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 第137章 小人栽赃陷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话说老莫来到屋内,里面却黑咕隆咚的,什么也看不见。对于制作火药,他是个门外汉,因而也不懂的这里面的禁忌要领,两眼一抹黑,他不得不打火照明。

可这一打火可不要紧,虽未接近火药堆,但屋里到处弥漫着粉尘,就听“轰”的一声,粉尘被他引爆了,火药库也炸起来了,登时把他炸了个粉身碎骨。

那惠海通站在门外,也被气浪推出老远,抛在院内昏过去了。

随后爆炸之声不绝于耳,火光冲天,令人惊惧。

赶巧乔载智从博朗洋房里回来,托尔也跟着他来替博朗取书。他俩听到爆炸声,看到熊熊的火光,忙疾步向火药库跑来。

乔载智老远就看见义兄倒在地上,房顶上不断崩出火球来。他也顾不得许多,跑过去抱住义兄想往外拖,不料他实在太肥胖了,乔载智竟拖不动。

这时,天上一个火球正照着他俩落下来了,乔载智救人心切,下意识俯身护住身下的人,火球砸在他的背上,瞬间他的头发、衣服都着了火,背上也窜起火苗来,幸亏托尔急忙跑过来,脱下衣服扑灭了他身上的火,救了他。

这回大概是过了半个多月,乔载智才苏醒过来,他趴在大王庙医院的病床上,浑身缠着纱布。

原来,他的头皮和后背都有大面积烧伤,这么重的伤,连马医生也束手无策,他知会了陈安邦,陈安邦心急火燎地赶来,用中西结合之法,最要紧的是祖传的金疮药,那是清热解毒、愈合伤口的良药,救了表哥一命。

当陈安邦看到表哥醒过来时,顿时就哭了,他不仅是心疼他的伤势,还因他的一次次劫难而痛心。

原来,这期间李硕果和博朗、托尔都把前因后果告诉他了,每说到伤心处,这些大男人都泣不成声,一个个哭得撕心裂肺,陈安邦这才知道表哥在这里遭了多少难、受了多少苦。

而乔载智这次死里逃生后,反倒心胸豁达起来了,他清醒以后,就劝表弟说:“哭什么?我死了一回才知道,死就如睡过去一般,忽悠一下就没感觉了。我这辈子还从没那么轻松过呢,唉,——能死真好!”

说完,大颗大颗的泪珠反而不由得落下来。

兄弟俩就这样对坐而泣,直到李硕果和陈王氏赶过来劝解,他俩才止住悲声。

陈安邦作为名医,他的病号自然不少,同仁医院的兰院长再三写信催他回去,他只得给表兄留足了药剂,洒泪而别。

乔载智又在医院里住了一阵子,在马医生的精心诊治下也恢复得很快,头皮幸而未留下伤疤,只是迟迟长不出头发,背上烧得太深,伤痕累累,也再难恢复如初了。

乔载智只担心自己的头发,要是扎不成辫子,那以后还怎么见人呀?

他在病床上趴着,觉得五脏六腑都被压扁了,身上稍稍疼得轻点以后,他就挣扎着坐起来了。

原先都是李硕果和托尔在这里伺候他,他一旦能自己活动了,就把伺候他的人都撵走了,虽然两臂一动就牵扯着后背钻心地疼,但他宁愿忍受疼痛,也不愿让别人伺候自己。

惠海通也因震荡受了轻伤,但那点伤连破皮都没有,要不是义弟,他的小命早没了,那个大火球能把他烧得精光。

当他知道是义弟救了自己之后,那颗麻木的心也苏醒过来了,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

他背地里感激涕零,但当面却不啼哭,当他看到义弟那伤痕累累的惨状,他决心倾尽所有回报义弟。

他那富商爹爹也来了多次了,留下了足够的银票,买吃买喝都不在话下。

但乔载智清醒以后,就没花过义兄一分钱,因为他不是为了钱而去救人的。在他而言,救人那是他的本能,不管身处险境的是谁,他绝不会见死不救的。

伤势稍有好转,乔载智就在医院里待不下去了,一再想回厂里去。

李硕果不愿意,劝道:“你就安心疗伤吧,火药厂里又不是离了你不转!”

