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 第91章 仙芝嫁与彭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话说陈青桐主持治瘟,与大家不辞辛劳,历经数月才把疫情控制住。

很多百姓都到他家里道谢,陈青桐告诉大家,这都是彭公的功劳!众人听了,又到分巡道衙门拜谢大人。

然而彭公兼署两司,整日忙的不亦乐乎,只闭门谢客。

乔二乖从衙门里溜出来,对陈青桐说他不愿在衙门里待了,想到陈家医馆里当伙计。他嘴上说是想跟姑老爷学点本事,以后也能悬壶济世,实则是因为彭公对衙内杂役要求甚严,在他手底下混也捞不到什么油水。

陈青桐喜他做事伶俐,加之又有庄乡亲戚,便爽快地答应了。乔二乖喜不自胜,初到医馆里时,他做事很是卖力,颇得众人的好感。

百姓仍打心里感激彭公,凑钱做了一块匾额,上书“清正廉明”四个大字,邀请陈青桐和尚璞出面,一起去衙门里送。

彭公最不喜虚名,自然又闭门谢客。

刚好小鸽子出衙来,尚璞见了他,忙请他进去回禀彭公,说见不着面,众人不走!

彭公不得已,只好出来相见,——此时他又蓄了一脸大胡子,又是个美髯公了。

小鸽子笑着对众人说:“大人太忙了,无暇剃须,又留了长髯,大家莫笑。”

彭公也冲众人作揖,惭愧地说道:“莫笑,莫笑!”

百姓们能摊着这样勤廉的好官,无不敬仰,个个脸上挂了泪花。

彭公见大家动了真情,也不禁动容,忙令小鸽子收下了牌匾。

青桐回到医馆里时,乔治等人正坐着聊天呢。他见青桐进来,问道:“听说你们给姓彭的大官送牌匾去了,这样说来,他下次就足可连任喽?”

青桐一脸懵懂,问:“这和连任不连任有啥关系?”

乔治说:“no,no ,你不懂的。在我们那里,长官要想连任,都要经过百姓投票,胜出的才可以留任。你们给他送牌匾,不就是给他投票吗?”

青桐哭笑不得,说道:“这个你就不懂了,在俺这里,官员都是朝廷任命的,所以叫做‘朝廷命官’,老百姓说了不算。俺们给他送匾额,也不叫投票,只是表达心里对他的敬仰。”

乔治听了,耸耸肩,深表遗憾。

仙芝在一旁听了,心中很是不平,就说:“唉,像彭公这样的好官,什么时候百姓能说了算,咱们为他‘投票’就能连任,那该多好!”

众人都摇头,却也无限遐想。

且说彭公,他一人署理巡守两道,诸事都治理得井井有条,城乡百姓都称赞他的官声,认定他必能升任臬台之位。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突然有一天,吏部飞来了邸报,说经吏部甄别简拔,并报圣上和太后恩准,某部主事将外放,出任本省分巡两道道台,现任彭道台怠惰渎职,着革职回籍。

原来,是太后老佛爷对皇上尚未亲政就私自任用官员甚为不满,硬罢黜了他所任之官。

可叹彭公白辛苦一场,宦海沉浮,终究还是一场空。

这事在百姓中传得沸沸扬扬。

尚璞与青桐也听说了,都愤愤不平,忙赶到分巡道衙门来见彭公。

二人来到衙门时,见门外已经聚集了许多百姓,都是来见彭公最后一面的。

然而彭公却迟迟不出来,他被接任新官留住细细交接库银呢。——这位新任的道台,对卷宗政务同样不感兴趣,却对库银储量锱铢必较。

百姓在门外等了半天,总不见彭公出来,便慢慢往里挤。衙役们禁约不住,大家逐渐挤进到了内院。

却见新官的三个仆从,正往二堂正门上方悬挂匾额呢,上写着:“万世敬仰”。

那三个仆从见了众人,得意地指着匾额,炫耀说:“大家快看,这块匾额,乃是我家老爷在京城做官时,众多同僚赠送的,是说大人的官声和品行,足以让万世敬仰呢!”

