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唯物稻士赵玉真 > 第310章 天启异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废物!饭桶!”兰月侯在殿上接到了一封密信之后到龙幕后大骂,“琅琊军在集结,这么重要的事,怎么如今才送到天启!”

呈信之人不敢吭声。

兰月侯整理了一下仪态,表扬了一句:“楚河那小子在天启那么多双眼睛盯着,居然可以提前分析出来琅琊军要冲天启,这小子还是那么聪明。”

“尽快!带着本王的密信交于谢凌云,让他将御林军开拔到白虎关!势必要在那里截下琅琊军!”因为萧若风的关系萧月离不愿意称呼琅琊军为逆贼。

“王爷,你要前去吗?”呈信来之人问道。

“愚蠢!本王要是在万寿节上消失!陛下会怎么想!”兰月侯问道,“陛下要过一个安康愉快的寿诞!让谢凌云不论如何都要挡住!”

“是!”呈信之人得令之后立刻退出,急忙向御林军驻扎地赶去。

“接下来就是这个消息要怎么瞒过董太师等人,不造成恐慌了。”兰月侯似乎并不担忧谢凌云与琅琊军是否是以卵击石,喃喃自语道。

天启城,已然处处张灯结彩,一看就知道有盛大典礼。

“大黑个!”小飞轩看到了昆仑奴表演的吞火不禁惊讶。

“那叫昆仑奴。”李凡松解释道,“应是商人从大食那边贩卖过来的。”

“他们力大如牛,身形矫健,又有异域风味,颇受世家公子们追捧。”李凡松道。

“昆仑奴,所以是奴隶吗?”飞轩问道。

李凡松点了点头:“受过训练之后,就跟猪羊一般的贩卖。”

飞轩瞧了瞧,热度便过了,看到沿街有人喊卖糖葫芦,便斥巨资去买了一串。

“李师叔!天启真的太好玩了!”小飞轩擎着一串糖葫芦看着琳琅满目的特色,让他目不暇接,然后收回目光对李凡松说道,“这还是春日,就有山楂做这些糖葫芦。怕他们也是同师叔祖一样懂得一些反季节的种植之法。”

李凡松无奈同月光对视了一眼,叹了一口气说道:“飞轩,你手中这一串糖葫芦,花费几何。”

飞轩数了数:“十个铜板。”

然后恍然大悟:“对哦!要是秋冬之时五个铜板便可了!李师叔,这是为什么?”

李凡松解释道:“囤货积奇,有一些商贾家中有冰窖,故而在秋冬之时囤积了大批山楂,在春日里做成糖葫芦,毕竟是反季节的零食,物以稀为贵,所以卖贵一倍。”

“李师兄,你知道的真多。”戴着比丘帽,穿着僧衣的月光将眼睛笑成了两弯月牙。

李凡松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道:“家中也有些许商行产业,所以略懂其中一二,对了,月光师妹一会儿我要同飞轩去拜访一下钦天监,你要跟着一起去吗?”

“钦天监啊?”月光略微失神,好像看见了一些什么,随即摇了摇头道,“我有其他地方想去。”

天启很大,所以东南西北都必须设集市,以满足城内的居民。

同一个集市与李凡松三人,隔了三条街,带着斗笠的余理也在同苏暮雨苏幕遮逛街游玩。

本应该是师兄弟的二人便这样错开了,形同陌路。

天启解了宵禁,所以马戏,京戏,等等各种戏班子都汇聚来天启,街上不乏卖红了某一款面具,奇装异服,异国人种都有。

就算是赤水这一团看似不正常的,混迹其中也变得正常了起来。

“劳民伤财,尽是民脂民膏。”余理沉默了片刻说道,“取之尽锱铢,只为一人贺寿。”

“死鬼,也不必这么苛责,这也侧面说明了北离其实还是蛮富裕的嘛。”红衣鬼打圆场说道。

“你去蜀中凉山等地看看,还有多少家多少户未曾得每日饱食。饥一顿饱一顿是常有之事。”余理说道自己家乡,“富裕的,永远都是少部分人。”

这个自己在青城之时,师父解读“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时讲过一个二八定律,少数人会把多数人的“不足”给夺去,填充他们的“有余”。

“这。。。”红衣鬼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撑着伞的苏暮雨似乎并不打算加入这番讨论,病殃殃且忧郁地说道:“大家长,苏昌河已经确定是在天启城,与赤王勾结在一起。”

“嗯。”余理应了一声,仿佛这满街的繁花都在得知苏昌河的消息后失色。

“大家长!大家长!”王富贵气喘吁吁挤开人群到执伞鬼三人身边。

随后压低声音:“大家长你们怎么还在这?”

