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扛红旗 > 第331章 元宵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无论是街道上,还是远处画舫上,只要能看见,能听见那片空地上声音的人,都各自有想法。

众多商人在想其中是否有利可图,军方的人则在想着是不是要赶快铺铁道。

当然,也有理学大家在想,圣朱熹说的道理,不会有错吧!

天行有常,宋应星这是假借天道!

“他绝活不到四十岁!”

不少文人都看着那处地方自信满满地感叹。

远处游船画舫上,高承好不容易拒绝了妻子们“茶话会”,这才上了一旁的画舫。

来到南京,张莺很快又操办起自己的艺人队伍。

这次加进来的女子们还蛮有名的,听说钱谦益狂追的柳如是也在其中,不过高承心忧天下,没有陪她们搞风花雪月艺术创作的空闲。

一阵繁忙之后,他在这条尽是高层的画舫上坐了下来。

除了南京这老几位,还有新到南京的卢象升孙传庭等人,以及喜气洋洋的孟文定。

孟科长得知刘同升叛乱的时候,真是心脏都快吓停了,在京师一连病了一个多月。

后来的整风中,他更是不断给自己老爹写信,劝老人家收收心,别整幺蛾子。

再到后来,他还不放心,索性直接捏了个偷税漏税的罪名,拜托高业先把他老子给抓了起来,断绝自由行动。

高业当然没有任由这位大孝子胡来,一时间孟文定“大义灭亲”的故事也成了南方的经典笑话。

不过,在这之后,却是没什么搞隐秘事情的人敢去找他老爹了……

时隔一年,重见高承,这位小四十岁的老帅哥都想抱着高总兵哭诉一下在大明受的苦。

不过,最终他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他也怕挨打啊……

“诸位,让咱们先恭喜孟科长安全回来。”

高承含着笑意端起酒杯,向着带些不自在的孟文定举杯。

后者也连忙端起杯子,向周围全部敬了一圈。

“孟科长这一次,可是劳苦功高啊。”

周文斗就坐在孟文定下首,也是不常见地笑着贺喜两句,主动敬了一杯。

孟文定虽然也对这人有些发怵,不过毕竟算是同一个时代的老人儿了,并没有失态。

“孟科长,在大明朝廷待了这么久的,对大明有什么看法?”

高承惬意地靠在椅背上,远眺一眼蒸汽机实验的方向。

那一百多米的轨道早就跑完了,而内压气流随着锅炉的热度下降而越来越无力,已经停了下来。

可是,“蒸汽机的启迪”已经达成了!

接下来,科技又会进入一次较快的发展。

同时,有了这技术,航运的船,也可以更新迭代了。

回头也得正一正当今的风气,不要老把注意力放在国内,更多也要看一看世界嘛。

孟文定沉思一段,然后抬头开口:“大明之弊……呵呵,总兵,我只看出了几条,就算是抛砖引玉了。”

高承并不在意他自谦的说法,挥了挥手,示意他继续。

“我觉得,大明的弊端,第一条就在于,朝堂官员的水平。”

孟文定深思熟虑之后,缓缓开口:

“我虽然待的时间不长,收到的消息不多,可是我多少能明白一些。

“大明的官员,全部都是靠着读书,还是读死书学习,十年寒窗一朝科考,观政几年,就可以做官啦!

“户部官员不必了解民生营算,兵部官员不必了解行伍征战,刑部官员连大明律都背不全。

“做事的人不能只做事,做官的人却只做官,大约就是那里的弊端。”

众人多有沉思,高承轻轻抚掌。

“说得好,正因如此,咱们选官才要有专业的考试,才会有做吏员的磨炼。

“战国时期就有这么一句话,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可是直到今天,仍然做不到。

“今后怎么样,五十年后一百年后怎么样,我管不着,可至少现在,眼前,咱们大家还是要专心一些,别把总兵府做成第二个大明,大家觉得如何?”

周围人各自有想法,不过没人反驳。

后面这半句,就属于是不能反驳的话了。

孟文定赞同之后,又想了想,开口道:“其次就是,在大明,百姓说不上话,开不了口。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大明,内阁定方针,六部做实事,剩下的百姓,便只能被安排。

“百姓的声音传不到京城,皇帝也听不见,久而久之,他们当然要振臂一呼,呵呵,总兵,我是在北方见得那些……”

高承知道孟文定怕自己误以为他是在讽刺自己,摆了摆手,示意没这个必要。

说完这些后,高承严肃地开口道:“孟科长说得很对,眼下大明的问题,其实就是两类。

“上不知下,下不通上,中间的官僚阶级欺下瞒上,祸国殃民。

“所以,咱们更加要严格地防备这种问题!

“也是因此,我打算给咱们官衙的大部分机构都改革一下,在这里也是事先跟大家说一声。”

高承此话一出,众人纷纷抬起了头,带着一丝惊诧。

这是又要清洗?

其中,又以涂方智和新礼事科的陈邦彦最为担忧。

之前那场清洗,涂方智有家人在其中!

虽然说不上是什么近亲,可是这种事情,卷进去了能有几人有好下场?

说不怕那是假的!

至于陈邦彦,是广东的一名大儒,不过本身并不腐朽。

他本来因为周望的屠杀行为,对总兵府很是仇视,不过在张家玉的劝导和对总兵府执政切实的了解后,勉强做了个投诚的文人。

他最怕的,就是高承改来改去,再做了某些昏君的事!

不过,众人没有谁主动出声反驳就是了。

因为私心是有的,可是至少,在座的这些人当中,不担心自己身上不干净,会被清理掉!

一些敏感的话题之后,所有人都看着远处的烟花,开始了真正的闲聊。

p.s:敏感的话题,不仅不能说,也不能写,那就不能聊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