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 第132章 乔襄办勇立军令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乔载智果然去找厉会办了,然而去了多次都见不着他的影儿,——平时会办大人的应酬多,京津官员走马灯似的来打秋风,要不就是坊间的生意人争相请他,他排号都排不过来呢,哪有功夫见部属?下属有事要见他,均需去师爷那里预约,凡未预约的,他根本不见,这都是不成文的规矩。

乔载智后来不耐烦了,管他那一套呢!就在一个和暖的正午,他径去会办大人的公署大厅里坐等,来个守株待兔他。

这么一来,下人们慌了,因知道他有通天的本事,所以都不敢硬撵他。

就这样,直等到天过申时,厉会办才醉醺醺地回来。

进门一见乔载智在那里坐着,他心中老大的不高兴,然而却也并未形之于色,——盖官场中的人大多已练成了这种本事,即使心中下刀子,脸上却也保持一团和气。

他客客气气地问乔载智有何见教。

乔载智先打了个千儿,然后直言不讳,把想主持炼精钢的事开门见山说了。

厉会办被他气乐了,说道:“你来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该是个晓事的!凡事都得有个体统,咱们炼钢厂里的事,事无大小,都是有专属的,你只把该管的事管好即可。——前番我嘱咐你设计个图纸,把那一道运铁水的铁轨挪挪,拆下来焠火翻新,你画了没有?那红黑的家伙躺在那里那么难看,上头来人,显得咱没一点儿精气神儿,长官皱眉,我面上也无光。”

乔载智一点儿也不会拐弯,直言道:“大人容秉,恕在下直言,焠那个无用,终归是铁家伙,黑就黑着用呗。要紧的是再炼新钢,把那些脆而易断的废钢重新回炉,去除杂质,那才有韧性,那样才能用来打造神兵利器……”

“胡说!谁说那是废钢?那都是工匠们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炼出来的,锃亮崭新,你怎么倒说是废钢?你太目无尊长了!你只管胡言乱语,岂不有失体统?毋用多言,我还有公务要办,你退下吧!”说完,甩手去里间了。

乔载智碰了一鼻子灰,情急之下又单腿跪地,想叫住大人,却见他拂袖而去,他只好气噎心堵地退出来了。

乔载智数日来情绪低落,李硕果看在眼里,就劝慰他说:“如今做事不易,不单是你,人人都这样。——你别往心里去,就当没这回事儿好了。”

乔载智说:“我才不往心里去呢,我是斗智不斗气的。我退而求其策,已想好了,要用更大的官压他,他必会服软,——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嘛,尤其在这仰人鼻息的地方,我就不信他没一点怕性儿!”

李硕果频频点头,说道:“对,对,用李中堂压他。”

乔载智却又忧郁地说:“唉,我心里实在不愿用李中堂的旗号压人,毕竟与他毫无瓜葛,只是机缘巧合,由钱叔叔引荐,我才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可是真要狐假虎威,这样的事我还真做不出来。”

王苍娃说道:“他奶奶的,管他呢,如今我算明白了,那么多人装神弄鬼,怎地独不兴咱们做?再说,你又不是为自己谋财,正应该去试试。”

一句话把乔载智那种负罪感给驱走了,他又想起《孙子兵法》与《资治通鉴》来,顿脚说:“也罢,古之成大事者,亦必先自苦心志。我今为大义而不拘小节了。兵法云:兵不厌诈。我且去诈他一诈!”

随即他又去见厉会办,这回见面也不施礼了,进门就从容不迫地说:“昔日钱将军曾带携下官去拜谒李中堂,中堂大人当面嘱咐下官:若是主持一厂事务,务必要励精图治、奋发有为。而今自己身为襄办,想主持冶炼一炉好钢,以不负中堂大人的重托。望大人玉成其事!”

