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亮剑:我给云龙当领导 > 第739章 屠寇十万震山河·连夜鏖战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39章 屠寇十万震山河·连夜鏖战1

指挥室里。

张云此时正坐在桌前上,咕噜咕噜的喝着热汤,听见师长、政委的建议,连忙放下碗,又抹了抹嘴,笑着说道:

“师长,政委,放心吧,我不会大意的,早就做了安排。”

说罢,他走到地图前,先指着从涉县、武安到沙河东侧的道路,又指了指鬼子第27师团所在。

“目前鬼子第27师团周边这一大坨鬼子,不仅人数众多,更是已经建立了战壕防线,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防御体系,已经不是小打小闹就能轻易消灭的了。

要想以较小伤亡击破鬼子已然形成的防线,足够的炮火准备才是关键。

考虑到如今天色已黑,咱们的空军无法发起对鬼子的轰炸,那只能靠重炮强推,才既省事儿又伤亡少。

不过下午进攻鬼子第41、59师团时,咱们已经将绝大部分运到前线的炮弹都打光了。如今要想消灭鬼子第27师团附近这一大坨鬼子,就需要时间往前方炮团补充更多的炮弹。”

说到这里,张云指向了地图上涉县到沙河的公路,轻轻敲了敲地图。

如今,这些从涉县到沙河的公路上,灯火通明,车流如织,大量胜利卡车正亮着车灯,来来往往的向着前线输送着弹药。

“师长,政委,别看现在前线将士们正在休整,但其实后勤运输部队并未松懈,仍然正在不停的将我们之前储备在涉县等地的炮弹子弹等武器输送到前线1纵、3纵附近的阵地周边。

等战士们吃饱喝足、状态也恢复了,前线炮弹也输送的差不多了,咱们就安排目前咱们手头所有的榴弹炮、山炮、重型迫击炮甚至是82迫、60迫部队,全部参与对鬼子的炮击。”

全部火炮参与对敌人阵地的炮击,是张云参考李云龙进攻山崎大队的场面制定的决策。

面对鬼子精心构筑的环形工事,李大团长用3600枚手榴弹,炸开了鬼子的防御线,并随即以白刃战解决了各个团都打不下来的山崎大队,堪称《亮剑》位面的经典桥段。

如今,他这个管着10多万人的支队司令员,同样仿着这个战例,要来个升级版,用3600门大炮(含独立支队、129师主力部队所有的火炮),直接就将鬼子埋在土里。

想到这里,张云伸出右手,张开五指,对着师长、政委连连比划。

“师长,政委,这一仗,我可是准备了50万发炮弹!”

………………

“50万发炮弹!”

师长、政委闻言,暗暗咂舌,再次为张云的大手笔震动不已。

平原根据地因为没有完善的工业基地,其弹药补充一半依赖山区根据地补充,一半由作坊式军工部门制造,整体来说补充不算容易。

虽然说这两年根据地人民兵工迅速发展,已经让平原部队基本实现了手榴弹和82毫米迫击炮炮弹的自由,正在向120毫米迫击炮炮弹自由迈进,但是考虑到这些弹药的制造成本,师部还真没有底气一战就打出去这么多的炮弹。

这个夸张的数字,顿时也让师长、政委放下心来。

从整体形势看,目前这场战斗的场外因素已经基本被排除了,只要夜间能吃掉这一坨鬼子,整盘棋就活了。

而以这么大的炮弹使用量来看,消灭鬼子部队必然会容易很多。

随即,两位领导拉着张云和长青坐下,一边好好吃饭,一边聊起了正在蓬勃发展的正太军分区军工基地。

卡车、坦克、飞机……仅仅7个月不见,这云烟兵工厂竟然实现了华丽变身,不仅可以生产子弹炮弹,还可以生产这么先进的武器装备,实在是让两位老领导感到惊奇,迫切想知道目前正太军分区乃至八路军的真实家底。

这些信息,两位老领导作为八路军大佬级别人物,自然是有权知道的。

于是,张云就从对苏谈判讲起,详细介绍了目前正太军分区军工产业发展的现状、展望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等。

两位老领导都是科班出身,政委还去国外留过学,对这些东西也不算陌生,一时间,大家相谈甚欢。

………………

张云虽然说的豪气万千,但其实说的“50万发炮弹”是打了一个马虎眼的。

下午进攻第41、59师团时,张云是实打实的打出去了20万发重炮、榴弹炮、山炮炮弹等,都是生产价格较高的炮弹,虽然效果显着,但也直接让张云少有的出现了在战斗中亏本的情况。

但这一次,张云的50万发炮弹却有些水分,除了一半的高价值炮弹外,剩下一半炮弹则是生产成本较低的60、82毫米迫击炮炮弹。

这倒不是张云想要节省成本,而是根据下午前线部队的反馈而改变的战术。

在围歼第41、59师团时,虽然张云借鉴了大毛子的大炮兵主义,以猛烈的炮火准备,炸就完事了,但实际上并未发挥出部队之前长期训练的步坦炮协同作战优势。

独立支队之前演练的步炮坦协同,是先以猛烈炮击覆灭外围防线和鬼子阵地,打开进攻通道,然后趁着鬼子躲避炮击产生的混乱,突击集群直接发起突击。

利用步兵报话机,实现步炮协同,炮兵打在哪里,突击集群就冲到哪里,主打一个极限操作,不给鬼子留下喘息机会;

利用手中的四一式半自动步枪和班用机枪,发挥部队新装备的连射优势,在战壕争夺战中占据先机;

利用跟进的坦克以及随身携带的火箭筒,帮助清理掉战壕剩余的火力点。

而且,因为白天时八路军空军部队一直在全程高空侦察鬼子的动向,并不断以高清照相机拍摄,对鬼子的战壕等形成了完善的侦察情报。前线部队根据这些照片和鬼子战壕走向,可以大概推测出鬼子火力点的位置,从而有所准备。

下午过于猛烈的炮火准备,基本让战壕崩塌,虽然鬼子伤亡极大,已经十不存一。但战士们纷纷反馈,面对掩埋在土里的鬼子伤兵时不时的冷枪,面对各处废墟中时不时冒出的火力点,大家反而很难防备,压力更大。

相反,采用之前训练的步坦炮协同战术,虽然突击步兵们看似危险更大,但是因为掌握着情报优势、火力优势,又有坦克助战,又熟悉相关的战斗方式,战场压力和伤亡说不定会更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