“富贵儿,这是咋啦那么火急火燎的?”苏幕遮好奇问道。

“鬼谷子小先生?怎么了?”苏暮雨随后问道。

王富贵看了看左右,确认无人注意到之后,悄声说道:“请随我来。”

好不容易在这热闹的天启找到了一处高且僻静的饮茶圣地,王富贵赶忙说道:“琅琊军发生兵变,不日便攻到天启,还请大家长你们三位尽早撤离。”

“怎么回事?”

“什么?”

“情报可靠吗?”

余理,红衣鬼,执伞鬼。三人反应各不同。

“白王府从宫里渠道得来的消息。”王富贵一脸严肃。

“这帮王子皇孙都没开始动作,连皇帝都要继续办大寿,这消息不太真实吧?”苏幕遮有些不相信地说道,“要是真有大军打过来,不应该是他们第一个跑?”

“应该是真的。”王富贵思索了一下,“综合这几日的天启之争来看,没有空穴来风的道理。”

“大家长。”执伞鬼有了考量,“若鬼谷子小先生所言非虚,傀也请大家长先行撤离。苏昌河终有一日会死在我们赤水手上,而大家长你却不得有任何闪失。”

“呵呵。”余理撇头看了一眼地下繁华依旧热闹非凡的场景笑了一声,“都要兵临城下了这天启城还是这般无忧无虑。真想见皇帝一面,问一问他。。。”

“大家长,还是莫要生这番兴致的好。”鬼谷子幽幽叹道。

“赤水鬼谷子。”余理正色说道。

“大家长?!”王富贵不知余理为何突然这般严肃。

“你说过,天下乱,你们纵横一派才有机会。”余理问道。

王富贵点了点头。

“如今看来,琅琊军兵变,围攻天启。已是乱象丛生。”余理问道,“可否以你纵横之道,将这琅琊军拦在天启城外?”

“死鬼,你这是要干什么?”红衣鬼发现自己读不懂余理的想法。

“大家长?!”苏暮雨也皱眉,他也没有跟上余理的节奏。

只有王富贵一脸凝重,仔细思索了片刻,用手指沾了沾茶杯里的茶水,在桌面上画出一个大框:“这是天启。”

然后再“天启”上画了两条平行线:“这是攻打天启必经的白虎关。”

“富贵,你不会真的想去拦琅琊军吧。”苏幕遮惊讶问道。

盯着这代表天启的茶水简陋图,王富贵思考了良久,抬头盯着半截鬼脸的余理:“大家长,富贵很感激,大家长将我吸纳入赤水,否则王富贵生活便是一潭死水,不会起什么波澜。”

“富贵,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苏幕遮听出来了其中不对劲的味道。

“苏小姑,苏暮雨先生,富贵也很感激这些天来二位的照顾。”王富贵转头向二人轻声说道。

“鬼谷子小先生。。。”苏暮雨也感觉到了不对劲,忧郁一直凝结在脸上。

“鬼谷纵横,出言可乱天下。”王富贵说道,“天下乱,鬼谷一派才有出头的机会,是大家长带我触碰到了这个机会。”

王富贵不再废话,没等赤水一众人反应过来,继续说道:“如果朝廷足够敏锐,如今便已经派遣谢凌云的御林军前往白虎关驻守。大家长,王富贵有一计,可助谢凌云阻挡琅琊军一些时日。”

“只是阻挡一些时日?”余理抓住了关键。

王富贵苦笑:“大家长,御林军只有三万人,而琅琊军有二十万。”

余理默不作声,这接近七倍的差距无法忽视掉。

王富贵顿了顿:“大家长,富贵只能帮助赤水拖延住十日左右,超过这个时限,若还未解决苏昌河,还请尽早撤离天启。”

余理点了点头,他也并非不识时务,说道:“那之后无论成败与否,我们临安见。”

却见王富贵艰难地摇了摇头:“此计设下,白虎关破,富贵恐怕会被琅琊王剥皮鞭尸,与赤水缘分,大概到此为止了。”

