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 第127章 载智设妙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话说乔载智找到钱易叔叔,周先生提到了倭贼的那个招文袋,乔载智正冥思苦想怎样将情报夺回来呢,钱易沉思了一下,说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载智你记住,凡事有备则无患,你须见机行事,设好诱饵,诱其上钩,然后密而歼之,不着痕迹;而不可反过来被他所诱,为其所乘。宜时刻立于主动,而不可陷于被动。”

乔载智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钱易去案上取过一本书来,递给乔载智说:“这本兵书,我读了不知多少遍了,有些浅见和心得也都写在眉批上了。今儿送给你,但愿能对你有所助益。另外我还有一部史书,叫做《资治通鉴》,也快翻烂了,也赠给你。只是那部书不在跟前,我留在威海卫了。嗯,以后吧,抽机会捎给你。”

因乔载智大病未愈,三人也不忍他过多劳累,都要他早点安歇。

葛千总也说:“昨儿钱将军与户部堂官约好了,明儿早早就去部里候着去,说是等户部尚书下了朝,可商议海军经费的事!明日俺们还要早起,都歇了吧,钱将军也已好些时候没睡个囫囵觉了。”

大家听了,便都去歇着了。

这里乔载智忍着头疼又把那部《孙子兵法》翻了大半,想起钱叔叔的“欲将取之,必先予之”的话来,筹谋了半夜,心里大体有点眉目了;葛千总不放心,又来看了他几次,怕他过于劳累,风寒加重,便再三催促他睡觉,他这才朦胧睡去了。

第二天直到日上三竿,乔载智才醒来,虽仍觉得头重脚轻,好在退了烧。

他见钱易等人早就走了,也就不再在这里耽搁了,便留下了一封信放在桌上,胡乱吃了点东西,挣扎着回天津来了。

李硕果和王苍娃听了他讲的这些,这才明白了他的心思。

李硕果最痛恨那个倭贼,说:“我早就想灭了那个猪狗,只是怕惹来麻烦,闹不好会有杀身之祸呢!这事可不是小事,兄弟你可要三思而后行啊,人命关天呢!且又牵扯到洋人,——倭寇也是洋人啊,洋人的事是不好办的!你不晓得天津教案吧?洋人用迷药诱拐儿童,民众冲进教堂打死了那个洋人。洋人人哪里肯依?硬逼着官府处死了十六个义士,另充军流放二十多人。兄弟你看,洋人害死咱们多少中国人都不打紧,可一条洋人的命,需要十六个中国人的命抵偿呢!”

王苍娃忍不住骂道:“他娘的,洋人的命咋就那么金贵?”

李硕果又说:“唉,谁不说来?如今兄弟你要除掉那个东洋人,东洋人也是洋人啊,一旦做事不密,倭国必然不依不饶,若强逼着朝廷追查起来,你我吃罪不起!好兄弟,退一步海阔天空,你可要斟酌仔细了,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王苍娃却不忿,一拍胸脯,嚷道:“他奶奶的,管那么多干嘛?干脆让我从背后甩出飞镰,一下削下他的脑袋,一了百了!到时我扔崩一走,官府找谁去?”

李硕果又摇头,说道:“不妥不妥,你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走也容易。可你走了,官府追查起来,也难以开销,因你是俺兄弟引荐来的,怕连累他遭殃。”

王苍娃没了主张,便问乔载智:“你到底是个啥主意?”

乔载智起身看看窗外没人,去掩了门,悄声对他俩说:“李大哥说的很对,这事非同小可,须慎之又慎!那么怎么办呢?嘿嘿,最好的结局是让他看上去像是自杀,或者失足落水淹死,或者出门就被马车撞死。”

李硕果摇摇头,说:“这些咱可办不到。”

王苍娃也抓抓头皮,束手无策。

乔载智笑笑,说道:“呵呵,山人自有妙计!说实在的,我早把那本《孙子兵法》看完了。兵法有云:‘兵者,诡道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这与我钱叔叔说的大致相仿,他曾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故而我想到了第一步,待会儿我详告你二位。”

他一这么掉书袋,说得他俩云里雾里,都不知就里。

乔载智便要二人附耳过来,低声说道:“可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你俩觉得怎样?”

