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定国最后还是收下了吴雨先的毒饵。

为了那些流民百姓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为了张献忠部的稳定考虑。

他如今虽然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却因为敢打敢拼,指挥有方成了军中的将领之一,麾下便是张献忠核心骑兵中的两千骑。

这么多粮食,如果大部分让张献忠收藏起来,万一高承找人在农民当中散播谣言,再调遣襄阳官兵出城阻击,可能八大王就要完了。

李定国自己收下,给义父的孝敬仍然不会少。至于其他军民,大致“公平”地分配一下,总归不会闹太大的事。

只可惜,李定国现在毕竟年龄尚小,对真正的用心险恶一无所知……

吴雨先出营以后就吓得差点尿了裤子,他一个商人哪里经历过这些?

不过,冒险的结果还是好的,水泥厂和化肥厂执照有了,总兵又要开辟疆域。

未来两年之内,这是至少十倍的利润!

他离开以后,也没有赖李定国的账,找来人把银子和粮食都送了过去。

并且按照李邦华的吩咐,距离李定国营盘远时敲锣打鼓广泛宣传,一到营盘附近,就收声了……

李定国哪里知道这些事,正在给义父准备了两万两白银和一万五千石粮食的孝敬时,突然孙可望和艾能奇就来到营中。

“兄弟,这是从哪儿得了这么大好处啊?”

孙可望笑眯眯地跟自家二弟打着招呼,一边随手翻了翻李定国帐篷中的这些箱子。

“老大,老四,来的正好。”

李定国却全然不知对方在想什么,喝了口水继续道:“这是江西那傻子高承白送来的,你们等我把这些腾出来,一起送到父亲那里去。”

艾能奇年龄不大,却也仿照义父留了一嘴大胡子,此时只是捏着胡子冷笑,并不出声。

孙可望也点了点头,“好说,好说。”

两人就这样在李定国帐中等他把所有东西分好,然后找来近百士卒,抬着往张献忠营盘走去。

出营时,李定国已经闻见了那些流民煮红薯和烤红薯的香味,愉快地笑了起来。

“老大,老四,你们闻,这粮食多香甜啊,这可比什么大米小米来得好吃。”

“呵呵,好是好,就是可能不太好咽下去。”

“哼!”

听着两兄弟这样的答复,饶是李定国心眼大,现在也觉得不对劲了。

“大哥,怎么,你们来找我,不会是有什么事吧?”

“我们能有什么事?是咱们爹有事。”

孙可望乐呵呵回答着,不知心里在想什么。

“二哥,你忒不地道,有银子有粮食,不给我们分就算了,也不给爹?”

李定国皱起眉头,“我这不就要去给父亲送吗?你们到底在说什么?”

两人不说话了,只是冷笑。

李定国也懒得搭理两个人,直接闷着头走。

大哥孙可望,温文尔雅,倒像个儒将作风。只可惜见不得弟兄几个受褒奖。

弟兄几个受责罚了,第一个站出来肯定是孙可望,该同担责同担责,该安抚安抚。

可弟兄们要是受表扬了,这大哥就没那么好了,非要阴阳怪气几句才行!

有时候李定国也觉得烦,可这也算自己的兄长,就算烦也只能挨着。

艾能奇则完全是个莽夫,全部都不管不顾,只知道打仗杀人收金银,不过对父亲张献忠,倒是一顶一的忠心耿耿。

心思各异的三兄弟到了营帐门口,刘文秀从门中走了出来,看了看三人,平静道:“新令,从今往后除了当值义子,其他人进帐卸兵器。”

李定国有些不解,这是干嘛?

不过看孙可望和最莽的艾能奇都没意见,他也就解下了腰刀,从靴子里拔出短刀,交给看门的士卒。

“行了,进去吧,爹等着你们呢!”

进帐之后,刘文秀站在门口,其余三子纷纷下拜。

“孩儿孙可望向爹问安。”

“孩儿李定国向父亲问安。”

“孩儿艾能奇向爹问安。”

桌案后面,是一个高大的汉子。

这汉子即便坐在那里,也比常人坐着大上一圈,一张发黄的棱角分明的脸,遍布下巴和胸口的胡须更添几分威风。

“哈哈哈,咱们父子还用这么见外么?都起来,都起来!”

张献忠哈哈大笑,连忙让众人坐下。

“老大,让你去打探往南直的路,打探清了?”

“回爹的话,河南那边,左良玉仍然在洛阳窝着不出,其余官兵大多围剿闯王他们,只有一个王朴,难当我天军威风!

“至于黄州府那边,听闻南京兵部尚书调任西南,也难以围堵,如今,两路都是通的。”

“这就好,这就好。”

张献忠轻声笑着对众人讲道:“我原以为,那高承朱燮元气势汹汹的来,为父就要死在这里了呢。

“现在看来,天命还是在为父啊。”

几子连忙都说些父亲威风之类的话,李定国也不例外。

“老二,听说你收了高承的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