余理皱眉。

“富贵儿。。。听你这话说得,要不还是别去了。”苏幕遮有些担忧道。

“既然大家长提到了,那富贵便在所不辞。”王富贵说道,“鬼谷纵横便是天生该活在乱世,这是我这一代鬼谷子应该做到的。”

说着,王富贵咧嘴一笑:“苏小姑你也别太担心,刚刚我开玩笑的,怎么的也会有一线生机,有机会我就跑,逃跑咱们赤水在行啊。”

执伞鬼不知道该再说什么,只好说道:“小先生,保重。”

“嗯。”说完王富贵学那江湖豪杰一般,端起茶杯将茶水一饮而尽,抹了抹嘴,对三位说道,“大家长,苏小姑,执伞鬼大人,你们也保重。”

晚春已经有暑气,天上大日更是炎热。

离白虎关外十多里,一处农庄。

身着朴素道袍了礼天司将印了“李”字的马车停放在田边,对着插秧的老农行礼道:“老丈,贫道途经贵宝地,口渴难耐,可否施贫道一些水吃。”

田间戴着防晒斗笠老农的老农直起了腰,打量了一眼,笑着说了一句:“道爷你请稍等。”

“老丈折煞贫道了,可当不起道爷。”老赵剑仙乐呵呵说道。

老农放下了手中的秧苗,在田埂旁边的水渠净了净手对老赵剑仙说道:“真人请稍等,家中蓬荜,还请真人在院中等小老儿打水出来。”

老赵剑仙点了点头,看着老丈去打水的身影感慨道:“不愧是近皇都的地方,一老农都如此灵活生动。”

知道老赵不喜欢听“道爷”,径直改口叫真人。

道剑仙天生道体,本已经可以不食五谷,可偏偏在这稻田旁停车,撇下车上的李寒衣来讨水喝。

农院里有一棵北方常见的参天槐树,还未到开花时节,却显得郁郁苍苍,老赵剑仙便在槐荫底下等着那老农。

“这位真人,水来了。”老农乐呵呵地捧着一个大泥碗,递给槐树下的老赵。

老赵接过一口饮尽,是带着丝丝甘甜的清凉井水,在这炎热的天气能浇灭凡人腾起的燥热。

喝过水,老赵开始和老农攀谈了起来:“老丈,今年高寿了?这几年,种地收成如何?”

老农拿出两个小板凳,递给了老赵一个,老赵不客气地接过就坐下。

“小老儿今年六十八了。这两年,虽算不上年年风调雨顺,但我们这也没有恶劣天气。”老农感慨道,“再加上朝廷一直推广的青城丙号种,所以产量比早些年还是多一些的。”

“青城丙号种?”老赵剑仙乐了。

“真人还不知道吗?”老农欣慰说了一句,“说是朝廷在蜀中青城,成立的一个礼天司,专门派工部研究良种的地方。”

“去年我们家一亩地收成了一石八斗的粮食,就是这青城丙号种的功劳。”老农乐呵呵道,“咱们北边不比南边,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三熟。咱们只能做到两年三熟,所以有着这良种的加持,家中也逐渐开始有余粮了。”

“那是好事。”老赵笑道。

“还有,听说闽粤地区,还出了一款易种高产的粮食,叫。。。叫什么来着?”老农一时忘了。

“叫隆薯。”老赵提醒道。

“对,对,就是隆薯。”老农哈哈一笑,“我还得吃过,糯糯甜甜的。听说户部还有人来我们庄,要推广种植。”

“那结果呢?”老赵剑仙问道。

“咱们这土地,吃米吃面吃习惯了。”老农说道,“有点土地还是想着怎么种稻子吧。”

“也是,得慢慢来。”小赵剑仙附和道。

“这良种对于增产啊,还是可以的。”老农感慨了一句,“就是吃起来味道没那么好就是了,不过不打紧,咱们粗人,能吃就行。”

看着老农乐呵,老赵剑仙也跟着乐呵。

“不过,这种地,最终还是得看土地的肥力。”老农幽幽说道,“土地肥力不够了,再怎么良种都白搭。”

“果然是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老赵心中感慨道,“一语中的,种地还是要靠施肥。”

“这个时代只有农家肥跟骨灰草木灰这些朴素的肥料。”老赵自言自语了一句,“还是太弱了,也不知道雷云鹤什么时候有空来帮忙电解空气,搞出一些基础化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