二人听了,连称妙计。

翌日各人照常去点卯、上工。

近来托尔常到炼钢厂里逡巡,他想找乔载智,要他到洋房里去向博朗先生致歉。

这一天他俩终于相遇了,托尔就一把抓住他,强扭着拽向洋房里来。乔载智知道这个黑奴是个实心人,他必是听到博朗对自己的抱怨了,一时哭笑不得,只得跟着去了。

博朗见了他,果然气呼呼的,爱搭不理的;噶登倒是很热情,说:“多日不见,你怎地不来品咖啡了啊?”

乔载智与二人见了礼,回说:“屋里女人生孩子,我不得已,只得回老家去探亲了。”

噶登已颇通晓中国人的礼节,忙说:“恭喜,恭喜!”

博朗倒也认实,听说他是为了屋里女人生孩子才不辞而别的,当即在心里原谅了他,还问候大人和孩子是否安康呢。

乔载智既然来了,就顺便去后厨见见陈氏夫妇。因噶登也在跟前,乔载智只好挤眉弄眼地说:“哥嫂有空去我寓所里一趟,有些衣裳要劳烦大嫂浆洗缝补。”

他夫妇见他这样,便知有要事相商,忙点头答应了。噶登因陈王氏常去乔载智寓所做针线活儿,也不以为意。

这里单说王苍娃,他初做掏粪工时勤快的很,西局里共有八九处茅厕,三个掏粪工,茅坑里数他管的那三个掏得干净,以至于那两个掏粪工都妒恨他,有时见面也不愿意搭理他。不知怎的,大概是人一旦干久了一件事就会心生倦怠,或者会萌生牟利之心罢,近来他也变得懒惰起来。而他管的那几处茅厕又恰处于厂区要道两侧,去枪炮厂的人必经过这里,好些人进去后,都被齐腰深的屎汤子给熏出来了,骂骂咧咧地另找茅厕去。王苍娃也不管别人怎么议论,依旧那么慵懒,任粪坑里积满了屎汤尿水。

因他在西厂里属于最下等的人,就连看门的门役只要看见他挑着粪桶走来,忙早早捂住口鼻,躲得远远的,故而对于人们鄙夷的眼光,他早就习以为常、不以为意了。

不久人们又发现了他的窍门,——原来他是等着茅坑里的屎汤攒多了,掺上炉灰和干土,再用粪叉子铲出来,晾在茅厕内的角落里——就像小市民院子里晾晒的煤胚一样——攒多了挑出去卖给农户,捞点儿外快的;而以前挑出去的屎汤子都白白倒进河沟里了。这种事情在那个唯利是图的地方,是见怪不怪的。

人们又悄悄议论,这个乡下人看着憨乎乎的,原来却一点也不傻,也懂得借机赚钱呢。

惠海通听说了这事,来他们寓所闲坐时,还常拿这个开玩笑呢,说:“苍娃,俺们有执事的人都借执事之便谋利,那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你苍娃靠的是什么呢?哦,原来是靠屎吃……呕!”没等说完,他就干呕起来。

王苍娃翻翻白眼,不理他。

乔载智见义兄身为襄办,已是个有身份的人了,却说出这等做贱人的话来,一时气得鼓鼓的,也半天不愿搭理他。

另两个掏粪工听说了王苍娃变得如此慵懒起来,便都夸他说:“这就对了嘛,这才会干事嘛!”遂与他又亲热了许多。

一来二去,那王苍娃变本加厉,甚而连自己用的家伙器具也不甚爱惜了,原来每个茅厕里都有粪叉子,粪叉子本是五根齿的,不知怎么搞的,他弄得只剩两边有齿了,活像乡下插麦秸的双股叉一样。

但他倒也有一样好处,就是突然变得细心起来,——他自掏腰包在三个茅厕墙壁上订上了大洋钉子,便于来解手的人悬挂东西。只这一点,就得到了好些人的夸奖,大家渐渐也就淡忘了他不足之处了。

而那陈氏夫妇自从去了乔载智的寓所,回来后却变得愈加敬业起来!尤其是对山珍汤的制作,更加用心了!无论噶登先生还是博朗先生,用后都说“good!”引得那山本七十六来的更勤了。

那山本名义上来品尝美味,实则是为了窃取机密,尤想得到那无后坐力的火炮构图。但是博朗先生自从被他派人打伤耳朵之后,心生忌恨,将图纸看得更加严谨了,他一直也无从得手!