正说着,却见彭公出来了,周爷和小鸽子紧随其后,背着两个包袱卷儿。

新官倨傲地跟在后面,做出送客的样子,他见仆从正悬挂匾额,不禁面露得意之色,对彭公说:“学生不才,在部堂行走时,颇得同僚赏识,临别赠了我这块匾额,呵呵,我心中实在受之有愧啊,然而又却之不恭,只得受领了。今携来上任,高悬在门上,与大家共勉!”

周先生听了新官这番话,一下也想起什么来,就对小鸽子说:“哦,差点忘了,在后院储物间里,咱也有块牌匾呢,是本地老百姓送给彭公的。你去取来,咱也带着,以此自勉。——别放在这里被人当柴烧了。”

小鸽子答应一声,回头跑去,果真抱出那块匾来,写着:“清正廉明”,匾身上已落满了灰尘。

周先生忙蹲下身子,用袖子擦着。众人见了,心中大恸,纷纷跪下,嘴里呜咽着喊:“彭大人啊,好官呢!”也有的喊:“彭大人,青天大老爷啊,一路保重!”“呜呜……”有人哭出了声。

此时,彭公这么一个豪爽粗犷的汉子,也不禁泪流满面。

那位新官看了,扫兴地拱拱手,对彭公说声:“不送!”甩手回后堂去了。

彭公往外走,众百姓跟着出来。

彭公已和周爷商定,再去侍奉左公。

百姓想请彭公吃顿饭,极力挽留,纷纷往自己家里让,有的说回家杀鸡,有的说宰鹅。

陈青桐向前一步,躬身说道:“大人的救命之恩,小人尚未报答,就请到我家中,让我略表心意,再走不迟。”

尚璞也极力挽留。

彭公知道他两家亲如一家,住房也宽敞,想想便欣然答应了。

此时乔载智、陈安邦和小石头也混在人群里呢,今听说大胡子又要去自家住,乐得一蹦老高,早跑回去报信了。

家里得到信儿,都忙活起来,巧儿忙着准备饭菜,仙芝也忙着收拾房间、铺床叠被。

彭公一行来到陈家时,茶水、酒菜、床铺已是现成的了。

陈老爷子也来相陪。酒过三巡,尚璞慨叹不已,每叹一声,辄饮一杯酒,大家知道他心中郁闷,然而又怕他喝醉了,都很着急。

陈老爷子突然问一声:“彭公今儿能喝糊豆不?”

大家一愣,一下看到他那半尺长的胡须,随即都嗤嗤地笑起来。原来,彭公的嘴又快要被虎须盖住了,恐怕喝粥还真不太方便呢。

彭公捋捋长髯,笑而不语。

周先生笑道:“咱们彭公不拘小节,这正是古今少有的英雄气概!”

尚璞带着酒意,看看他的长胡子,还有皱巴巴的袍服,惋惜地说:“英雄固然是英雄,然而凡英雄者,常落落寡合、茕茕孑立,彭公亦然。唉,可惜他跟前缺个知疼知热的人!什么时候能遇见一个红颜知己,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及时为他理发剃须就好了。”

陈老爷子忙说:“这个嘛,包在我身上。彭公救了犬子的命,对我全家恩同再造。我正思无以为报,赶明儿就遍访全城大户人家,寻一位贤淑女子,陪伴大人终身,天天给你理发剃须,那样你就能天天喝糊豆了。”

大家听了,都笑起来了。

然而彭公偌大一位汉子,一提到男女亲事,竟然羞红了脸,摇头道:“唉,想我彭某,出身低微,从小父母双亡,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后来投身军旅,摸爬滚打,博得功名,怎奈命运不济,功名已付之东流,贬为庶人了,谁能看得上我这愚夫莽汉?——不过这样也好,一任俺烟蓑雨笠卷单行、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这时,仙芝正端上一碗菜来,听了他的话,突然正色说道:“彭大人,从今儿起,我也叫你一声哥!前次你来时,是我替你剃的发。今儿胡须又长了,妹妹还想替你理一回呢,只要你不嫌弃我是个残废,笨手笨脚的就行……”

