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七百九十二章 治蝗之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对于不少地主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这些年因为持续的移民,特别是各种垦殖公司的迁出空出了大量的土地。

所以不少地方的土地矛盾已经没有那么尖锐了,以往有地不愁每人哭着喊着求着种,现在变成你下手晚了可能招不够佃户。

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地主估计就要降地租招揽佃户了。

目前河南的地租已经从以前的六成到六成五降低到现在的五成到五成五了。

如果今年继续迁移百姓,那么这个比例还会继续降低,以前哪怕是荒年百姓也不敢丢掉租种的土地。

因为地主老财会威胁今年丢掉,明年也不租给你!

地主通过这种方式转移了灾荒年的税收,有些狠的甚至还能在灾年收到地租。在税吏和地租的联合坑害下,卖田卖宅卖儿卖女交税还租金。

然后灾荒年,你没有吃的的时候,再从地主家借一笔高利贷,到时候驴打滚三五年还不清。

所以每次灾荒都是地主家的一场盛宴,你以为地主家都没有余粮了,实际上人家的资产膨胀了数倍乃至十倍。

但是现在这些地主们不仅没有获得任何好处,连地租都收不到,因为地多了,百姓选择多了,明知道没有收成谁还去租地。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不用交农税了。

不少地租家一开始囤积了不少余粮,打算的粮价暴涨的时候大赚一笔,粮价确实涨了,朝廷以两倍市价收购余粮。

但是这个跟地主们期待的数字还有差距,如果不涨到四两以上银子怎么能算暴涨。

所以大多数地主都选择了观望,朝廷的粮食是有限的,不可能救的了所有人,等到朝廷粮食消耗完之后,这些百姓还不是要求着他们买粮食。

但是左等右等,等了一年,粮价还是那个样子,大明缺粮食的情况依旧没有出现,市场粮价依旧维持着一两一石。

在市场卖还不如卖给朝廷,而且新粮食放成陈粮,那是越放越不值钱的!

本来日子就不好过,现在朱慈烺还要继续移民,这对于地主来说又是更大的打击。

不过对于大明来说,用两三年的时间完成以前十年八年才能完成的计划,这也是一个机遇。

危机危机,危难之中孕育着机会。

通过一年的掠夺式移民,大明完全占据了红河平原,要知道如果不是因为这次大灾,朱慈烺这种驱赶别人的百姓安置自己百姓的行为,不要说别国的意见,就是大明内部也会有不少反对。

但是这件事在去年这个特殊的年份,这件事得到了全国上下的一致支持,就算有稍微不满,在这个时间也没有人敢说出口。

对于南洋的这两担稻谷朱慈烺是觊觎已久,但是历史已经证明已经离心离德的安南人已经成为喂不熟的白眼狼。

占领容易,但是不能解决当地人的反明情绪,那么带给大明的只有无穷无尽的麻烦。

现在这个麻烦没有了,因为当地没有异族存在了!

朱慈烺以前就规划过,在这里有铁有煤有粮食,足够成为一个完整的工业区。

唯一限制这里发展的就是他们跟大明不一心,朱慈烺也怕发展的太好,这帮子白眼狼再用大明的东西对付大明。

所以趁着去年痛下决心,大明只要地不要人!

去年除了红河平原开发加快之外,对新几内亚岛和南大陆东大陆的开发都前进了一大步。

运粮船去的时候运送的都是移民,回来的时候带回当地狩猎的各种粮食肉干。

目前大明在新几内亚岛人口已经超过百万,南大陆也已经有数十万,而新大陆那边更是突破了两百万。

有了这些人口基础,大明以后做事就方便的多了。

今年再移民一千万,加快这些地方开发。为下一步的世界格局之争布局。

散朝之后朱慈烺刚回到后堂贵喜一脸面色古怪的进来:“陛下,农业部灾害司司正梁为岗求见。”

朱慈烺愣了一下,他来干什么么?怎么对朕的话有不满?:“宣。”

不一会梁为岗躬身进来:“臣,农业部灾害司司正梁为岗拜见陛下。”

朱慈烺看着他:“免礼,爱卿还有何事?”

梁为岗站起来:“陛下!今日您在朝堂说蝗神是来送粮食的,这个并不准确,蝗虫并不是都可以吃的,还请陛下吩咐各地的时候提醒各地进行甄别。”

朱慈烺一愣:“会有这种事情?”

梁为岗拱手:“陛下,臣查阅史料,南宋的时候《救灾活民书》有言蝗虫在未成灾之前可食用。

但是一旦聚集成群,其身上纯色就会转化为灾纹花点,其状如病,其容貌可憎,性格凶悍不可食用,生食数十可致人死亡,即使煮熟磨碎之后多食也会中毒。

所以臣请陛下给百姓说清楚,捕捉蝗虫要趁早,趁他没有成群之前捕捉,如果一旦成灾,不建议食用,就算是喂鸡喂鸭,也会导致家畜中毒。”

朱慈烺愣在那里,这完全到了他的知识盲区了,后世的人有多少见过蝗灾?

反正朱慈烺是没有见过,只在书上或者新闻上看到哪里发生蝗灾,听着就新鲜。

他根本不知道蝗虫成群之后会产生变异。

不过梁为岗选择这个时候来说,而不是在朝堂上直接反对,显然是一个有心人,如果当庭反对,必然搞得朱慈烺下不来台。

而且导致朱慈烺的整个宣传策略崩塌,那岂不是跟朱慈烺作对?

现在就不一样了,单独说出来,还有转圜余地。

梁为岗接着说道:“而且蝗虫一旦成灾,数量少则数十亿多则遮天蔽日,依靠百姓捕食根本无济于事。”

朱慈烺哦了一声:“那以前都是如何治蝗?”

梁为岗拱手:“从汉唐以来,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蝗灾,从唐朝开始,为了鼓励百姓捕捉蝗虫,唐朝把蝗虫每石价格设定为跟米价相同。

经过历代总结,治蝗之法无外乎五种,第一是趋使百姓打捕,打捕发又分为两种,虫子小或者小范围的时候,可以采用围三缺一,三个方向驱赶把蝗虫驱赶到一处再用网罩兜住。

如果成灾,则百姓以被单渔网张开漫天都是,随意捉拿。

不过一旦泛滥成灾,人工打捕效果很差,可谓杯水车薪。

第二种是燃火诱杀发,蝗虫有喜光喜火的特点,而且蝗灾一旦选定方向,蝗虫飞行目标一般不会轻易改变,可以设置火线,烧死路过的蝗虫。

但是这种办法也容易引起火灾,而且百姓吃饭皆依赖薪柴,若是烧的多了,地里庄稼又绝收没有新的薪柴秸秆,百姓连吃饭的柴火都没有了,也不是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