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扛红旗 > 第100章 风雨欲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00章纪念,二月份共更新了一百章一十八万字!)

(一定要点开上一段的段评啊啊啊!)

“不一定,不过很快事情就变多起来了,我得回去坐镇,你也该回去收一收心了。”

高放闻言懵懂地点了点头,想了想又道:“总兵,你一下出来这么长时间不回去,不怕出现什么事情吗?”

“这有什么好怕的?机构原本就是帮人省力的,什么事都亲力亲为的领导最后肯定要被累死。”

高承拿手指点了点桌子,“我制定好了一套机构,那么就让它安稳地运行,我只需要时不时检查一下就可以了。

“难道你会每天早上亲眼盯着士兵训练吗?”

“我会啊!”

“……这说明我给你开的工资没有白开……”

高承一脸敬佩地看着高放,难怪这厮一天吃那么多!

活力这么旺盛的吗?

至于信件上,倒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无非是李邦华孟文定周文斗他们又一次催促自己回总兵府坐镇大局了。

从四月开始,一切都是有条不紊地走着,一点纰漏也没有出。

各方的建筑都在修建着,五月开始,粮仓,兵营,镇公所,军械所,化肥厂,水泥厂依次竣工。

而神庙一开始投入的只有四百多工人,其余建筑修好后,这些人便都被工资给吸引去神庙工地上做工去了。

按照孟文定详细勘定的结果,大约明年春天结束时就可以完工。

在这期间,教育方面的事情也被转交给了李邦华处理。

老头虽然是大明体制下出来的顶级读书人,但不得不说,智商确实高。

三两个月的时间,便把其他几科教材全部吃透了,每天只是抱着思想教材冥思苦想。

这也正常,毕竟孟子的思想和现在很多禁锢人的理论都是相违背的。

单单是“君不正臣投外国,父不义子奔他乡”就够老头寻思得了,毕竟之前可是一直在教“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来着。

不过看不明白归看不明白,这课程只要转述就成。

官府以身作则,很快百姓们就会明白,然后形成一种稳重的推力。

之后不会那么容易再扳成原来那种愚昧的模样了!

至于周文斗和高业,最近和境内许多读书人打起了擂台。

来源就是一件事,裹脚!

这事最初是张莺发现的,她带着戏团来回巡演的时候,碰巧一个老学究,请戏团所有的男工作人员去家里参加仪式。

裹脚仪式!

别的高承还可以忍受,这个实在是不得不管。

虽然明末的裹脚只是为了让脚细长,但这也足够反人类了!

凭什么让那么多小孩子为了你朱圣人一个人的xp买单?

对此,高承几乎语气严厉地要求境内所有刑事科差人,挨家挨户上门去检查。

遇有裹脚行为的,第一次罚钱三百文,没收田亩四分之一。

第二次罚钱五百文,家里当家人去做苦役一个月。

第三次则是直接登记造册,在场所有家族成员不得成为官府公务人员,且主事人苦役三个月。

三种方法来针对辖区内的农民,商人和读书人,高承原以为会这样弹压下去。

没想到这些人反而愈演愈烈,周文斗甚至来信,说有发现这些地主文人私下串联的迹象!

这一次回去,也有为了解决这件事!

而且,也是时候准备一下新江西巡抚的欢迎仪式了!

听说福建那边,郑芝龙将刘香彻底打入海里去了,往后恐怕再也不能翻起什么风浪。

这也就意味着,拖了六个多月的江西巡抚马上就要上任了。

新巡抚邹维琏,文治上比不比得过解学龙不知道,但是武功上算是稍强一些。

好在,江西这里与福建通的河流吃水不深,郑芝龙的战舰估计没办法运到这里。

不然,高承的十二镇恐怕会遭遇这些水军拼命的掠夺和打击!

不过,打邹维琏的时候还得把握着点度,不然也怕崇祯破防……

崇祯的五省总督陈奇瑜,在车厢峡吃了败仗!

也不能说败仗,应该说是赢了,但没有完全赢。

贼头高迎祥是确认了死亡的,可是闯王闯将一丈红曹操之流跑出去一大堆,水银泻地一样溜得陕西中原到处都是。

这时候邹维琏来围剿自己再失败,就怕崇祯脸上挂不住,给自己打仗加难度啊……

别把大明最后的全明星阵容给调过来……

想到这里,高承又想起了江西的这位布政使,吴时亮。

何应瑞锁链加身荣归故里以后,吴时亮便以近八十岁高龄接过了江西布政使司的烂摊子。

从崇祯二年起,赋税没有交齐过,太监的钞关税还被高承劫走了!

就连仅有的纸业和瓷业,也被江西土匪玉麒麟和孟文定打得破烂不堪!

差点没给吴时亮气死!

老头子自然不想受气!可组织了几次乡勇被贼兵挫败后,也只能黯然接受自己军事上已经制不住高承了的现实。

转而开始积攒军粮,磨炼武备。

听说最近还建了个大粮仓,能装小十万石,全部都是准备好的军粮!

思来想去,高承提笔开始给李邦华回信,安排麾下这些人把财货送回去的同时,又叫来了高放,开始安排人手。

劫匪生涯的最后一战,回庐阳镇之前,先去一趟南昌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