乔载智摇摇头,仍挣扎着要回去。

陈师傅恰好在这里呢,就问:“你回去能做什么?身上带着伤,也干不了活。”

乔载智说:“我回去盯着点儿,防着他们又填充假火药。我家钱叔叔,还有彭大人、小鸽子、王苍娃,都在军中效力,要是与洋人开战,少一颗哑弹就能多保住他们一条命!”

旁人听了,眼眶也都湿润了,心想:“他都伤成这样了,还记挂着别人,真是菩萨心肠!”

乔载智天天盼着出院,可还没等到那一天呢,天津卫军政司的人就来抓他了。

原来火药库爆炸以后,引起了各方的注意,机器制造局的总办大人为了查获真凶,将此案交给了天津卫军政司查办,——军政司查处案件可以避开地方上的那些繁文缛节,能干脆利索地查获真凶。

可这桩案子破获的难度甚大,因是一起爆炸案,库内的东西被炸得踪迹全无,既然物证全销,凭什么查案呢?又到哪里查去呢?

可他们查来查去,最后在墙外一件烧损了的工装上,因工装有编号,还绣着名字,一查就知道是谁的,最要紧的是,里面竟然有火种!

而那件工装,正是乔载智的,况且那时他也在场,还被火球砸晕了呢。

虽然他被烧伤了,但也脱不了干系;那惠海通也是嫌疑人之一,因为当时他也在场。

军政司凭着这些线索,还不等乔载智伤愈,就到医院里去抓他了。

那些公人可不管他身上有没有伤,见了他就抹肩头拢二背捆了个结实,后背的伤口又都裂开了,这点把乔载智疼死!

他们把乔载智投入了黑牢里,就像他被关禁闭的黑屋子一样,在里面吃,在里面拉,又密不透风,可知乔载智受了多少罪!

他们提审乔载智时,都不用动酷刑,因为他的背上背着酷刑呢,稍一揉搓他,他就疼得要死要活的。

然而即便这样,他也拒不承认那莫须有的点爆炸药库的罪名,再三说自己不在场,是去洋房里了,博朗、托尔可以作证。

不料这些天他俩被嘎登恰好给打发到南洋去公干了,迟迟不回来,因而也无法取证;军政司就问噶登,那噶登因为得不到卖图纸的银子而耿耿于怀呢,这回便昧了良心,报复乔载智,硬说当天他在洋房里没见着他。

洋人的话,军政司能不听吗?

这下乔载智是在劫难逃了。

那惠海通倒是没被投入黑牢中,因为他巧言令色,巧舌如簧,军政司的人辩不过他。他说:自己身为提调,随时去库房查看纰漏,以消除隐患,那是自己的职责,原无什么大惊小怪的!当时因听到库房里有动静,他本想进去查看是谁在里面的。不料刚到跟前,屋里就爆炸了,自己当场被震昏了,也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他说得天衣无缝,不仅摆脱了嫌疑,而且还是个恪尽职守的有功之人呢!

于是军政司就把疑点都落在了乔载智的身上,——他的工装在搁在外面呢,虽然烧掉了多半,但编号还在,且里面装有火种呢,而靠近火药库是严禁烟火的!

军政司办案就是快,既能抓捕人犯,也可判决人犯,他们很快给乔载智定了罪,判了个斩立决!

当军政司把这个结论告知总办大人时,他吃了一惊,实在难以置信。

然而大家却言之凿凿,都说乔载智在厂里混的不如意,肯定心中怀恨,很有作案的动机:他最初由会办被降为襄办使用,算是一恨;主持炼钢后被强行封炉,算是二恨;阻止封炉被关禁闭,算是三恨;打靶场上派他冒险点引线,算是四恨;勒令他下苦力去填充炮弹,算是五恨;诋毁火药被当众鞭挞,算是六恨……有那么多恨,他去杀人也是可信的,何况只是点爆个火药库,以泄私愤呢?

总办大人还在犹疑,军政司已然就要问斩了!

