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燕大的天文俱乐部被征用,正式成为了“探星”小组的基地,俱乐部名字是李默想出来的。

他和吴教授一起来到了俱乐部,十位队员早已来到了俱乐部,由于保密原则,学校在征调他们时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

队员们都在诧异这次的任务,因为已经快到春节了,所有的科研任务都处于“休息”状态,学校教务处的电话中并没有明确说明是什么任务,而是不断强调任务的重要性和保密性。这让这群年轻人都冲满了好奇心。

看到推门而进的二人,老者是数学系的领军人物吴教授,他们都认识。而年轻的那位则像一个高中生一样稚嫩。不过十位队员中的女孩眼神一亮,她认出那位年轻人,因为她就是英飒飒。

李默发现英飒飒竟然也在队员之中,很是惊讶,因为除了她,在座的的都是学校的研究生。

对于她有资格参加这样重大的任务,李默心存疑惑。他对吴教授投去了疑惑的眼神。

吴教授觉察到了他的疑惑,小声说道:“英飒飒的计算能力很强,当然还有一些场外原因。”也许是怕李默生气,他又强调道:“如果她不能胜任,我会随时把她拿掉。”

李默点点头,时间紧迫现在不是因私焚身的时候。

吴教授直接把资料分发了下去,“大家先看一看资料,由于时间比较紧,从今天开始,你们都要处于24小时待命的状态。”

“春节就别想回家过了,我已经让教务处通知了你们的父母。”

“还有就是要注重保密原则,所有的有关项目的数据都不准带出俱乐部。”

“现在大家先看一下资料,有什么问题,请举手提问。”

吴教授不愧为带过团队的人,把事情安排的妥妥当当。李默点点头,这正是他目前欠缺的。

“吴教授,那我们的任务是什么?”一个带着啤酒瓶底厚的眼镜男生举起了手。

“这让李默来说吧,他是这次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吴教授找了一把椅子,悠闲的坐在了旁边。

眼前这个年轻人竟然是项目的负责人,这出乎在座的研究生们的意料。在学校的通知电话里,教务处的老师反复强调这是一项重点项目,他们觉得负责人至少也要是教授级的。可眼前这位年轻人看起来却像一个大学生一样。

李默在大家质疑的目光中,坐了下来,“大家好,我是李默,可能大家还不认识我,但是资料上那篇论文就是由我撰写的。”

他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向这些队员们证明自己的能力,他需要的只是队员们的积极配合。

“今天召集大家前来,就是要尽快用物理手段探测到在论文中,我发现的那颗未知行星。”

“所以,我把队伍分成两组,天文系的同学负责观测数据的收录,数学系的同学负责数学建模和计算。”

...................................

..................................

在疑惑的目光中,他强做镇定,终于,把所有的事都安排妥当了,李默也长舒了一口气。

一杯热茶递到了他面前,他抬起头,英飒飒笑盈盈的端着茶杯。

“你不是也回去了吗?”李默对于英飒飒出现在小组内有点好奇。

英飒飒撩了一下乌黑的秀发说道:“我家就在燕京,系里的老师说有特殊任务,我就来了。”

随后她又小声的说:“我知道小组的成员都是研究生学长,放心吧,我不会你们拖后腿的。”

李默点点头,刚才吴教授提到英飒飒时,似乎别有隐情。在这种特殊时刻,李默也不愿意去计较。

在他的计划中,由天文系组员记录观测数据,分析数据异常原因。由数学系的几位组员根据未知星球的运转轨道原有数据,再结合在太空中的受力情况,给出初始方程组。然后由他汇总,构造出一个完整的运转模型。

凌晨两点,李默从堆积如山的文档数据中挣脱出来,伸了一个懒腰,团队中的其他成员早已回到宿舍了。

他把所有人的计算数据整理了一遍,发现进度有点慢,也许是他低估了空间计算的复杂性。按照目前的进度,至少需要两个月才能完成建模,这实在太慢了。

李默摇了摇头,看来还是需要自己来承担一部分计算任务。

他拿出一瓶“精力咖啡”,一饮而尽,重新投入到计算中。

“李默,你没回去睡觉吗?”清晨,英飒飒推开俱乐部的门,意外的看到李默还在书桌前计算。

“来得比较早罢了。”李默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英飒飒不相信,她昨天晚上离开时已经是半夜了。书桌上多了那么多新的数据草稿,他肯定是没有回去休息。

“老大,早!”。组员们陆续到齐了,虽然李默年纪比较小,但是按照“规矩”,大家还都是称呼他为老大。作为研究生,大家也算是半只脚踏入了学术圈,都比较识趣。

李默点点头,“我知道大家都很辛苦,可是我们一定要坚持,要抢在国外那些研究所之前,把数据做出来。”

“今天……。”

在探星小组成立的第十天,未知行星轨道时刻数学模型终于构建完毕。

“成功了!”

“成功了!”

几位年轻人,看着自己的成果,欢呼了起来。

“我一会回去,好好睡上两天两夜。”熬成了熊猫眼的英飒飒说出了大家的心声。诚然,数学模型是由李默构建的,他们只需要进行基础的计算就可以了,可是连续十多天,每天进行10小时的高强度计算,他们有点吃不消了。这就是李默为什么选择学生参与这个项目,而不是邀请系里的教授们。教授们的知识广度和深度肯定远超学生,但是进行高强度的计算,他们不如普通学生。

“感谢大家的参与,你们可以先回去休息一下。”李默深深的鞠了一个躬。

数学系办公室,吴教授看着李默带来的数学模型,疑惑的问:“这么快,模型准确吗?”

李默自信的说:“准确,现在只需要把那台超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