厉会办一听他曾拜谒过李中堂,当即变得恭顺亲和起来,对所请之事也不再生硬地回绝了,一再说有事好商量,凡事皆可从长计议。

他先打发乔载智回去,然后找来莫襄办商议对策。

莫襄办本就是主持炼钢的,一听乔载智想要取而代之,就气不打一处来,但他也顾忌乔载智身后有李中堂的背景,因而遇事也不得不深思熟虑。

他思虑良久,眼珠一转,悠悠地说:“这有何难?既然他想逞能,那就叫他过一把瘾。哼哼,只怕最后他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厉会办说:“愿闻其详。”

莫襄办说:“大人不记得三国时草船借箭的故事了吗?周瑜要杀诸葛亮,乃与他约期造箭,二人立下军令状,周都督却嘱咐军匠人等故意拖延,凡是应用物件都不与他齐备。诸葛亮也只能干等着,若不是天气有变,江中起雾,他来了个草船借箭,周都督管叫刀斧手将他斩讫报来。如今,他既然不知天高地厚,大人何不效法周瑜之计,先与他立下军令状,却暗中嘱咐采办人等,且不可与他提供方便,到时……嘿嘿。”

厉会办听了,连称妙计。

厉会办急招乔载智来见,乔载智知道必定是所请之事有了回转,就兴冲冲地来了。一进门,见会办大人喜笑颜开,告诉他准许他主持炼钢!乔载智大喜,再三拜谢大人,说自己一定会殚精竭虑,不负重托!

厉会办却又说道:“不急,不急。咱们丑话说在前头,这可是你主动请缨的,若成了便罢,若不成,白白耗费人力物力,那是要受罚的,不然何以服众?你须立下军令状,咱们约期半月,你敢吗?”

乔载智一错愕,他又反过来复过去想了一下:自己琢磨炼钢技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应该是能马到成功、胸有成竹的!他咬咬牙,便郑重地答应了。厉会办便唤过文员来,当场写了军令状,一式两份。

乔载智拿了自己那份军令状,躬身而退。

他来到厂里,先去炉间巡视一遍,又召集起众人来,说了会办大人对自己的任用。

大家面面相觑,似有不信。

乔载智取出军令状,当场宣读,又让大家传看了,大家方才信了。

平时莫襄办主持炼钢时,一切都有洋人调度,众人都受够了洋鬼子的气,今儿由自己人主持了,登时欢呼雀跃起来。

乔载智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他按照自己不知盘算了多少遍的方案,逐一分派差事,众人听了,无不称奇,都赞他思虑精密周详。一时人人踊跃,纷纷行动起来。

他对洋技师也有差遣,谁料洋人当场咆哮起来,嚷道:“你们是东亚病夫,懂得什么炼钢?假使不让我们主持,必败无疑!”然后扬长而去,只做壁上观了。

乔载智也不强求他们,只对众人说:“既然洋人看不起咱们,大家更要加把劲。等炼出好钢来,也给咱中国人争口气!”

众人心里何尝不这样想?一个个都热情高涨,有打扫场地的,有摆放工具的,有检查炉体、炉壁、炉盖的,有调试倾炉机械的……忙得不亦乐乎。

不到数日,炉具、器械等全都整饬一遍,于是乔载智带人先去看原料,经过精挑细选,才让人装料进炉。

底料陆续运过来,然而尚未铺就,就有厂里的采办来说,库存原料不足,急需进货。乔载智很诧异,说:“我才领着人看过库房的,库存充足。”

采办忙说:“是江南铁厂伸手来借,按照朝廷敕令,把原料调运走了。”

乔载智大急,让采办速速采买原料。采办爽快地答应了,却伸手向他要钱。

乔载智诧异地问:“你采买原料,自去采买就是了,找我何来?”

采办却说:“哈,您老说得轻松。您老要不给钱,小人拿什么采买?”

乔载智懵了,问:“上次装炉炼钢,难不成也是主持炼钢的人出钱买料吗?”

