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六百三十二章 外典算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一早,朱慈烺开始了京城巡视之旅,首先要巡视的就是典算外局,皇明商号很多结算都在这里。

因为内宫不是你相进就能进的,而且晚上还要落锁关门,所以那些师爷账房如果不是必须的,一般都在外城办公。

外典算局的办公地点是以前御马监的中府草场,也称为外草料厂。

御马监改制为新军之后,内宫的骑兵编制基本上都撤销了,只保留了一部分皇家仪仗用马,御马监收藏的那些好马也交到皇明牧业那边去当种马了。

所以这外草料厂也就空闲下来,被朱慈烺从御马监要过来自己使用。

外草料厂北面一街之隔就是外东厂,跟朱慈烺的外典算局一样,东厂的幡子大多都不是太监所以也不适合经常出入内宫。

跟外东厂做邻居,一个是保证安全,毕竟这里面涉及到大量财富。

另一个也是让崇祯放心。

东厂一直在扩建,这边的地方不够之后,东厂又在城南和城北各设立了一个新营,成为北东厂和南东厂。

估计这位厂公方化正是想要效仿锦衣卫南北镇抚司的格局。

从目前东厂的情况看,方化正把草料场北面的这个外东厂设置为皇城厂,也就是主要建设京城内的动向。

南东厂则针对大明境内,北东厂针对大明境外,然后内廷东厂负责监督执法等。

并且美其名曰保护,把整个东宫外典算局都纳入巡查范围。

为了减少冲突,维持自己的形象,朱慈烺特意安排了李若琏,锦衣卫负责外典算局内的防卫,外面的就不管了。

所以朱慈烺来到这边首先面对的就是东厂幡子的搜查,当然直接上车搜查这些人是不敢的,只是头头借着汇报的名义扫了一眼。

当然了大明太子现在又没有失宠,皇上虽然防备,也没有对付太子的意图,这些人自然不敢放肆。

扫一眼紧紧是为了确认太子的安全,别被绑架挟持什么的而已。

李若琏冷着脸没有吭声,同行是冤家,东厂现在在模仿锦衣卫,李若琏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自然不高兴。

进到外典算局,桂喜已经在这等着:“殿下,我扶您下来。”

朱慈烺搭着他的手跳下车,院子里这些汇报的人都乖乖的躬身站在两边。

朱慈烺摆摆手:“孤这边谁便看看,你们各忙各的去吧。”

进入正堂,这边是会客的地方,两边厢房院落,按照不同的商号和军中各部进行区分,有的占据一个院子,有的紧紧占据一间房子。

最后才是典算汇总,然后向内呈送。

所以朱慈烺话一结束,那些办事的就开始乱窜,人来人往的好不热闹。

朱慈烺问一边的桂喜:“这边地方够用么?”

桂喜拱手:“有些紧吧,但是还能勉强凑合。”

朱慈烺想了想说道:“北面的天师庵草场现在在干嘛?”

桂喜小心的提醒:“那边临着惠民医院局,都借给皇仁堂用来开设医学院了。”

朱慈烺笑着说道:“这么好的地方开学校有点浪费了,从城外另选一个地方给医学院,那边空出来之后,把这边的一部分搬到那边去。”

桂喜高兴的说道:“谢殿下,只是那边离东宫又远一点,汇报没有这边方便了。”

这个朱慈烺自然知道:“那就把一些没有紧急事务的放到北边,可能有紧急事务的放到这边。”

桂喜有点挠头:“只是那些是有紧急事务,那些是没有呢?”

朱慈烺沉吟一番:“涉及军队的自然是紧急事务,还有粮食,银行这些。

至于其他的商号结算都可以放到北面。”

桂喜连忙应是,朱慈烺继续说道:“明年孤就要北上了,这内外典算又耽误不得,明年就一起迁移到沈阳吧,这边和北面一起改造。

这两个地方要重新设计,你看这人来人往的一点章程都没有,要好好改造。”

桂喜被批评了几句立刻额头见汗,朱慈烺继续往前走。

其实改造是假,分成两部分也是假,朱慈烺真正的目的就是把典算带上。

典算跟着朱慈烺走了,那就意味着大明除了京城驻军以外的军队,钱财结算资金拨付等等都可以不经过京城。

这些朱慈烺不方面跟桂喜说,朱慈烺也不敢肯定自己身边到底有多少崇祯的探子。

接下来对外典算的巡视,主要就是对各处的规划了,朱慈烺说出了大概的改造要求。

改造虽然是假,但是这假也要假的跟真的一样。

一个上午就这样过去,下一站就是当初的八家皇店了。

这边可以说是朱慈烺的起家之地,当然朱慈烺发家不是靠做生意,靠的是抄家!

经过几次抄家之后,皇明系各商号陆续在京城各地都混到了一座大宅,改造之后作为驻地。

而这起初的皇店就全部交给皇仁堂了,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大明最大的全科医院。

先参观皇仁堂正是因为其对于接下来五年有着重要意义。

后世总喜欢把科教文卫放在一起作为一个词组来说,由此可见这四个门类对于国政的基础性。

尤其是卫生事业,想要大幅度提高大明的百姓人数,无非就是提高出生率降低死亡率。

而大明如果没有战乱、饥荒、瘟疫等事情发生,百姓能吃饱饭,自然平均寿命也就上来了。

但是出生死亡率确是一个绕不开的坎,这两年为了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朱慈烺特意培养了女医和接生女医。

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不过这新生儿除了因为接生护理不当死亡之外,传染病也是重大的致死原因,而众多传染病之中天花又是最厉害的。

其实隆庆年间大明已经有种痘防治天花的法子,只不过那个时候主要采用的是人痘法。

常用的有两种方法,一个是旱苗法一个是水苗法。旱苗法就是取天花者的痘痂研成细末,加上樟脑冰片等吹入种痘者鼻中;

水苗法就是将患者痘痂加入人,乳或水,用棉签蘸上,塞入种痘者的鼻中。这两种方法的大概思路都是让种痘的人先患上轻度的天花,出过疹子后精心护理,直至病症消失,就相当于已经得过天花了。

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风险,容易失误导致孩子惹上重症天花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