李硕果听说了,大吃一惊,径直去找总办大人申冤,总办大人大人一扎撒手,说:“这与本官无关,是军政司侦破的。本官也不相信他会做出此事,也想替他通融一二,可军政司那里却是六亲不认的。”

眼看午时三刻就要到了,李硕果和陈师傅一商量,别无他法,先去菜市口去喊“刀下留人”吧!于是他俩跌跌撞撞地跑向菜市口。

老远就看见乔载智被五花大绑,背后插着一支高高的亡命牌,身前是一个木墩子,他大概是累极了,亦或是真的生无可恋了,索性跪在地上,将头搁在木墩子上,这叫做引颈就戮。

刽子手站在他身后,抱着鬼头大刀,就等午时三刻行刑了。

李硕果想跑过去,却被手持红缨枪的官兵拦住,他只好高声大叫:“刀下留人!冤枉啊……”

官兵哪里肯让他乱喊,抡起枪杆打他。眼见他无法靠前,陈师傅也跟着喊:“冤枉啊……刀下留人!”

可仍然无济于事。

时辰到了,刽子手举起了寒光闪闪的鬼头大刀,这时,就听有洋人的声音从人墙外围传进来:“Stop it!”“hold your hands!”

官兵不料会有洋人替他申冤,刽子手放下了刀,人墙也敞开了一个缺口,原来是博朗和托尔回来了,他俩趁势挤了进去。

李硕果和陈师傅也跟着挤进去,他俩先跑到乔载智跟前,附身抱住他,让他扬起头来,乔载智已是万念俱灰的了,没想到还有兄弟们赶来救他,这时他才积攒了点力气,抬起头,惨然地看着两位大哥,眼中却不争气地流出泪水来。

李硕果和陈师傅再也忍不住了,也心疼得痛哭起来。

博朗顾不上太多,他径直跑到监斩官案旁,学着刚才李硕果和陈师傅的口吻大叫:“冤枉啊……刀下留人!”

监斩官虽是军方的,素日骄横,然而却也惹不起洋人的,见今日这两位洋人闹法场,不得不喝令:“收队,暂将犯人收监!”

后来经博朗、托尔证实,火药库爆炸时,乔载智确实在洋房里,他并不在现场,是托尔陪同他回火药厂拿书的。

噶登这时也红着脸说自己记错日子了。

军政司又问起他那件工装来,说里面有火种,两个洋人对此一无所知。

李硕果猛然想起数月前惠海通曾披走了一件旧工装,经他辨认,正是那一件。

军政司这才感觉被惠海通耍了,气哼哼地叫人去抓他。

此时惠海通早已从托尔那里知道是义弟救了自己的性命,此时终于良心发现,承认那工装是自己披到火药厂里去的,与乔载智无关。他说:“因傍晚自己去查房时觉得有些冷,就顺手披了一件旧衣,当时不曾想披的是此前借的义弟的,因没多想,披着就走了。又因自己近来学着抽水烟,火种是不离手的,顺手就装进工装去了,都是无心之过。当看到火药库里有人影时,自己忙跑去查看,身上的衣裳就此滑落在门外了。不料此时火光一闪,轰隆一声,自己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这些话仍无可挑剔,不光把他和乔载智给洗出来了,那么纵火的人肯定就是房子里的那个人影喽,早炸得无影无踪,死无对证了。

军政司没法,只好当场将乔载智释放,但对于惠海通,虽则未必是他纵火,然而带火种入厂已然违规,遂革了他的襄办之职,将他杖脊五十,罚金五百两了事。

后厂里发觉老莫失踪了,大家这才猜测纵火的人是他!

这下军政司觉得破案有功,忙上报兵部,批复“照准。”

总办大人这时方知是冤枉了乔载智,遂为他正名,将他官复原职了。

但乔载智已看淡一切,襄办对他来说就是个累赘,所以他再也不穿襄办的行头,内心一直沉静如水。

乔载智一沉静下来了,就十分想家,尤其牵挂老父和历经牢狱之灾的小弟,当然也更思念自己贤惠体贴的妻子。

他本想当即告假归省的,却又担心自己的发辫烧光了,模样异样,此时回去遭家乡人耻笑。

他又熬了数月,虽头发长些了,但仍没法编辫子,却也能勉强盖住脖颈了,于是他便告长假省亲。

火药厂的会办却不敢批,因乔载智此时在局里已成了个名人,有关他的事都须请总办大人的示下。

会办只好去回禀总办大人,总办大人觉得前番对不起乔载智,故而无论他告假多久,都一概允诺。

于是乔载智告别好友,踏上了回乡的路程。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