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 第116章 乔载智改做烧炉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翻砂厂只是个铸造枪炮配件的小厂,厂里的主管姓刁,也是西局的一位襄办,他听厉襄办如此这般说了一通,便照这位同僚的意思安排载智去做烧炉工了,这是个下死力的工种,毫无技巧工艺可言,载智去烧炉,连应有的防尘、防烤、防烫服具都没有;不光载智如此,这里大多工匠诸如造砂型、放砂箱、填型砂、舀铁水的工人,大都徒手操作,时间长了都面目赤红,浑身上下都看着就像个铜人儿。

乔载智初烧炉时摸不着门道,火势不旺总冒黑烟,不足以熔融生铁,因此动不动就遭到监工的责骂。

每当此时,他都惶恐至极,甚而会流下委屈的眼泪。

幸而相邻的那座融炉有个心善的老者伺候着,大家都管他叫“瘦老头”,精瘦精瘦的。他见新来的这位后生手生,便手把手地教他如何拢炭,如何通风,还常替他拉风箱。

慢慢地,载智也就知道怎样才能使炉火旺起来了。

有时他也去帮瘦老头拉风箱,让他自去一边歇着;每次添炭时,载智也都抢着去推炭、填炭,他一人伺候两炉,瘦老头因而轻省了不少。

劳作一天下来,载智的头上、脸上、身上全是炭灰,连眼睫毛上也沾着微尘。但他无论多累,回到寓所里都洗漱得干干净净。李硕果见了,总夸他干净,慢慢也跟着他学,也变得干净利索起来了。

载智因天天在炉前烤,原本白皙的脸庞也渐渐变成古铜色了。

夏天来临,户外的太阳炙烤得人头皮发焦,烧炭的日子就可知有多难熬了。载智不仅脸膛变成了古铜色,凡裸露的皮肤,都不知脱过几层皮了!熔炉前人人都光着脊梁,浑身就像水洗了一般,连裤衩子里都淌下汗水来。

这一天,外面的太阳毒得怕人,厂房里的火炉把人的肉皮都要烤焦了,大家都昏昏沉沉的,不敢靠近炉子半步,致使火势不那么旺了。

监工远远的骂,众人汗流浃背,忙去自己炉前拉风箱。

瘦老头年纪大了,拉了一会儿体力不支,竟一下晕倒在炉旁。监工大怒,骂他装死,拎着鞭子就走过来了。

载智怕瘦老头吃亏,忙去扶他起来,却见他已瘫软得像面条了,气息全无。载智知道他是真的热死过去了,就使劲摇晃着他。

这时,就听背后“嗖”的一声鞭子响,随即“啪”的一下,载智顿时觉得后背就像炸开了花,把他疼得差点也昏过去。

监工指着他俩骂道:“瞎眼的东西,不见炉膛里的火就要熄了吗?好不晓事,要误了融铁,都吃罪得起吗?快去拉风箱!”说完又举起了鞭子,载智背上又被抽出了一道血印儿。

载智咬牙忍住疼,先将老者抱到门口通风处,让他吹点风,见他胸口起伏有气息了,这才忙去拉风箱。他拉了自己的,又拉老者的,此时他不光觉得炉子里的热浪烘烤得胸膛疼,后背上的伤口被汗水一浸,更是钻心的疼,这时他切身体会到了什么是生不如死的滋味。

瘦老头醒过来后,工友悄声告诉他是载智救了他!老者的脸上充满了感激。他见载智一人伺候着两座炉子,背上还肿起了两道伤痕,被汗水浸得血红血红的,这才知道他还因为自己挨了打,一时心疼得了不得,忙挣扎着去拉风箱,想替换载智去歇歇。载智却担心他年纪大了又会热昏过去,忙说:“您老别过来!我年轻,还能顶得住。你看,风箱一吹,两个炉子烧得多旺啊,都没误了事!”

原来,厂房里每个工人都是满负荷的,哪个误了工,轻则扣工钱,重则挨打。大家养家糊口不容易,哪敢耽误片刻?这也是别人不敢出面救老头的缘故。

载智却无所顾忌,加之他的心地又那么纯善,自然会舍身相救。歇工后,瘦老头和载智互相搀扶着回到了载智的寓所里。

这时李硕果也已歇工,他见载智受了伤,大吃一惊,忙问咋的了,着急地说:“大热的天,受这么重的伤怕不好好呢!”