陈老爷子听了,心中一动,想道:“这不就是现成的一桩好姻缘吗?”忙说:“嗯嗯,俺闺女虽说手掌受了伤,然而手指也能活动。近些日子家里的活儿,多亏了她帮着操持,——理发剃须嘛,自然无碍。”

他又向彭公说:“你若不嫌弃,以后就让俺闺女随侍左右也行……”

这一句话,说得仙芝也羞红了脸,然而她却不做那娇柔造作之态,竟顺着义父的话落落大方地说:“既然爹爹当众说了这话,俺也说句心里话:大哥的英雄气概,妹子也着实仰慕;再者大哥救了俺哥的命,俺也感激你一辈子!爹爹让俺随侍左右,俺就遵从父母之命。从明儿起,妹子就替大哥理一辈子发、剃一辈子须。就不知大哥嫌弃俺是个废人不?”

说完,落下泪来。

大家心中诧异,因为都知道她的心思一直在青桐身上,今儿听她这么一说,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

巧儿在外面听见了,忙跑进来,着急地说:“妹子你胡说啥呢?我和主母已商量过了,过两天就和咱爹娘说,把你和相公的事办了。今儿你怎地糊涂起来了?说出这样的话?”

芳菲也跑进来说:“就是呢,俺俩昨夜还说这事儿呢。”

仙芝看看青桐,颤声道:“我知道哥嫂疼我,可我知道,我在哥心里,那只是兄妹之情。我是喜欢哥,喜欢得要死,也甘愿替他去死。可不能就此让他改变对我的亲情啊!……再说,我的手已残废了,今后也没法做护理了,我可不愿在医馆里吃闲饭。平心而论,我是真心感谢大哥救了俺哥的命,还把我从街上背回来了呢,所以他也是我的救命恩人!在我心里,他和俺哥是一样的,——他就是俺哥,俺哥就是他!只要他不嫌弃俺,我愿意伺候他一辈子,也甘愿替他去死!”

众人听了,都不免唏嘘落泪。

周爷见了,心里十分宽慰,他早就想替彭公张罗一门亲事,照顾他的饮食起居的,此时见彭公还在那傻乎乎地坐着,忙推推他,朝陈老爷子努努嘴,示意他认下这门亲事。

彭公正脸红耳赤呢,这下醒悟过来,忙推金山、倒玉柱,跪拜岳父。

陈老爷子搀起他来,笑道:“贤婿不必多礼。你虽官场失意,然而从此有了家室,也是件可喜可贺的事!再者,也是我闺女有福,嫁了你这么个贵婿。”

周先生朗声道:“真是可喜可贺!至于官场嘛,也谈不上什么失意。俺彭公是条真汉子,从来视功名如粪土。他常说,大丈夫出仕,不为做官,只为做事!而今俺们将随他同去侍奉左公,——在左中堂麾下,更能做事!”

大家听了,纷纷点头。

第二天早饭后,彭公一行就要告辞。陈家苦留不住,忙收拾了家中的金银细软,让仙芝带着。仙芝推辞不要,爹娘劝道:“俗话说‘穷家富路’。闺女要出门,自然要多带些盘缠。再者,本想让你俩在咱家成亲的,可姑爷却记挂着左中堂,急着要走。这些细软就当嫁妆。你到了那里,记得照顾好自己,两手不吃劲,别提重物。要顺从相公,对他举案齐眉,让父母放心。”

仙芝哭着答应了。

芳菲、巧儿也送了些衣物;芳华家里还送了些字画,留作纪念。

陈家雇了车马让仙芝坐了,彭公、周先生和小鸽子都骑了马,众人送到十里长亭,才洒泪作别。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