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
是因为这次过来运送物资的领队,好像是他在皇城里熟识的某个侍卫。
叫什么来着?她不记得了。
“加快手脚,回去有口福了。”陈丰笑着接话。
如果是之前在漠北的时候,鹿肉其实没什么稀罕的。
村子里有专门的猎户,什么野味都能吃到。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别说鹿肉,就是其他肉,他们也已经很久没有尝过滋味了。
陈伊伊点点头,也有点馋。
距离她上次换猪过去了多久?
是该好好吃一顿肉啦!
不过今天注定不太平。
临近晌午的时候,安家的人找过来了。
其实除去身后跟着两个邻居,来的就只有安嫂。
安嫂是名脸皮黝黑的高大妇人,粗手粗脚的,头发绕了布条缠在头上,来了先抹眼泪捏鼻涕的哭上两声,一副急切到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的样子。
陈崧“哐当”一声将手里砸石头的大锤丢在地上,震得安嫂哭声停顿一瞬。
陈家其余人都冷眼看着,并不觉得能虐打冬儿的人,会是什么好东西。
哭了一阵儿,见陈家没人有要开口的意思,安嫂这才拿袖子擦擦眼泪,往前走近两步,哀哀地问:“你们见没见到我家冬儿?从昨儿个你们离开村子,我的冬儿就不见了!现在都没找着!”
正巧这会儿玉莲被红梅大娘支来给陈家人送点吃的喝的,见到这一幕,立即扭身顺着原路往回走。
明显是去找红梅大娘了。
江淑霞想了想,往前走上两步,“冬儿去我家看猪了,今早我们来得早,娃娃睡不醒,便没有带来。”
“啊,原来是这样啊。”安嫂眼珠在眼眶里左右滚了滚,擦着脸上的鼻涕眼泪点了点头。
她身后一名比她矮上一头的妇人闻言立即怀疑道:“真的假的?真不是你们哄骗了人家家的男娃?”
这陈家人,怎么和安翠兰说的半点不一样啊?
“什么真的假的?我还蒸的煮的呢!”陈伊伊想到冬儿身上的伤,就没好气。
“王家老妹妹,既然话说清楚了,等他们给我把冬儿送回来就是了,我们也不多说什么了,回去吧?中午不是说了,你领着你家巧儿去我家吃馒头么?”
江淑霞不知道先前安嫂是怎么拉拢邻居和她一起找过来的,不过笨想就知道不是什么好话就是了。
“是啊,此事稍后再说吧,等我们回去问过冬儿,他要是还愿意去你安家,我们指定将娃娃原原本本的送回来。”
一句话,安嫂变了脸色。
“一个小娃娃能懂什么?你们别三两句话,几样好吃食好玩具就把他哄骗了,那我到时候找谁说理去?”
“这位嫂子,你也能见到,”江淑霞指尖朝着自家男丁划过,“我们家除了他们几兄弟,家中还有个没几岁的男娃娃,并不缺男童,不会和你争抢冬儿。”
陈崧接话:“你要是不亏心,耐心回去等着就是了。”
“我亏心?”安嫂像是被踩到尾巴的老鼠一样,“吱”的一声窜起来,“我亏什么心?!倒是你们,三五十句的说上这么多,不就是不想痛痛快快把我冬儿还给我?!”
她说着整张脸忽然一皱,开始大哭起来。
那哭声简直是奔着掀开屋顶盖去的,牛大娘要是在场,恐怕都要自叹不如。
陈伊伊掏掏耳朵,觉得这个安大婶的哭声,简直赶得上防空警报一样,瞬间就能提神醒脑。
“别哭了!”她大喊。
声音仿佛掉进湖里的水滴,瞬间就被吞没,半点都听不见。
江淑霞拧眉,眼下场景倒不算预料之外。
通常妇人闹起来,无非就是一哭二闹三上吊。
只是她未曾想到,这安嫂会有这样一副嗓门。
心烦之下,她搡了一把同样没心紧皱的丈夫。
陈崧得她示意,哪里还隐忍怒气?
直接如法炮制,学着陈枫华对付李二娘那样,抓起一把土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过去一把拍向安嫂。
不过不同于陈枫华的是,他掌心直接按在了安嫂大张的嘴巴上,一下把他手心的土石塞进去大半。
“嗷唔……咳咳咳!呸!呸!呸!”
安嫂惊天动地的呛咳起来。
她身后的一对母女赶忙上去,一个帮她顺气,一个想扶她,却怎么也扶不住,最后反而自己摔了个跟头。
陈伊伊在一边看着,不自觉随着安嫂喉咙之间的滚动咽了口唾沫,又下意识地揉了揉肚子。
看样子,这个安大婶多少咽下去一点土或者石头。
啧。
想想都噎得慌、肚子疼。
也就是这个时候,玉莲带着红梅大娘来了。
想必是为了走的快一些,红梅大娘这趟出来,还拄着她不怎么带出来的拐。
而还未走近,红梅大娘就提起一口气,铆足了劲儿的喊:“安翠兰!你闹什么闹!?”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村里这一个个儿的,是见灾情过去了,知道能活下去了,就都开始可着劲儿的折腾了?
“我闹什么了?”阿嫂扭头,嗓子嘶哑不堪,气得眼珠子都红了,“婶你听听,我这嗓子就是他们弄的!”
红梅大娘半点不想听,“不管怎么样!你给我回去!”
“我家冬儿被陈家人拐跑了!我不回去!冬儿不回来,我就赖上这家人了!我死也不回去!”安翠兰开始胡搅蛮缠。
她身边的王家母女见状,赶紧自动自发地离开,过去站在了红梅大娘身后。
虽说她们和安翠兰是多年的邻居,但这村子里,到底还是红梅婶说了算。
“我看你们一个个的!就是嫌我命长!铁了心要活活气死我!”红梅大娘被安翠兰的无赖样气了个半死。
原本陈家人欢欢喜喜要在村里住,得了十头肥猪,首先想到的就是往他们平窑村里养。
这是别的村求告老天爷都求不来的好事。
可李家那个婆娘却直接为了一己私欲,要猪不成,把陈家人闹得要住别的地方。
到这儿,陈家人看在她这张老脸的面子上,还愿意和村子里来往走动,意思就是来日方长,有什么好事,还是愿意带着大家。
她这回去坐在炕上,还没为此庆幸多久,又听闻安家和陈家闹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