他七手八脚地打了两盆温水,让两人都洗洗,却又犹豫地问载智:“敢着水吗?怕伤口发了呢!”

载智忍痛笑了笑,说:“不洗更容易化脓,背上太脏了。”

李硕果先用干净毛巾替他拭了后背,又让他俩洗净了全身,看到载智的伤口都渗出血来,一时手足无措。

载智便从自己的箱笼中摸出一个包裹来,解开包裹,里面有一个精致的小葫芦,拔开塞子,一股清香扑面而来。

载智说:“这是我舅舅给我带来的金疮药。我舅舅是个郎中,医术高明,抹上赶明儿就好了。”

李硕果和瘦老头听了,忙替他抹药。李硕果又去外头买了个西瓜让两人吃着解暑,又去伙房里打了饭来。瘦老头在厂里何曾受过这等优待?一时吃得泪眼婆娑的。

乔载智吃着饭,心有所思,伸筷子时却落到了碗外面。李硕果不禁笑道:“兄弟你想啥呢,该不是被打傻了吧?”

载智闻声回过神来,也笑一下,说:“风箱离炉子那么近,冬天还好说,夏天实在烤的难受。要是人离得炉子远远的,不用在跟前,也能给炉底通风,那该多好啊!我想把老式风箱拆了,改成联动风箱,造一个总控机器,离火炉远些,用洋机器带着那么一转,风箱就联动起来,一起吹风进炉,那么人就不用守在每个火炉前,热乎啦地拉风箱了。”

瘦老头听了,似乎听天书一般,说道:“那敢自好!只怕得鲁班爷再世后,才有盼头。”

载智笑道:“呵呵,您老就等着看吧,我跟李大哥合伙,早晚会想出制作联动风箱的办法来,到时机器一转,每个炉子都进风,嘿嘿。”

当夜,瘦老头就留在他们的闲铺上歇了。

第二天,二人起身去查看载智的伤势,果然如他所说,伤口竟奇迹般消肿结痂了。

二人叹服,道:“要不是亲眼所见,谁能相信世间竟有这样的神药?”

载智笑道:“这下信了吧。咱大清国聪明人多着呢,什么神奇的东西也能造出来!”

自此,乔载智一边烧炭,一边琢磨联动风箱的事。难就难在,如何只用一台机器,就能带动所有的风箱吹风;而且各炉之间需通风的时段不同,同一时段所需风量也不同,如何随时控制每台风箱的转速呢?这是最要紧的。

载智就把在新学学到的力学以及曹师傅教他的机枢联动之法都用在了里面,最后用一个换挡器来控制,里面设置了大大小小的齿轮,齿轮咬合,则带动翅轮飞转,齿轮脱离,则风箱翅轮停转;主齿轮咬合着次齿轮,次齿轮咬合着小齿轮,齿轮套齿轮,则实现风量的可调可控。

每天下工后,乔载智就在寓室里一边演算数据,一边画图纸,一遍一遍,无休无止。

李硕果有时也掺和一下,他是个木匠,常有好的见解。

两人付出的艰辛没有白费,终于,一张机巧缜密的联动风箱图纸绘成了。

载智喜滋滋地去跟监工说,监工却不管这一套,他只管监督干活,谁偷懒就罚谁!他还咂摸着了一个窍门儿,就是监管的越严,惩罚的越狠,给他送礼的人也就越多。“呵呵,人就是这么贱!”他想。因而他只顾监督工人做工,瞪大俩眼找人的毛病,至于如何通风,与他何干?

载智平素不好求人,但见监工不理会这些,只好去找管烧炭的一位姓莫的提调去说。

莫提调大为光火,说:“你这后生,不好好做工,瞎琢磨什么呢?你不见襄办大人整天愁眉苦脸的吗?为啥呀,还不是因投进去的钱多,铸出的铁具少吗!你也不想想,他有闲钱做你鼓捣的这些蹊跷玩意吗?嗯,甭废话了,回去好好烧炭,多炼铁水,比什么都强。”

莫提调说的倒也是实话,载智能分得出真假来。

从莫提调那里出来,载智心想:“我琢磨的机理,不正是为了更好地通风,炼出更多的铁水吗?既省时省力,又能减轻劳工被炉火炙烤的痛苦,本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啊!”

