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可不是,咱们快点儿,说啥也得把孩子救出来。”

大家快步往村口跑着。

那边赵清悦已经施展轻功到了正在奋力刨雪的老婆婆跟前,

“大娘,我是路过此处的,在离村子不远处休息,听到你的叫声过来的。孩子被埋在哪个位置?”

“这里,就是这儿。我听到外面雪崩的声音,想着怕砸着房子出来看看,哪成想,把我小孙子 给埋在里面了。”

老婆婆哽咽着赶紧给赵清悦指了指位置。

赵清悦看她只着单衣,瑟瑟发抖着,脸上却是急出了汗。

当下看了看堆在厚厚雪下的倒塌屋脊,祈盼着孩子没事。

这时村民也跑过来了,“婶子,铁蛋被埋在哪儿了?你别急,咱们人多,孩子不会有事的。”

借着人多,赵清悦身子往后撤了撤,闪身进了空间,从里面透视,观察被埋孩子的情况 。

一看之下,心也揪了起来,孩子被一根木头砸着腿了,看情况是要骨折。

她不敢在空间里待久,忙从倒塌的院子里拿了把铁锹来和大家一起挖。

因她知道具体位置,所以只挑个小小的位置一直朝里挖,旁边的人虽然不认识她,但见她帮忙救孩子,倒也无人说什么。

一盏茶后,终于看到孩子了,妇人急忙就要去抱起昏迷的孩子。赵清悦急忙指着孩子腿上的木棍和地上的血,

“大娘,看孩子腿应该是被砸着了,我懂医术,我先看看孩子情况 好吗?”

围观众人没有说话,这附近就他们这些人家,要找大夫得走很远的路到县城。

“好,老婆子先谢过姑娘了。”老妇人忙让开位置。

赵清悦小心的把孩子腿上的木棍拿开,轻轻搭手在孩子手腕。

还好,除了从房屋倒塌时把他从床上摔下去时,脸上受了一些擦伤和惊吓,并无大碍。

这才蹲下身子轻轻把孩子裤腿挽起,果然小腿处被砸骨折了。

“大家先不要动,我去找个棍子过来把伤处固定一下。”

赵清悦动作迅速的跑了出去,把马儿从空间里放出来,又拿了两件棉衣和一个毯子,以及她的小药箱。

她看到妇人冻得瑟瑟发抖,小孩子也是脸色青紫,想来他们的棉被衣服什么的都被倒塌的房屋盖着。

观前来救援的村民布满补钉的衣服,想来也没多余的衣服借给他们。

毕竟拿出太多有些不太像赶路人会带的。

“大娘,我也只带了两件换洗的棉衣,您先穿着御寒。这毯子给孩子盖一下。”

那妇人感激的朝赵清悦俯身行了个礼,接过毯子小心的盖在孙子身上。

当看到赵清悦递过来的棉衣时,不由脱口而出,

“这是云想阁的棉衣?这衣服贵重,老婆子不能要。”

老妇人说完就后悔了,忙笑着找补:

“以前娘家妹子给过一件这种衣服,说是京城云想阁的,金贵着呢。”

赵清悦把她的反应看在眼里,面上不动声色笑道:

“衣服就是取暖的,大娘不必介意。”

在这个偏僻的地方,一个普通农妇会认得京城云想阁的棉衣?

而且打眼一看就知道是云想阁的,应该对京城很熟悉。

赵清悦动作麻利的把孩子受伤的腿固定 好,这才小心抱了出来。

大家七手八脚又帮忙把床给扒拉出来,勉强抬进了小小的灶间。

别的屋子都塌了,只能先凑合着住了。

在赵清悦说要给孩子骨折的腿接骨时,有位头发花白老者披着衣服赶了过来,

“姑娘,不是老头子不相信你,实在是满仓临走时把他娘和儿子托付给咱们。”

“姑娘若是能治好,那尽管动手治。你别怕满仓娘给不起诊金,咱们村里会给你凑齐。”

“若是不能治,老头子即刻派村里年轻人去县城请大夫。不能让娃耽误了。”

赵清悦莞尔一笑,“大爷您放心,我能治好。这么大雪,现在去县城请大夫来回最少得三四天,孩子的伤也不能耽误。”

“过后若不放心,等天好了,可再请大夫来看一下。”

老婆婆听赵清悦说的在理,望向老大爷笑了笑,

“多谢张大哥,这姑娘既然说能治,就不劳烦大家再往县城跑了。”

赵清悦在灶间给孩子喷了止痛药,手脚麻利的接骨,并做了固定。

院子里来帮忙的众人生起了火在观望着,直到赵清悦开门出来,大家忙凑了过来,

“姑娘,铁蛋如何了?腿接好了吗?以后走路不会有影响吧?”

“大家放心吧,孩子的腿已经接好,以后走路和正常人一样。”赵清悦笑着和大家解释。

看样子这个老婆婆在村子里的人缘不错。

“那就好那就好,只要孩子没事就好。”

大家纷纷应是,白发老大爷看向老婆婆,

“满仓娘,你也别担心,房子塌了咱们村里老少爷们帮你盖,不会让你们没处落脚的。”

“多谢张大哥,夜里冷,您快回去歇着。”老婆婆抹了把眼泪道谢。

一个年轻媳妇上前来,“婶子,需要什么了,你说一声,只要咱们家有的,你只管来拿。”

“好好,老婆子谢谢大家伙了。”老婆婆声音有些哽咽。

“谢啥?乡里乡亲的。再说你平日里可没少帮咱们 。”

送了大家离开,赵清悦又去取了药,顺便从空间弄了几只鸡鸭出来,孩子腿好些也得补充营养。

“大娘,这本来要带回墨城的,先炖给孩子吃吧。”

“这可使不得,姑娘今天已经帮了老婆子大忙了。哪有再收你东西的理?”

老婆婆急忙推拒。

“大娘,以后我还会从这里走。若是累了就来你家歇歇脚 ,只当是提前抵了银钱。我先去看看孩子。”

赵清悦把东西塞给她,走到床前看还在睡着的孩子。

“大娘,只要晚上孩子不发热,就没事了。我给他开的有汤药,我带的草药不多,您先用着,过几天雪停了,有人去县城了,给您带一些。”

“老婆 子谢谢姑娘。姑娘的大恩大德老婆子无以为报。折腾半宿,天也快亮了,委屈姑娘且在这儿凑合着歇歇吧。”

老婆婆把灶间的火生的旺旺的,搬了把椅子给她。

还好孩子夜里并没发热。第二天醒来只嚷着疼,赵清悦又给他用了一些止疼的药。

村民淳朴,为了感谢她救了这个孩子,第二天一早,就有婶子大娘,端几个鸡蛋,拿一块豆腐,还有一位大娘拿了半只野兔过来。

“自大嫂子来了咱们这里,可是没少帮咱们,这不,遇到事儿了,咱们也没帮上大忙,一点儿吃的,姑娘不要嫌弃。”

赵清悦知道大家日子并不好过,推辞不过只得收下来。

寻思着找个理由从空间里弄点肉出来给大家。

大家说着又看了孩子一眼,见他睡得正香,放心的都离开。

了无睡意的赵清悦笑着和老婆婆攀谈起来:

“大娘你原来不是这里的人吧?听你口音带着点儿京城那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