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驸马 > 第五百二十章 听进去就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将军这话可就说错了,不是我想让你怎么做,而是你自己想怎么做?”李节听到蓝玉的话却是再次一笑道,要知道蓝玉可是大将军,别说李节了,就算是朱允熥也不能轻易的拿他怎么样,所以蓝玉其实掌握着自己的主动权。

不过蓝玉对李节的回答并不满意,只见他有些不耐烦的道:“别和打马虎眼,你小子的性格我还不清楚吗,你既然敢来劝我,肯定是想好了后面的事,你现在就给我一句话,你觉得我接下来该怎么办才好?”

既然蓝玉把话挑明了,李节也不好再绕圈子,于是他想了想再次开口道:“宋国公掌管武学多年,如今年事已高,而且武学也不适合让一个人长年掌管,所以……”

李节说到最后也没有再说下去,因为他知道蓝玉肯定会明白他的意思。

说起武学,本来武学是由冯胜和汤和一起掌管的,不过从几年前开始,汤和就因病回老家凤阳休养,甚至之前一度传出病危的消息,但最后却挺了过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的汤和死在了老朱之前,他的年纪本来也比老朱要大几岁,但也许是因为李节改变了历史,汤和现在依然活的好好的,甚至老朱的棺椁运送到南京,汤和还上书请求亲自护送,现在他就在凤阳等着老朱的棺椁,由此可以看出,汤和的身体应该还不错。

果然,蓝玉听到李节提到冯胜和武学,也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当初冯胜被老朱雪藏,除了冯家四处联姻拉拢勋贵外,也和冯胜功劳太大有关。

本来冯胜是要被雪藏到死,再无重新启用的一天,只是后来武学建立,需要一个精通兵法、威望高绝的老将坐镇,于是老朱才重新启用了冯胜,而且还派了汤和与他一起,名义上帮且冯胜,甚至是让他们互相牵制。

“你想让我放下军中的大权,去武学里面养老?”蓝玉盯着李节再次问道。

“大将军又错了,武学那里可不是养老的地方,您久在军中,想必比任何人都明白,军中的将领已经开始替换,大部分都是武学出身,而执掌武学,也就意味着您的门生遍布军中,比如宋国公,别看他现在年纪大了,又多年没有掌兵,可军中将领见到他,恐怕都得行弟子之礼,冯家的几个儿孙在军中的发展您应该比我更清楚。”李节立刻回道。

这下蓝玉也再次露出沉思的神色,的确,武学这些年发展的实在太快了,整个军队的中层将领几乎都是出身武学,有些出色的更是成为高层将领,估计用不了几年,整个大明军队的高层也将会被替换完毕,到时武学就会成为大明将领的摇篮。

至于冯胜,蓝玉当然也更加了解,毕竟当初冯胜做大将军时,蓝玉还只是他的副手,两人私下里的交情也相当不错,事实上历史上的冯胜被无罪赐死,也是因蓝玉而起。

现在冯胜虽然不领兵了,但他的儿孙在军中混的都不错,特别是冯胜侄子冯诚,本来就是军中的中坚将领,后来又进入武学学习了两年,现在已经成为军中的高层将领,官至右军左都督,可以说冯家有他在,已经不愁下一代没有人接班了。

相比之下,蓝玉儿孙们的表现却差的太多了,一个个文不成武不就,也就蓝怀恩在读书上还有些天分,但日后能走到哪一步还不好说,说句不好听,如果现在冯胜和蓝玉一起死了,人家冯诚立刻就能将冯家撑起来,而蓝家却找不到一个撑起家门的人,说不定马上就会衰落下去。

“大将军,其实我倒不建立您现在就退出军中,毕竟陛下才刚登基,军中还需要您来坐镇,所以您不必马上就做出决定,可以回去好好的考虑一下,日后若是觉得累了,再去武学也不迟,相比军中,武学可是一个即得名又清闲的好地方啊!”李节看蓝玉犹豫不定,于是再次开口道。

这次蓝玉没有再拒绝,只见他沉吟了片刻终于点头道:“好吧,这件事我需要好好的考虑一下!”

不过蓝玉说到这里时,却再次瞪了李节一眼道:“不过你小子以后不要耍这种心眼,否则老子的脾气一上来,说不定会把你一刀砍了!”

“嘿嘿,大将军教训的是,是晚辈考虑不周,日后若有什么事情,绝不会再这么拐弯抹角!”李节也立刻认错道。

当然这话也就是嘴上说说,对付蓝玉这种人,如果李节直接说实话的话,恐怕对方非但听不进去,反而还会恼羞成怒,直接动手打人也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毕竟蓝玉之前就有过前科,而且还只是人家开城门慢了一点,他就直接下令攻城,简直蛮横到不可理喻。

所以对于蓝玉,李节其实也一直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除非是必要,否则他也不愿意和蓝玉打交道。

说起来最可怜的还是蓝怀恩这些人,做为蓝玉的儿孙,蓝怀恩等人的生活估计也都不怎么好过,而一般来说,家长太过强势,儿孙一般就会变得有些懦弱,蓝家就十分符合这种情况。

蓝玉怒气冲冲而来,满怀心事而去,李节则是亲自送对方出了书院,看着蓝玉上马离开后,他这才长出了口气,虽然蓝玉只是说要考虑一下,但已经意味着他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日后就算不退出军中,应该也会收敛一下自己的脾气,毕竟他总得为自己的儿孙考虑一下。

不过相比蓝玉的事,李节对蒸汽机的事更加感兴趣,特别是南京那边研制的蒸汽船,虽然船上的蒸汽机性能不佳,但至少能够下水航行,而且如果它能从南京驶到北京,也就意味着这种蒸汽船已经可以投入实用。

当然了,这种蒸汽船也不仅仅是南京求真书院的功劳,而是南方的造船业发达,特别是南京附近更是有不少造船厂,有他们帮着攻克难关,蒸汽船才能这么快的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