歇工后,李硕果见他情绪低落,忙问咋了,载智把莫提调的话说了一遍,李硕果说:“呵呵,这些当官的都一个德性。你还没见过俺弹药厂里的提调呢——他只顾讨襄办大人的欢心,上面要他多出火药,可原料又不足,他就要俺多添锯末,研磨精细调制均匀了,一包包地码在那里,为的是襄办大人来看时好看,他哪管放炮响不响呢?不响许是造铜帽、装撞针的工匠做工不合格呢!”

载智听了,长叹一声道:“唉,这等积习,何日能改?若人人只为面子上好看,讨上司的欢心,却都不顾实情,那么实业兴国有何指望?”

李硕果说:“唉,咱平头百姓的,管什么实业兴国不兴国呢?你虽看得真真的,可说了又不算,谁听你的?说多了净惹上司不喜欢。兄弟听哥说,别管那么多,咱只做好自己的工,好歹挣俩钱,寄回家去,误不了自家烟筒里冒烟得了。”

载智听了,愈加郁闷。

第二天晌午,乔载智又去找襄办大人说事,原来这时厂里已轮换了主管,厉襄办来这里主持翻砂厂事务了,——他在西局管文案时,曾扶植义子惠海通拿着文稿径直去见会办大人,却不料惠海通从此撇开他,只一心奉迎会办大人了,父子因而反目,惠海通又常在会办大人跟前进谗言,厉襄办一着不慎就被流转到这小小的翻砂厂里来了。

乔载智进门,也不磕头,只是作揖,厉襄办见了皱皱眉,心里直埋怨看门的照事不周。然而他因载智背后有李中堂的影子,却也不好当面撵他出去,只阴沉着脸,仍低头去看文案。

载智倒也晓事,知道大人看文案时不可搅扰,只静静在一旁侍立。厉襄办觉得有人在身边站着自己不自在,只好抬头闷声闷气地问道:“何事?”

载智忙将来意前前后后说了一遍,为激发襄办大人的怜悯之心,还特意说了工匠们大热天在炉边拉风箱遭的罪。

谁知厉襄办皱眉说道:“你这话说不着!你们干的就是这样的活,吃得就是这碗饭。至于你鼓捣出的联动风箱嘛——你可晓得朝廷为采买西洋机器筹办洋务,花了多少银子吗?本已捉襟见肘了,你却又装神弄鬼弄出这等奇技淫巧来。你岂不知,工厂里动动就是钱!工人享福了,可那钱从哪里来?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连东局的总办大人为了向朝廷讨钱,也愁白了头呢。”

他正训话时,却见一个亲随走进来,跪地打千儿,又附身靠近他,悄声说道:“大人,照您的吩咐,酒席订好了,还是照着昨儿订的,只比昨儿略高一等,因户部侍郎大人也来呢。”

厉襄办倒也不怕载智听见,因官场中的迎来送往是常事,他不耐烦地说:“知道了,这等琐事,也来烦我!”

那亲随又俯首帖耳地问:“既这么着,那伙外事衙门来的人,您老还要不要陪一陪了?已安排到一处了,就在隔壁的雅阁。还有,海军衙门来的那一伙……”

厉襄办突然恼了,骂道:“你干脆把本大人劈两瓣算了!”

亲随说声:“另外几位大人比您陪的客更多。因今儿侍郎大人来,会办大人听说了,埋怨您事前不告诉他,他也要来陪。他来这桌时,您可插空去那几桌坐坐。如何?”

厉襄办不耐烦地摆摆手,算是答应了,亲随“嗻”了一声,出去了。

厉襄办对乔载智说:“刚才你也看到了,本大人忙得很呢。上面来人要陪,正事都忙不过来,哪有工夫管你这破事。你回去好生烧炭吧,别胡思乱想的。”

说完,往椅背上一靠,闭目养神。

载智悻悻地回来,这才知道官场中的事并非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凡有所行止,皆须顺从官长的意思才成;但其中一样蹊跷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既然无钱做事,那大吃二喝又哪来的钱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