子装好,等张绍告辞之时让他带走。

张绍知道家主虽然喜欢书法,也经常将自己的得意之作赠送给同僚和好友,却从没有见过他将墨宝送给族中子弟,一时有些受宠若惊,本能就要推辞。

可张弼却等管家谢伯退下之后,深深看了张绍一眼,有些意味深长道:“你在大齐做到了镇军将军,还成了我们张家第一个不依靠家族荫庇就得以封侯之人,这幅字就当是长伯给你的贺礼,希望你多加勉励……长伯已经老了,张家的未来就要寄托在你们年轻一辈的子弟身上了。”

“多谢长伯,侄儿知道了。”

既然家主已经将话说到这个份上,张绍自然不好再拒绝,便点了点头谢过张弼,只是不知为何,他总觉得张弼似乎是话里有话。

看着张绍宠辱不惊的模样,张弼心中又是一阵欣慰。

或许,将张绍送去萧恪手下投军,是自己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一个决定了。

毕竟,谁能想到当初那个空有一身好武艺却一向唯唯诺诺的偏房子弟,到了萧恪手下竟然大放异彩,成了大齐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

方才他说张家未来的希望都寄托在张绍身上也不是随口说说,毕竟虽说自己如今还空挂宁国尚书令的名头,但宁国这个偏安一隅行将就木的小朝廷跟即将一统天下的大齐根本没法相提并论,两人的地位自然也是天差地别。

不过他也知道侄儿今天的来意,眼看书房内没有其他闲杂人等在场,便刻意压低声音说道:“长伯已经去问过另外几个世家大族了,包括与龙璟走得最近的吴家在内,没有一家私下向龙璟提供了钱粮。”

张绍闻言眉头瞬间又皱成了一团。

虽说家主的话验证了他心中的判断,但对于龙璟那些钱粮的由来,他却没有半点头绪。

看着侄儿愁眉不展的模样,张弼脸上不由露出一丝老狐狸般狡黠的笑容:“不过长伯无意中听到一个传说,或许可以帮得到你。”

张绍闻言不由微微一怔,随即面色一喜道:“长伯请说。”

张弼轻轻一捋颔下几缕胡须,随即不急不慢道:“当年太祖皇帝篡位后,为了彻底扫除后患,便授意自己的心腹大臣罗织罪名,将不少前朝宗室抄没家产,下狱问斩。”

“可奇怪的是,这些抄没来的财物最后既没有流入朝廷的国库,也没有宫中的内帑,就这么离奇消失了。”

“从此之后,民间就有了一个传说,说龙胤将这些财宝埋藏了起来,供大宁王朝将来的不时之需。”

“至于这些财宝埋藏在了哪里,那就谁都不知道了。”

张弼说到此处,便没有再说下去,因为他分明看到自己的侄儿眼中闪过一丝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