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扛红旗 > 第158章 田有年-报社主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高承在袁州府并没有碰见什么抵抗,几乎说得上是望风而降。

他一开始还以为是这袁州知府是一个膝盖软的小人,接触一段时间,这才发现根本不是这样。

袁州知府田有年,之前是辽东王在晋手底下的官员,在熊廷弼刚刚倒台的时候几乎可以说是撑起辽东防线的将官之一。

可惜后来并没有得什么重用,而是派到了袁州来“考验考验”。

即便如此,他也不曾忘却拳拳报国之心,黄台吉入京畿时,他率先响应,拨发乡勇。

平常时,又不忘让手底下的百姓做一些弓刀军械,献给崇祯。

崇祯五年,便献上了五百把弓,三百把刀。

崇祯大为欢喜,给他的赏赐竟然有一百两雪花纹银之多!

崇祯自幼不入行伍,对大明卫所的了解还是成祖年的水平,哪里知道除了秦良玉的川蜀,整个南方卫所加一块还不知道有没有五百把弓!

在他看来,自己的赏赐已经是对忠臣的赞扬了,可在田有年看来……

大明吃枣药丸!

而一府的知府都投降了,其他各县还守个什么劲?

再说了,真是高瞻远瞩的人,预谋攻击高承的人,早都已经去过庐阳镇并且被感化了。

至于那些个不投降不募集乡勇的道学家,高承也不难为他们,只是软禁。

反正自己不着急把县城全部占据,留一些维护下大明朝的脸面也无可厚非。

田有年献上整个袁州府后,又找人准备了大型酒宴,以“喜迎王师”。

高承并没有拒绝,只是到了酒宴时却用了自己人带来的用具,以及私底下被王象佛尝过的食物。

防人之心,到底不可无。

酒过三巡,田有年的眼睛渐渐朦胧,也开始说一些有关于自己未来的话。

“高总兵,听闻总兵手下用官,全部都要通过考试,其中还有算学之道……”

田有年一提起此事,高承便闻弦歌而知雅意。

大明就是因为让他看不见前程,这才被他背叛。

而今他让自己不费一兵一卒得一府之地,明显是想换个官职。

在这一方面,高承其实不愿意大开方便之门,看李邦华和邹维琏都只是参谋局的参谋便可知,投降他不一定就能当上封疆大吏。

今日给田有年额外授官,明日又有人投降,到时候怎么办?

高承思索片刻,义正辞严道:“田先生!

“总兵府内部授官,公平公正公开,任何一个官员,都要经过考试才可以当吏员,有擢拔机会,有政绩,才可以升任。

“即便你是以知府之位投降,我也不会直接封你一个知府,这样的话,我怎么对得起那些辛苦考上来的官员?”

听了这话,田有年顿时老脸一红。

搞潜规则不丢人,可是搞潜规则不仅被人家看出来了,还被当场揭发出来了,这就有点丢人了……

只是他心中也知道,自己即便不投降,高承迟早也会拿下袁州府,自己的所作所为,绝对担不起一个泼天功劳。

心中如是想着,田有年就要告辞而走,突然却看见高承笑了。

“不过田先生不要灰心,官当不成,我这里还有好差事给你呢。”

峰回路转?

田有年刚刚沉寂的情绪突然又跳跃了起来。

他当然知道高承的总兵府是一个拥有多强生命力的地方,也知道,在总兵府内部,官员不是唯一一个说话算数的。

例如粮行,例如戏团,虽然没有官阶,但是十二镇的镇公所鲜有能直接命令这两个超然团体的。

“听说田先生昔日在辽东随王帅一起与鞑子作战?”

田有年点了点头,略有些怀念道:“不错,我确实曾在辽东任官,也是真切上过战场,杀过鞑子的人。”

“田先生在江西,感觉这里的百姓对待鞑子是什么态度?”

“态度?”

田有年皱了皱眉头,开口道:“于江西而言,鞑子远在天边,有何要担心。升斗小民,怕是不会有什么态度。”

“正是如此啊!”

高承幽幽叹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是当今鞑子屡屡进犯京畿中原,屠戮、奴役汉家男儿千万!

“可是在天之南,又是如何呢?秦淮河的脂粉照样腻满整条江河,连田阡陌的富户士绅照样大肆盘剥。

“又有谁,想着那些北地百姓呢?”

而他面前的田有年,早都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震撼得无以复加!

在此之前,任谁也是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哪有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震聩人心!

是啊,国家安定早已经不是几个士绅可以决定的了,而是天下每个百姓的责任!

一些思想如同惊雷一样在田有年的脑海中闪烁,以至于他都没有听清楚高承后面的安排。

“我打算在江西发行一种报刊,主要讲分田,讲平等,讲世界如今的形势,讲火器的先进,讲鞑子的凶残,以及它对咱们的侵略!

“这个报刊,我打算叫它真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