而那个无后坐力火炮的构图,已由噶登和博朗向枪炮厂的会办大人禀报过了,会办大人说:“妙则妙矣,可是经费紧缺,无从筹措,暂且搁置,容后再议吧。”他俩只好作罢。

那山本七十六迟迟拿不到图纸,也很着急,隔三差五地就来打秋风。

博朗每次见到他来这里吃喝,就气不打一处来,尤其是听到他“吆西”“吆西”的声音,就联想到猪吃食的吭哧声,越听越气,有时气得眼珠子都要蹦出来了。

山本七十六明知博朗不欢迎他,然而倭人心黑脸厚,却偏要常来常往,——虽得不到图纸,只来品尝那碗山珍汤、欣赏那个美人也是好的。

博朗转而嗔怪起陈氏夫妇来,嫌他俩的厨艺精进,总引得那个日本猪来蹭吃蹭喝。陈师傅嘴上答应着,可每当山本来时,仍照做不误。

博朗干生气没办法,因洋房里的事他说了不算啊,都得听噶登的。

陈师傅夫妇不光给山本做好吃的,有时还故意做一些博朗先生忌讳的菜。这天山本又来蹭饭,陈师傅给每人上了一份酱猪耳,那山本看到耳朵就想笑,一边笑,一边打量博朗的耳朵,还故意把自己那一份咬了个缺口,然后用一支竹筷插起来,摇来晃去。

这一下不要紧,差点把博朗的鼻子气歪,他强压怒火,好容易挨到山本走了,便一脸愤懑地来找乔载智了。

博朗先到炼钢厂里,却没见到乔载智,又气哼哼地到他的寓所里去。

一进门,见乔载智正坐在门口的板凳上看书呢,博朗厉声叫道:“气死我了,fuke,fuke!”

乔载智忙问怎么了,博朗说:“用你们的老话说,当着矮人不说短话。可那个倭贼明知我耳朵缺了一块,他偏偏把一个猪耳朵咬了个缺口,插起来摇晃,明摆着奚落我呢。哼,在西洋,我本翩翩绅士,哪受得了这般奇耻大辱!是可忍?孰不可忍?”

乔载智听了,顺嘴说道:“哦哦,这么说来,那倭贼着实可恨。再者,你的耳朵也是他找人打的!”

博朗更是气得哇哇大叫,又抱怨陈师傅不顾自己的感受,偏偏做那酱耳朵。

乔载智说道:“这却怪不得他。我来问你,你果真要报仇吗?还是忍了算了?”

博朗咆哮道:“报仇,报仇!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乔载智说道:“既然你决心已定,那好吧,我们愿助你一臂之力。”说完,拍拍手,却见门外走进李硕果、王苍娃和陈氏夫妇来。

博朗吃了一惊,忙问:“你们什么时候来的?”又看看陈师傅,火气腾地上来了,责问道:“你这伙夫,我一再嘱咐你别再给那个倭贼做好吃的了,你却总是充耳不闻!是何居心?”

还不待陈师傅回答,乔载智先笑了,说道:“这却怪不得他,一切都是我安排的。”

博朗愣住了,怒道:“此话怎讲?”

乔载智说:“你想杀倭寇,我们如何不想呢?只不过凡事得讲究策略,不能授人把柄、落人口实。若想不落人口实,就得靠你做内线,不然洋房里的事我们如何插得进手去?所以先得探探你的心思,确想除掉那倭贼,才好动手。因你从未明说,我只好让陈师傅激怒你,让你来表明心意。既然你决心已定,那就好了,让我们同仇敌忾,合力除贼便是了。”

博朗欣喜地说:“你能替我报仇,那可太好不过了!只是如何才能不落口实呢?”大家此时也都盯着乔载智看。

欲知计将安出,且待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