买办说:“所谓彼一时此一时也。那时有料,如今库存不足,小人禀过会办大人,会办大人急忙上折子要银子,那个怕是遥遥无期。小人听说您老立了军令状的,怕您受罚,所以请您的示下,您看是进料还是不进料?进料您得想法筹银子。”

乔载智这才意识到事情不妙,忙跑去问厉会办,厉会办捻着胡须说:“原料调走了,我也没法。可也怪你,也不问问朝廷政令的走向,就催着炼钢。这下咋办?你签了军令状的,把工匠们也都搅动起来了,还铺了底料,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若炼不成,枉费这么多人力物力,任打任罚可是你说的,把你下大狱也是轻的!”

这下乔载智傻眼了,他本以为只要管好工艺,足可炼出好钢的,谁料却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他再三央告厉会办从速向上要银子,厉会办皱眉头说:“我何尝不着急?已再三递折子了。可是如今国库空虚,连总办大人也无能为力,你让我这个会办咋弄?难不成要我点石成金?”

乔载智也早国库空虚,即便总办大人出面,那也是一时半会儿难奏效的。

他摸摸怀里的军令状,情知自己已是骑虎难下了。

不久,洋技师也听说了这件事,都幸灾乐祸起来,只等看他的好戏。

乔载智连日来茶饭不思,不几天的功夫就瘦了一圈,李硕果和王苍娃见状都心急如焚,问他:“你立的军令状,上面这‘认打认罚’是怎么个意思?打多少?罚多少?”

乔载智摇摇头,李硕果大叫:“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你立什么军令状?”

乔载智断言道:“嗨,要是有原料,依我的设计,准能炼成的!谁知一纸政令却把原料给调运走了!”

王苍娃叫道:“妈妈的,什么调运走了,别是给倒卖出去了吧?”

李硕果问:“这话怎讲?”

王苍娃说:“我在茅厕掏粪时,恰好有两个富商模样的人进去撒尿,他俩嘀嘀咕咕地说了几句话,我虽没听清底细,但知道他们没干正事儿,就听那个胖子说:‘这次倒卖的原料可赚大发了。’瘦子说:‘多亏了会办大人关照,帮咱从京城拿到了调拨令,大摇大摆就把原料给运出去了。’你听,里头又猫腻呢!”

李硕果当即断言:“嗯,看来他们阴毒的很,为了不让咱兄弟以后过问炼钢的事,备不住从背后下黑手了!”

乔载智听了,二话不说,就要去查那纸政令。

李硕果说:“他们既凡敢往外运,自然上下打点疏通好了的,查有什么用?”

乔载智想了一会儿,镇定地说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我想好了,既然全厂都被我搅动了,洋技师也在那里等着看热闹,正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如今也只好想法筹银,少进些料,改用那个小型的炉子罢了,好歹炼出一炉钢来,解了这军令状,也好堵住洋技师的嘴!——我这就给家里写信,俺家里现开着两个厂子,叫家里好歹挪凑些钱来,另外我再去找义兄商议一下,他家里也有商铺,本是巨富之家,或者也能帮衬一些。嗯,只要炼出一小炉钢,厉会办那里自没话说!”

说完,开始修书。

他向家里不敢说自己签了军令状的事,只说朝廷正值备战之际,厂里需借款炼钢,打造军火。

他边写边说:“家父深明大义,常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话,如今炼钢备战,于国于民,善莫大焉,他老人家一定会倾囊相助的!”

他写完信,让王苍娃去寄,可还没出门呢,却见一邮差前来下书,说是乔襄办的急件。

王苍娃忙收了,回屋交给乔载智,拆信来读,不读则已,未及读完,乔载智便大叫一声,口吐鲜血昏倒在地。

吓得他俩赶紧将他抱起来,放在炕上抚弄了半天,才缓缓醒转来,哭道:“大哥来信,说是家门不幸,连遭两难:前者金宝叔走失,自家倾囊赔付;今厂坊又被洋人强拆,以致血本无归。父亲因这事病危,小弟也遭牢狱之灾。家里要我回去探视,我这就走!”

说完挣扎着要起身,王苍娃忙按住他。

李硕果看了信,也大惊失色,结结巴巴地说:“这,这如何是好?”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