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见王五照顾袁珍的模样,朱二娘有些羡慕,道:“可惜了,鲁甲他爹说什么去参军,至今未归,我辛苦拉扯他长大,又碰到灾害,好不容易长成这样,家中贫困,连个媳妇都讨不上。”

王五看了看鲁甲窘迫的神情,笑着安慰道:“大娘,鲁老弟还小呢,再历练两年成亲,更会体谅人。”

朱二娘点点头,“说的也是,还是你们读书人懂得多。”

说到这里,朱二娘回忆着道:“我原先也是想让咱家鲁甲多读书来着,就他脑子不行,随他爹,一读书就犯困,没出息。”

鲁甲更加窘迫,嗔怪道:“娘!”

“你看他,还不乐意说了呢。”朱二娘佯装嫌弃,将大家逗得笑个不停。

“娘!你还是快去收拾屋子吧!”

听见鲁甲的提醒,朱二娘看看天色,“哎呀,说会话的功夫就夜下来了。”

“这样,你们歇着,我去将屋子收拾出来,妹子,带着孩子今晚跟我睡吧。”朱二娘一边说着,就要下炕去收拾房间。

姚三三与王五对视一眼,笑道:“好。”

朱二娘看两人这神情怪怪的,也不戳破,只是笑着点头,顶着风寒,到外间屋子里收拾去了。

少了话痨朱二娘,房中一静,鲁甲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道:“王大哥,不好意思啊,我娘她话比较多。”

王五笑笑,“没事,我们也好久没有这么唠嗑了,还挺亲切的。”

鲁甲这才松了一口气。

接着,王五担忧道:“看这天气,恐怕还得在老弟家多叨扰几天了。”

“没事没事,人多些也热闹。”鲁甲宽慰道。

“知道鲁老弟好客,但是我们也不能厚着脸皮待太久,不如这样,我这里还有些粮食和银两,与老弟换些宿资吧。”王五下了炕,往行李处走去。

“这怎么能行呢?”鲁甲连忙下去阻止。

姚三三拦下鲁甲,“鲁老弟,你就收下吧,不然我们心里也过不去。”

鲁甲起身不得,惊讶地看向姚三三,没想到姚三三的手劲这么大!

这时,王五已经回转,将银两和一小袋粮食交给了鲁甲。

“鲁老弟,你可得收下,不然我们哪有脸面住下去?”

王五都这么说了,鲁甲只好收下,对王五等人有了更深的认识。

王五重新上了炕,看着鲁甲问道:“老弟,此处山水养人,我想在这里买套房子住上一段时间,不知镇上有哪户人家肯卖房子?”

鲁甲眉头微皱,细思片刻,“害,都是石板泥土砌作的屋子,说什么卖不卖的,你们要是想长居此地,我可以帮你们牵线搭桥,让镇上汉子帮你们搭一座就好了。”

“只要你们包大家吃饭,大家肯定愿意帮忙!”

还能这样吗?王五不知道,与姚三三对视一眼,姚三三微微点头。

走了这么久,姚三三也不想再走了,王五正好在这里隐居下来,于是才有了买房的说法。

王五点头笑道:“好啊,只是天气寒冷,一时半会搭不起来吧?”

“这有什么,现在过冬没有活做,在家浪费粮食,你们只要包吃,大家都愿意来做事,这么多人也花不了多长时间,最多一个月就帮你搞定!”

“那敢情好,这件事拜托老弟了。”王五感谢道。

鲁甲拍拍胸口,“包在我身上。”

“那我明天赶着车去县里换点粮食,做饭可能就要麻烦大娘了。”王五不好意思道。

“没事,人多热闹!”

说着,朱二娘推门进来,笼着袖子笑道:“都弄好了,你们再唠会就能睡觉了。”

“可惜草台班子许久没来了,少了许多乐趣。”

草台班子就是一些下到乡间唱戏换钱的戏班,只是因为战乱,很久没有来乡下了。

“诶,儿啊,你这银两哪里来的?”朱二娘注意到了鲁甲身边的东西。

“是王大哥给的住宿费...”

鲁甲话音刚落,朱二娘就一巴掌扇在头上,“你这浑小子!怎么还敢要别人的钱财!”

“哎哟!”鲁甲连忙去挡,也不敢还手。

王五等人一惊,姚三三连忙去抱住朱二娘。

王五也赶紧解释道:“大娘!不是,是我们不好意思白吃白住,这是应该的!”

“那可不行,我们又不是黑店,要你们这么多东西,赶紧拿回去!”朱二娘拿起东西还给王五。

王五拗不过朱二娘,只好将钱财抱在怀中,“大娘,您这样我们都过意不去!”

“这样吧,我们多住几天,明天我就去镇上再买些粮食回来,这几天包括帮我们垒房子的这段时间,家里的吃食我们都包了!”

“什么垒房子?”朱二娘有些摸不着头脑。

鲁甲解释一番,朱二娘恍然,“行啊,以后我们就是邻居了,这些东西更加不能收,你快拿回去,不然我可要生气!”

“不过东家请吃饭是应当的,这我就答应下来,我来帮你做饭,你大娘我的手艺可好了!”

朱二娘还不忘夸夸自己,众人相视一笑,终于将这件事定了下来。

夜渐渐深了,正房中不断传来欢声笑语,给寂静的小镇增添几分生气。

不久后,大家分散进房间睡觉,只是姚三三和袁珍没有睡好,姚三三是因为还要小心照顾银玉,袁珍则是因为朱二娘的呼噜声太大了。

......

第二天一大早,鲁甲就去找了镇上的人来帮忙垒房子。

而王五则是带着姚三三前去县里换了一车的粮食,袁珍留在了小镇。

有鲁甲搭桥,王五等人与镇上居民逐渐熟络起来。

镇上不过三五户人家,都是天灾人祸的幸存者,中老年居多,在听见王五要定居此处之后,镇上的人都一改冷漠,变得热络起来,全家出动,一起帮王五垒房子。

时间一天天过去,大家关系越来越好,姚三三和袁珍的黑眼圈却越来越重。

终于,在过年之前,在姚三三和袁珍奔溃之前,王五的新房子建成完毕,袁珍和姚三三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新房中。

姚三三和袁珍一唱一和地抱怨着。

王五没好气地打断道:“喂,你们以为我就很好吗?鲁老弟年纪不大,呼噜声是一脉相传好嘛!”

“你看看我这黑眼圈,比你们只大不小好嘛!”

姚三三和袁珍假装认真查看王五的黑眼圈,却被王五一手打掉。

三人对视一眼,纷纷大笑。